萧山围垦
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
萧山围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经历年筑堤圈围、开发建设的钱塘江畔的新土地。为大规模整治钱塘江河口段流道,消除沿江人民因“坍江” 决堤而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灾难,为开发利用钱塘江滩涂资源,缓解萧山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
地理位置
萧山围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经历年筑堤圈围、开发建设的钱塘江畔的新土地。其北、东、西三面均濒钱塘江,南接南沙大堤。地理坐标为东经120º09'~120 º40',北纬30 º08'~30 º22'。至1995年底,围垦总面积达到51.82万亩毛地;1991年底,设有6个乡、47个行政村、9个农垦场,落户定居的移民共23090户、75412人。围垦,为大规模整治钱塘江河口段流道,消除沿江人民因“坍江” 决堤而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灾难,为开发利用钱塘江滩涂资源,缓解萧山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书写了光辉的篇章,其业绩为中外所瞩目。
围垦历史
萧山围垦历史悠久。南沙这块土地实际上是南大亹淤塞后以萧绍农民自发为主围垦而成的(除赭山、南阳、河庄一带系清嘉庆十八年(1813)由海宁改隶萧山之土地外);清乾隆年间,用“龙康”治水患,“龙康”漂到哪里堤坝筑到哪里。民国时期大规模“坍江”前南沙大堤以外的几十亩沙地,亦系以农民自发为主的围垦。这种“涂涨就开垦,‘坍江’就逃难”的围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围垦,有根本区别:前者随钱塘江流道的变迁而变迁,缺乏主动性,后者是有意识的治江、促淤、围涂。以农民自发为主的围垦,在建国后尽管仍然多次出现,但因已纳入钱塘江整治总体规划,因而有了永久成陆之可能。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统一认识,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将治江与围涂真正结合起来,协同作战,则是在60年代中期。1966年下半年,省、杭州市、萧山县联合在九号坝下游凹囊内围得毛地2.25万亩,揭开了萧山大规模围涂的序幕,其中英雄金天佑在造闸工具掉入水中时,不顾寒冷跳入水中打捞工具,潜水一个下午终于将工具打捞上来,后受刺激积劳成病早年去世。金家后人主张用科技的办法去抗争大自然灾害。从那时起,一期期大规模的围涂应运而生,至1995年,共进行了17期万亩以上的围涂,其中的几次围涂战役在萧山围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1968年的三万六千亩围垦,是历次大规模围涂中最具攻坚性的一仗。赭山湾整治工程基本完成后,钱塘江主槽趋向东北,40年代坍失的白虎山至蜀山段南沙大堤外滩涂重新淤涨,至1968年已达到可围高程。此块滩涂因西、北、东三面临江,需三面筑堤,故是萧山围垦史上难度最大的一次围涂战役。为了落实勘察、设计、组织、施工、抢险等责任,1968年6月成立瓜沥地区围垦指挥部,7月,该指挥部组织瓜沥地区(时为大区,包括义蓬区、瓜沥区)15个公社、2个镇进行围涂,12月3日,工程竣工,围得毛地3.6万亩。该快滩涂的围成,犹如在该段南沙大堤西段筑起一座巨大的“丁坝”,使其东逐步淤涨起大片滩涂。于是,就有了1969年的二万七千亩围垦、五万二千亩围垦和1970年的军民联围十万亩围垦等。可以说,没有三万六千亩围垦,就没有其东面后来的块块围垦。
军民联围十万亩围垦,是萧山围垦史上面积最大的一次围涂。1969年二万七千亩和五万二千亩围垦围成后,其东侧及南部新湾丁坝至十二埭闸大堤东侧淤涨起大片滩涂,有近10万亩。省革命委员会决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浙某部、南京军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萧山县在此联合围涂,并成立浙江省萧山军民联合围垦指挥部,萧山县围垦指挥部负责具体施工。围涂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工程先围北块滩涂。1970年11月20日开工,25日竣工,参加围涂的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浙某部、南京军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六团和八团,萧山县的靖江、义蓬、南阳、卫东、瓜沥坎山、闻堰、戴村、楼塔、所前、城南、裘江、螺山个公社,军民日出工7万人,围得毛地5.92万亩。第二期工程围南块滩涂,仍由上述单位参加,日出工6万人。1971年1月15日动工,21日完工,围得毛地3.794万亩。
另一块意义重大的围垦是1986年的五万二千亩围垦。其时,萧山农村已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亦以取消,过去那种“出劳力、记工分”的办法已不再可行。如何让把各自经营、四处分散的农民动员组织起来,集中力量搞围垦,成了一大难题。县委、县政府鉴于这块已达可围高程的滩涂,如不及时围起,一旦江道走势变化,势必坍失的紧迫性,向干部、群众广泛深入地宣传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强调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必须顾全大局,带头参加这期围垦,并制定了全县农村的“劳动积累”制度,以保证围垦等农田水利工程的劳力,在将工程任务落实到各乡镇的同时,仍然坚持“谁出力,谁投资,谁得益”的土地分配政策。11月下旬,义蓬、瓜沥、城北、城南4区的43个乡镇共15.4万民工和干部浩浩荡荡开赴工地施工。该块滩涂终于围成。
进入90年代,已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萧山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大批劳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且劳动力工价日益昂贵,过去那种用行政手段分任务、靠劳力密集搞围涂的办法,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为此1993年的一万三千亩围垦首次进行机械化施工,用泥浆泵代替人工开河,主体工程采取公开竞争招标承包的办法,市围垦指挥部工程队、市水利建筑工程公司、市江河疏浚工程公司、义蓬水利建筑工程处、河庄水利建筑工程队5个单位中标施工。10月20日开工,12月7日竣工。累计出动泥浆泵3447台套,投工2.21万工,耗电92.7万度,完成土方166.53万立方米;投资436.12万元,全由萧山地方财政支出。该块土地不再分给乡镇,而是设立市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专门经营管理。这次机械化施工的成功,增强了全市干部、群众在新时期继续围垦的信心。1994年11月20日——1995年12月30日,在一万三千亩围垦附近,仍采用以泥浆泵为主的机械化施工,分4期逐块围涂,共围得毛地1.9万亩。
1949~1995年,萧山在南沙大堤外围得滩涂毛地51.82万亩。这些土地由南沙大堤自西至东划分为5个垦区,各垦区名称及面积划分为:半爿山至红卫闸垦区为1.28万亩,顺坝垦区为2.32万亩,九号坝垦区为4.15万亩,美女山至十二埭闸垦区(亦称“萧围”垦区)为38.97万亩(含“益农五围”3000亩),益农垦区为5.1万亩。至1995年底,各垦区共筑大堤235.45公里;累计投工6459.49万工、完成土石方6867.56万立方米。
作为世界围垦史上的奇迹,50余万亩滩涂的围成,是萧山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结果。
在茫茫江畔围涂,条件十分艰苦。需住草棚,睡泥地,饮咸水。冬季气温比内地低2~3℃,风力要强1~2级。历次大规模的围涂战斗中,具体负责围涂工程的市(县)领导与区、乡镇(公社)领导一起,均亲临前线组织指挥,与广大民工同吃同住,冒严寒,顶北风,赤脚踏冰,挖河筑堤。60年代和70年代,农民收入菲薄,民工以咸菜、萝卜干为菜肴,日挑土3~5立方米。而抢险护堤和劈山采石更有生命危险。自1966年大规模围涂始至1988年,为围垦事业而牺牲者达52人。正是由于萧山干部、群众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伟业终成。
钱塘江的强潮涌,举世罕见,每平方米有7吨多的冲击力,破坏性极大,萧山围垦亦因此而受过多次失败,1974年十工段至十二工段外的3万亩围涂就是其中的一次。由于受“批林批孔”运动的干扰,所围滩涂地程偏低,大堤断面偏小,加之未能及时加固,,导致大堤在6月下旬决口,尽管组织大批民工奋力抢险,终告失败。8月,又因受十三号台风和天文大潮同时袭击,这块土地坍失无存。但萧山干部、群众没有因此而气馁,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又一套既符合钱塘江整治总体规划要求,又遵循钱塘江洪潮规律的围涂工程方案。更根据钱塘江洪潮特点,萧山围涂一般选择在冬季进行,其时潮汛小,雨水少,农事较闲,且留有足够的时间在次年汛期前做好大堤的加固工作。涂地高程一般在吴淞基点6.5米左右,堤外留足保滩地。作为围涂主体工程的建筑,一般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工程集中大量民工,抓住大潮尾、小潮头的7天左右时间,突击开河筑堤,用挖河之土垒筑大堤,堤身高程一般达到吴淞高程9米左右,并在外坡堤脚铺设临时性防潮宕渣。至是,大批民工撤回,留下技术人员和专业队伍对堤身进行灌水密实,然后进行第二期工程,将大堤加高至设计要求,并抛石护坡,对临江险要地段的大堤还适时进行浆砌块石护坡。
大堤筑成后,由于洪潮冲击,以及台风暴潮袭击或江流变迁等原因,堤外滩涂坍失、抛石被卷失、堤脚被刷深的现象常有发生,大堤往往出险,故素有“筑堤不容易,保堤更艰难”的说法。险工地段需年年抛石护坡,并须在大堤内备有抢险用的石方,此外还需构筑挑流保堤的丁坝和水下防护工程。萧山围垦的挑流保堤丁坝有高坝(盘头)、中坝、低坝、小凹体4种,小凹体实为微型丁坝,系县农机水利局和围垦指挥部试筑成功,建在浆砌护坡的“大方脚”外,主要特点是低、短、密,具有整体性强、抗冲力好、施工易、造价低、挑流护堤脚效果显著等优点,萧山围垦指挥部管辖的北线大堤和东线大堤筑有164座这类丁坝。水下防护工程主要是在盘头和主力丁坝构筑沉井,形成沉井保护丁坝、丁坝保护大堤的格局。由于筑堤围涂和抢险护堤均需大量块石、宕渣,山宕和运石船队应运而生,山宕最多时达120多处,个别山峰(如雷山)的地表山体已全部采尽。
每期大规模围涂要组织数万乃至十几万民工施工,如此“大兵团”上工地,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来统一和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故每期大规模围涂均建有临时性的总指挥部,由市(县)委、市(县)政府领导和区委、区公所及市(县)级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协调有关乡镇和水利电力交通商业供销物资公安宣传卫生等部门,搞好宣传发动、物资准备、组织施工和检查验收。为巩固围涂成果,垦区还设立了萧山市(县)围垦指挥部、益农围垦指挥部、顺坝围垦指挥部3个常设机构,负责对所辖区大堤的经常性养护和巡查水情、组织抢险。
为了加快新围滩涂的开发利用,市(县)委、市(县)政府把垦区的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为解决新围滩涂地盐分过高,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问题,首先进行“西水东调”工程建设,把钱塘江萧山段上游和浦阳江的淡水引至垦区,洗却垦区土壤的盐分。1970~1979年,相继建成钱塘江排灌站、七甲闸排灌站、江边排灌站、浦沿排灌站,这4站的换水能力共计每秒83.6立方米;加上原为南沙地区服务的小砾山排灌站、坎山排灌站、方迁溇排灌站形成了包括垦区和南沙在内的统一的排灌体系,总提水能力为每秒116立方米。同时,开挖了先锋河、北塘河等河道,使淡水能通达垦区。1967~1990年,先后建成排涝闸11座,总孔径达178米,最大流量为每秒1928立方米,不仅使垦区能排涝泄咸,而且承担了南沙和蜀山平原的部分泄咸,在垦区先后建立了89座节制闸,共189孔,总孔径722.4米。在垦区的主干河道两侧则建起925座电力排灌机埠,总装机969台、12352千瓦,还建有3084公里输水河道。整个垦区以构成“淡水有来源,咸水有去路,旱时可引灌,洪时可排涝”的水利系统。
参考资料
萧山围垦历史.萧山区围垦指挥部.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3 12:28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围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