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佛士猪笼草
猪笼草科、猪笼草属食肉植物
莱佛士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rafflesiana Jack,为猪笼草科、猪笼草属食肉植物。
植物学史
莱佛士猪笼最早于1819年由威廉·杰克博士(Dr. William Jack)发现,并在《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上刊登了威廉·杰克博士从新加坡寄来的信。
得知威廉·杰克博士新发现的莱佛士爵士建议把这些新种寄回新加坡,使得在国内的人也能看到新发现的猪笼草丽,并能引起人们对苏门答腊植物的重视。”
莱佛士猪笼草是当时所知的最大的品种。在1850年的《园丁与农夫》(Gardener's and Farmer's Journal)杂志中,有关于莱佛士猪笼草是当时欧洲所知最大的猪笼草品种的描述。
形态特征
莱佛士猪笼草是一种攀缘灌木或藤本植物。茎可有15m长,直径可达10mm。节间距最长为20cm。笼蔓最长可超过110cm。
莱佛士猪笼草的下位笼呈球状,有发达的翼(wing)。下位笼的高度很少超过20cm,但巨型个体的莱佛士猪笼草可有35cm高,15cm宽。上位笼呈漏斗状,且其唇的前端凸出。这两种捕虫笼都有超过3cm的细长唇颈。
捕虫笼的颜色丰富,从暗紫色到几乎全白都有。典型的莱佛士猪笼草下位笼是浅绿色的且带有紫色的斑点,上位笼则为奶油色。
莱佛士猪笼草的花序为总状花序,有16~70cm长。花朵为红色或紫色。每个小花梗上通常只有一个朵花,偶尔出现两朵。
幼苗带有棕色或白色的且容易脱落的长毛,成株则只有在花序上才一些稀疏的棕色短毛。
生长环境
莱佛士猪笼草主要生长在潮湿的热带生物群落中。一般生长在开阔的砂质湿地中。也曾在荒地森林(kerangas forest)、次生林、泥炭沼泽森林边缘、正常森林和海边的悬崖发现过莱佛士猪笼草。它通常可以生长在海拔1200m的地区,有时也会在海拔1500m的地方看到它。
分布范围
莱佛士猪笼草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其中在马来半岛东南部地区,特别是柔佛,和苏门答腊西海岸因德拉普拉(Indrapura)到巴勒斯(Barus)都有分布。
栽培技术
莱佛士猪笼草是非常受欢迎的低地猪笼草,生活在一年大部分时间都炎热潮湿的热带低地丛林中。但它也可以在晚上温度较低且湿度也较低的中地地区生长。它可能是猪笼草收藏者见到的第一种相对耐寒的低地猪笼草。莱佛士猪笼草应该种植在阴凉的且有强烈散射光的环境中,或有明亮的人工照明的培养室里。浇水时应用软水,最好为蒸馏水,以免盐分积累。这不仅难看,也会损伤猪笼草的须根。不建议使用腰水的方法。使用潮湿,排水良好的环境较好。食虫植物不需要喂食。猪笼草的消化酶没有消化大型猎物的能力,消化不了的猎物会滋生细菌产生臭味,还会影响植株的健康。
保护现状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4年11月20日评估,莱佛士猪笼草符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3.1版标准,确定为无危(LC)物种,并于2018年发表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由于原生地的破坏和盗采,包括莱佛士猪笼草在内的大多数的野生猪笼草都受到威胁。莱佛士猪笼草列于CITES附录II中,因此它的国际贸易受到了限制。如今市场上的莱佛士猪笼草都是通过组织培养、扦插、播种等方式得到的。
物种区别
巨型个体
巨型莱佛士猪笼草生长于婆罗洲西北海岸和古晋以西110km的士马丹海滨小镇。这种个体的原生地是一些植被茂密的森林。巨型猪笼草方方面面都比普通的莱佛士猪笼草要大。它的茎可攀至15m高的地方。叶片长度可为原来的2.5倍。下位笼可有35cm高,15cm宽,容积可达到1L。捕虫笼的颜色多种多样,从白底红斑到深紫色都有。上位笼可能是全绿的或带斑的。它的花序也很巨大,可达1m。小花梗可达1.5cm,花带有暗红色的被片。
除了大小之外,巨型莱佛士猪笼草的叶片也与普通的不同,它的叶片带有金属的光泽。所以巨型莱佛士猪笼草不是因为环境的不同造成的,而是因为个体的差异。
异型异名
Nepenthes hookeri Alphand ex Hook.f. in A.P.de Candolle, Prodr. 17: 96 (1873), not validly publ.
Nepenthes nigropurpurea T.Moore & Mast. in Gard. Chron., n.s., 17: 429 (1882)
Nepenthes rafflesiana var. alata J.H.Adam & Wilcock in Malayan Nat. J. 44: 32 (1990)
Nepenthes rafflesiana var. ambigua Beck in Wiener Ill. Gart.-Zeitung 20: 147 (1895)
Nepenthes rafflesiana var. elongata Anon. in Bull. Misc. Inform. Kew 1897: 405 (1897)
Nepenthes rafflesiana var. glaberrima Hook.f. in A.P.de Candolle, Prodr. 17: 97 (1873)
Nepenthes rafflesiana var. insignis Mast. in Gard. Chron., n.s., 18: f. 69 (1882)
Nepenthes rafflesiana var. longicirrhosa Tamin & M.Hotta in Divers. Dynamics Pl. Life Sumatra: 93 (1986)
Nepenthes rafflesiana var. minor Becc. in Malesia 3: t. 1: 2 (1886)
Nepenthes rafflesiana var. nigropurpurea Mast. in Gard. Chron., n.s., 18: f. 70 (1882)
Nepenthes rafflesiana var. nivea Hook.f. in A.P.de Candolle, Prodr. 17: 97 (1873)
Nepenthes sanderiana Burb. in Fl. & Sylva 2: 113 (1904)
参考资料
Nepenthes rafflesiana.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27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