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生产建设兵团
特殊社会组织
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0年5月7日,南京军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杭州正式成立,受浙江省革命委员会和浙江省军区双重领导,兵团下辖第一、第二、第三师和直属第十三、第十七团及工业第一、第二、第三团。兵团部先驻杭州华家池,后驻萧山;第一师下辖4个团,师部驻乔司;第二师下辖3个团,师部驻萧山;第三师下辖3个团,1个直属营,师部驻吴兴三天门;第十三团驻淳安;第十七团驻温岭;工业第一、第二、第三团分驻闲林埠、临平。
简介
1975年6月5日,浙江生产建设兵团撤销。1970年5月至1972年6月,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熊应堂(兼),政治委员南萍(兼)。1970年5月至1975年6月,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刘亨云、林一新,副政治委员李正清、王晓峰,参谋长杨信,政治部主任蒋仰乔。
编制
直属工业一团(余杭县闲林埠镇)消防设备厂、钱江水泥厂; 现:杭州西郊监狱。工业二团(杭州余杭临平镇)原:浙江省武林机械厂;现:浙江省第四监狱工业三团(杭州余杭临平镇)原:浙江省建新工具厂;现:浙江省第二监狱浙江美术地毯厂(余杭1972年成立) 现:在临平镇桃果树站工业一团直属兵团部管辖,下辖一营(机械厂)、二营(工程大队)、三营(水泥厂)、四营(锯木厂)、直属连(果园)、卫生队(原劳改局职工医院)。工业一团团长杨志家,政委殷茂岐,副团长张立功、刘润沛、张明山,副政委胡双喜、薛公旗。。水泥厂改为工业一团三营建制,下辖单位有营部(直属部门)、十连(矿山)、十一连(生料、立窑)、十二连(熟料、水泥)、十三连(机修、保养)和纸袋车间(后称“纸袋连”);三营对外企业名称“钱江水泥厂”。
1970年4月,根据“省革委会、省军区关于从退伍军人中选调生产建设兵团战士的通知”的要求,从全省各地选调退伍军人分配到工业一团。
1970年5月7日,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杭州隆重举行成立大会。
1970年5月19日,生产建设兵团与省公安机关军管会就6个劳改单位划归兵团后有关交接事宜发出联合通知,“原钱江公司工程大队属工业一团建制,完成五一工地基建任务后归建。由钱江公司军管组和工业一团负责交接”。
1970年下半年和1971年下半年,从杭州、宁波、温州、绍兴、舟山等地招收的大批应届毕业青年学生分配到工业一团,其中三营(水泥厂)约300名。(注:本人是1970年11月20日从杭州第五中学分配去兵团的)
1975年6月5日,浙江生产建设兵团撤销。
1975年11月,市革委会下发72号文件“关于兵团工业一团归属关系的通知”中指出,“经省、市有关单位协商,并报请省委领导同志同意,原钱江水泥厂改由杭州市接收。……三营(原钱江水泥厂)归市重工业局领导。”
1976年2月,省革委会下发6号文件“关于原浙江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单位改为农(林)场、工厂、医院定名等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关于机构名称,有关地(市)、县和省级有关局接收以后,建制三十九个单位,分别由有关部门归口领导。工业一团三营(钱江水泥厂)隶属杭州市重工业局,单位名称为“杭州钱江水泥厂”。
十三团属直属团。团部在淳安县。一营是捕捞队,下辖一、二、三连;四连是造船厂、五连是冷冻厂、六连是基建连、二营七连在建德境内朱家埠、八连在姥山、九连在外金家;三营十一连在叶琪、十二连在浪苑口、十三连在光昌;四营十四连在梓桐口、十五连在虹桥头,十六连在小金山;五营十八连在茅头尖,十九连在仙境山、二十连在界首。六营二十二连在十八坞、二十三连在楼底、二十四连在龙川。另有罐头厂、茅柴站、卫生队、后勤仓库、电影放映队、军人服务社等直属机构。建设兵团撤销后,全部划给淳安县开发公司。原建德境内的七连和二营部,划给建德市新安江林场管理。
浙兵一师(杭州乔司镇)现为:乔司监狱
一团 (乔司)
二团(注:部分并入一团,部分迁往萧山头蓬,并入二师)
三团 (乔司)
四团(余杭平山,南湖农场)
浙兵二师(杭州萧山区)
五团(红垦农场)六团(红山农场)七团(钱江农场)八团(新湾)
浙兵三师(湖州)
九团(安吉林场)十团(长兴县李家巷镇)十一团(嘉兴运河农场)
另1:团级编制的单位还有三天门丝厂,桐乡濮院丝厂
另2:浙江生产建设兵团撤销后,原十团在驻地变更为长兴县建材工业公司,下属的三营十一连,十二连,十三连,划归长兴李家巷地方工业;其中十一连,十二连划归杨家山石矿,十三连划归长兴轧钢厂,改称为长兴轧钢厂炼铁车间。
1982年4月,由省政府劳动人事厅牵头,将剩余的286名(含配偶)杭州籍的知青一并调入省属单位杭州钢铁厂,十几年的知青生活从此结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13 18:18
目录
概述
简介
编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