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萃文中学
广东省梅州市的公办中学
五华县萃文中学位于广东梅州市五华县。是一所公办的中学。校舍占地面积达39095平方米,建筑面积14252平方米。学校现有高中、初中教学班30个,学生一千五百多人,教工100人。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高考中考均能取得较好成绩,升人大学及市重点中学的学生逐年增多,学校先后多次被省、市、县评为各类先进单位。
历史沿革
萃文中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享有崇高的声誉。她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沿革,经历了艰难沧桑的时代变迁,发展成了初具规模的全日制完全中学。
清同治五年(1866),瑞士巴色教会在元坑村建教堂后,选择了一个风景宜人、环境幽静的山坡,创办了一问初等学校。这就是萃文中学的前身。
清同治十二年,教会创建了中书馆(中学),课程开设文学(包括德文、经史、八股试帖、诗词)、科学(包括物理、化学、数学、测量、几何、三角)、哲学、神学、体操、音乐等六科。光绪二年(1876),中书馆增设师范班,培训师资以适应教会增办小学的需要。当年负笈前来求学者,遍及东江、梅江客属十数县和东莞、惠阳、宝安等地。光绪三十三年(1907),中书馆迁于紫金县古竹。民国十三年(1924),教会复办中学,定名为元坑初级中学。至民国十六年停办。
岁月悠悠,世事沧桑。民国二十七年春,长布地区一批仁人志士、绅士、教友在中书馆旧址开办了萃文中学,取汇聚文化,培育文人之意。中学分春秋两季招生,学生120人,教员14人。学生来自五华、紫金、龙川、兴宁、河源等地。至民国三十七年,有14个班,300余人毕业。
建国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1950年改名为长布中学。因校址偏僻,交通不便,1956年下学期,县政府拨款在长布红旗村黄牛山背建起和平楼、团结楼,师生迁入新校上课。1958年9月,学校增办高中,招生两个班100人。翌年9月,续招高中两个班。
1959年添建一座楼房为课室。1960年高中班分别并人五华中学安流中学。1964年兴建礼堂一座。1968年开始,学校重新招收高中新生。1996年,为联络校友,经五华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校名为萃文中学。
萃文中学是东、梅两江第一所中学,也是粤东地区足球运动的发源地(据《五华县教育志》)。100多年来,萃文中学群芳荟萃,英才辈出,桃李满园,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专家、学者、教授、各界名流、党政军领导及各级干部职工,出其门墙者数不胜数。她对紫五龙河地区文化的普及发展起了“摇蓝”作用,载誉四邻,名播海外。
萃文中学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张日和等革命老前辈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他们“日则善教勤工,建筑堡垒;夜则聚集星火,准备燎原”。他们宣传革命思想,宣传民主科学,为革命播种、催芽,培育它开花、结果。功载史册,流芳万世。  萃文中学开办之初,制定了校训、校规、校风、校歌。萃中校歌以其雄壮优美之旋律激励着学生勤奋好学,奋发上进。其歌词为:
“巍峨浩荡萃中,庄严璀璨萃中,建立在山半,图式仿欧风,翠挹琴江,秀钟石马,如醒狮猛虎的蹲踞,有俯视一世之雄。这园地真是教育垦区,任何红桃白李都可移来种,不分南北,不分西东,又是崭新学府。三民为其纲,五育为中心,生活趣味浓。看看巍峨浩荡庄严璀璨可敬可爱的我们萃中,文明种播四方,校誉垂无穷。”
学校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萃文中学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校园建设迅猛发展,校舍日广,学子日增。1983年集资兴建了长中桥;1987年,长布农民企业家张测谋先生捐资兴建了“测谋科学馆”;1988年,旅港同胞、校友张恩来先生捐资兴建了“恩来教学楼”;1994年,旅港同胞、校友廖学人先生捐资兴建了“学人教学楼”;1996年,旅港、台同胞、校友曾水成先生、廖学能先生、张权铭先生先后筹资共十五万元人民币,设立了奖教奖学基金。1996年,学校兴建了实验楼;1999年,兴建了五层综合大楼,铺筑了水泥硬底化校道;2002年,兴建了庄严堂皇的校门楼和优雅清静的百米文化长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强国之本,教育为先。喜看今日萃中,集贤萃英,满园桃李,竞芳斗艳,繁花似锦,其乐何以? (摘录于长布风情录 文: 廖少枢 )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9 21:5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