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霜霉病又称露菌病,俗称白霜病、白霉病、霜叶病等,是由莴苣盘霜霉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莴苣上的病害。莴苣霜霉病在莴苣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生,生长中后期发生较重,主要危害叶片,多从植株下部、外部叶片开始发病。
病原为莴苣盘霜霉(Bremia lactucea Regel.),属
鞭毛菌亚门、
霜霉目、
盘霜霉属真菌。
孢囊梗二叉状分枝,顶端碟状或漏斗状,边缘有3-5短柄,孢子囊着生其上。孢子囊卵圆形,无色,16-22微米×15-20微米,顶端有乳头状突起,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圆形,无色,双鞭毛。孢子囊也可以直接萌生芽管。卵孢子淡褐色,壁皱,圆形,直径26-35微米。病菌喜低温高湿的环境。适宜发病温度范围1-25℃;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15-19℃,相对湿度为90%以上。
莴苣霜霉病在莴苣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生,生长中后期发生较重,主要危害叶片,多从植株下部、外部叶片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绿色、无明显边缘病斑,病斑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或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颜色转为黄褐色,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稀疏的霜状霉层,有时蔓延到叶面。发病后期病斑连片,天气干燥时,叶片会呈褐色干枯状,最后莴苣茎表面变褐变黑,整株腐烂。
病菌以菌丝体及卵孢子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或潜伏在种子上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孢子囊,通过雨水反溅、气流及昆虫传播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叶片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病菌侵染后出现病斑,在受害的部位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莴苣霜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3-5月及10-12月。年度间早春低温多雨、日夜温差大的年份发病重;晚秋季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肥水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
发病初期可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
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70%百得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菜菌清可溶性粉剂400倍液、64%
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9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5-7天喷1次,交替使用药品,连续喷2-3次,可有效防治莴苣霜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