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罗非鱼(学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是慈鲷科、罗非鱼属鱼类。体长椭圆形,高而侧扁,背部隆起,腹部圆。尾柄较短。头中大,短而高。吻圆钝,突出。眼中大。眼间隔宽大,弧形隆起。口较大,前位,斜裂。舌发达。前鳃盖骨边缘无锯齿。体被大圆鳞,头部除吻部和颏部外均被鳞。侧线平直,中断为2条。背鳍1个,基底颇长,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鳍棘部发达,第一鳍棘短小,最后鳍棘最。长,鳍条部后缘突出,矛状。臀鳍与背鳍鳍条部相对,同形,起点在背鳍最后鳍棘的下方。胸鳍下侧位,鳍条颇长,末端伸越臀鳍起点上方。腹鳍胸位,末端伸达肛门。尾鳍后缘圆截形,幼鱼截形。体灰褐色,鳞片边缘暗色。幼鱼体侧具6~7条黑色横带,成鱼不明显。生殖期的体色鲜艳,雄鱼蓝黑色,背鳍和尾鳍边缘红色,体侧具3不明显黑色纵带,雌鱼淡黄色,鳍缘略带红色。
动物学史
莫桑比克罗非鱼的自然繁殖群体,因1939年首先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发现的,故在国外又称为爪哇罗非鱼。该鱼1946年由中国台湾同胞吴增辉和郭启彰从新加坡带回台湾省,故在台湾称为吴郭鱼,并泛指罗非鱼属的鱼类;而中国大陆群众称之为非洲鲫鱼。
莫桑比克罗非鱼首次成功引进中国是1957年4月,中国渔业代表团访问越南时,由越南政府赠送的20尾鱼苗。1958年5月越南政府再次赠送中国2厘米长的鱼苗214尾。故该鱼最初在中国称为越南鱼。此前,1956年8月,泰国华侨曾运送广州2000尾4.9-6厘米的莫桑比克罗非鱼,但这批鱼因运输及寒潮袭击全部死亡。
形态特征
背鳍Ⅹ,Ⅶ-12;
臀鳍Ⅰ-9,
胸鳍14~15;
腹鳍Ⅰ-5;
尾鳍17。侧线鳞上行21~22,下行14~15。鳃耙5~8+20~22。
体长为体高2.2~2.3倍,为头长3.0~3.1倍。头长为吻长2.8~3.1倍,为眼径4.4~5.0倍,为眼间隔2.4~2.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0.7~0.8倍。
体长椭圆形,高而侧扁,背部隆起,腹部圆。尾柄较短。头中大,短而高。吻圆钝,突出。眼中大,上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间隔宽大,弧形隆起。口较大,前位,斜裂。下颁稍长于上颌。上颌骨蔽于眶前骨下,后端伸达鼻孔后下方。上下颁各具3~4行细小圆锥论状牙;犁骨及腭骨无牙。下咽骨左右愈合呈三角形,其上密具细尖牙群。唇发达、颇厚。舌发达,圆钝,前端稍游离。前鳃盖骨边缘无锯齿。鳃盖骨无棘。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细短,略呈三角形。
体被大圆鳞,头部除吻部和颏部外均被鳞。侧线平直,中断为2条,上侧线后部与下侧线之间有鳞2行。上行侧线在背鳍第四至第五鳍条下方中断,下行侧线起点与背鳍第三鳍条相对,行于体后部第七横列鳞上,向后伸达尾鳍基部。
背鳍1个,基底颇长,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鳍棘部发达,第一鳍棘短小,最后鳍棘最。长,鳍条部后缘突出,矛状。臀鳍与背鳍鳍条部相对,同形,起点在背鳍最后鳍棘的下方。胸鳍下侧位,鳍条颇长,末端伸越臀鳍起点上方。腹鳍胸位,末端伸达肛门。尾鳍后缘圆截形,幼鱼截形。
体灰褐色,鳞片边缘暗色。幼鱼体侧具6~7条黑色横带,成鱼不明显。生殖期的体色鲜艳,雄鱼蓝黑色,背鳍和尾鳍边缘红色,体侧具3不明显黑色纵带,雌鱼淡黄色,鳍缘略带红色。
生活习性
莫桑比克罗非鱼为热带水域底层鱼类。广温性鱼类,能在淡水和海水中生长繁殖,在30~40‰海水里均能生长、繁殖。从淡水移到海水需要驯养,采取逐渐增加浓度的方法.在水温18~37℃均能生长,最适水温25~33℃,30℃左右摄食量最大,水温低于18℃或高于37℃停止生长,水温低于10℃或高于38℃以上便死亡。水温20~21℃,水中含氧量1.12毫克/升生活正常,下降到0.64毫克/升时浮头,到0.4毫克/升鱼体沉于水底。在水温21℃,体重71.5克的鱼平均耗氧率为91.61毫克/(千克·时)。通常在pH3~10范围内生存。
莫桑比克罗非鱼属杂食性鱼类,以浮游动、植物为主,甚贪食,摄食量大。仔鱼摄食浮游动物,幼鱼摄食浮游动物及藻类,成鱼主要摄食藻类,亦吃浮游动物及高等植物。
分布范围
水域范围
莫桑比克罗非鱼原产于东非及南非直到伊丽莎白港附近的沿岸水域。
国家地区
原产地:博茨瓦纳、埃斯瓦蒂尼、肯尼亚、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南非(豪登省、姆普马兰加省、林波波省、西北省、东开普省、夸祖鲁-纳塔尔省)、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赞比亚、津巴布韦。
引种: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佛得角、喀麦隆、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科特迪瓦、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达加斯加、马约特岛、纳米比亚、尼日利亚、留尼汪岛、卢旺达、塞内加尔、塞舌尔、苏丹、突尼斯、乌干达、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山东、香港、澳门、台湾)、印度、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日本、约旦、科威特、老挝、黎巴嫩、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半岛)、马尔代夫、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韩国、斯里兰卡、叙利亚、泰国、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越南、也门、比利时、法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马耳他、荷兰、俄罗斯(北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英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加拿大(艾伯塔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曼尼托巴省、安大略省)、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格林纳达、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马提尼克岛、墨西哥、荷属安的列斯、尼加拉瓜、巴拿马、波多黎各、圣卢西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美属维尔京群岛、美国(阿拉巴马州、亚利桑那州、阿肯色州、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夏威夷、爱达荷州、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爱荷华州、堪萨斯州、肯塔基州、路易斯安那州、马里兰州、马萨诸塞州、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密西西比州、密苏里州、蒙大拿州、新罕布什尔州、新泽西州州、新墨西哥州、纽约州、北卡罗来纳州、北达科他州、俄亥俄州、俄克拉荷马州、俄勒冈州、宾夕法尼亚州、南卡罗来纳州、南达科他州、得克萨斯州、弗吉尼亚、华盛顿州、西弗吉尼亚州)、美属萨摩亚、澳大利亚、库克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关岛、基里巴斯、瑙鲁、新喀里多尼亚、纽埃、北马里亚纳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所罗门群岛、东帝汶、汤加、图瓦卢、美国本土外小岛屿、瓦努阿图、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伊亚州、塞拉州、圣埃斯皮里图州、米纳斯吉拉斯州、伯南布哥州、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圭亚那、巴拉圭、秘鲁、苏里南、乌拉圭、委内瑞拉。
繁殖方式
性成熟的年龄随各地平均水温差异而不同,中国南方地区幼鱼自孵出后约90天首次性成熟,华东地区约需90~120天,华北约需180天。性成熟最小型,雄鱼成熟的最小体长72毫米,重6.9克;雌鱼含卵最小体长52毫米,重5.8克。通常1般体长80~90毫米,重约10克达到性成熟。在非洲水域产雄鱼体长60毫米,雌鱼60毫米达到性成熟。两次产卵间隔的时问很短,中国华北每年产2~3次,天津只产2~3次,华东地区每年可产卵5~6次;两广、福建每年可产6~8次,在福建厦门地区一年可产12次;非洲近赤道的热带地区终年能产卵。产卵周期与水温密切相关,在水温26~35℃时隔13~21天可产一次卵,15℃时15~30天产一次卵,19~23.8℃则30~33天产一次卵。
怀卵量随体长增加而加大,但2龄以上个体很少增加,一般2000粒左右。中国天津地区怀卵量变动于140~1600粒。
两性比例,雄鱼略多于雌鱼,雌雄性比是1:1.1~1:1.3。产卵适宜水温25~32℃,最低水温19~20℃,首先是雄鱼在塘边或合适地点挖好产卵窝,雄鱼摆动尾鳞,然后头朝下方,穴的大小随个体大小而有变化,一般直径9~50厘米,深3~16厘米,雄鱼守卫在窝旁,等待雌鱼,成熟雌鱼入窝与雄鱼配对,随即产卵,雌鱼产一部分卵后,就回头将卵含入口内,此时雄鱼占据雌鱼产卵位置,向外排精,雌鱼随水将精液吸入口内,并作咀嚼运动,使口内卵子受精,受精卵在口腔内孵化,出膜的日期长短与水温有关,水温25~19℃约需4~5天,刚孵出的仔鱼仍留在口腔内,待卵黄全部吸收后才能出口腔,通常约需10~14天,雌鱼不摄食。此时雌鱼仍然保护仔鱼,如遇敌害,仔鱼立即进入母体口腔,当仔鱼离开口腔时,雌鱼会短期摄食。
卵呈卵圆形,长径2.28~2.70毫米,短径1.65~2.01毫米,水温25~29℃出膜历时79小时时10分至111小时40分,初9孵仔鱼全长3.69~3.35毫米。
养殖技术
鱼苗繁殖
选择体质健壮、无伤、具有该鱼典型特征的纯种做亲鱼。雌鱼以250克(最小不应小于150克)的1龄鱼,雄鱼以400克以上(最小不应小于250克)的龄鱼;或雌鱼达350-400克以上的2龄鱼,雄鱼达750克以上的2龄鱼。选择面积约1333平方米(2亩)左右的鱼池,水深0.8-1米,池塘清整消毒后每667平方米施基肥300-500千克,待池水中出现大量浮游生物,且水温稳定在16℃以上时就可投放亲鱼,把选好的亲鱼按(4-5):1的雌、雄比例,每667平方米投放600-800尾,当水温达22℃后的7-10天即可见到鱼苗。
鱼种培育
鱼池面积1333-2000平方米(2-3亩),水深1米,池底平坦,经清塘和施基肥,已培育浮游生物,每667平方米放养8-10万尾鱼苗。鱼苗是从亲鱼产卵池中用网捞取沿池边集群游动的鱼苗,或拉网方法捕取,鱼苗规格在2-4厘米;太早拉网鱼苗体质嫩弱,伤亡大;太晚拉网,鱼大受惊潜入池底不易捕到。经15天饲养,体长可达3-4厘米,然后将这一规格鱼苗放入鱼种池进行二级培育。长至6-7厘米后再入成鱼池养成商品鱼。在0.5-1.5厘米阶段,应投喂豆浆、豆乳粉;体长2-3厘米的鱼苗每天每万尾投喂1.5-2千克米糠;体长3-5厘米的每天每千尾喂米糠1-1.5千克。这时亦可投喂适量芜萍或小浮萍或粉碎过筛的颗粒饵料粉。5厘米以后则喂以1-1.5毫米小颗料饵料。注意及时杀灭水蝎、红娘华、水蜈蚣、松藻虫等。此外,须定期注入新水。
成鱼养殖
莫桑比克罗非鱼越冬是一项技术性强、难度大,投资大的工作,最好结合利用工厂余热水、地热水或地下水越冬,既经济,效果又好。凡冬季水温在16℃以下的地区都必须采取保温措施越冬保种。选择体质健壮的纯种鱼越冬,越冬期间水温保持在18-20℃,在此温度范围内,可保证鱼正常摄食,又使水质保持良好,有较充足的氧气,并可提高越冬量。在一般情况,越冬保种,不需更高的温度,但不能低于16℃,低于这个温度会降低鱼的体质,易感染疾病。越冬前鱼体须用10毫克/升漂白粉或2-3%食盐溶液浸洗5分钟。越冬池亦需消毒。水深1米的鱼池,每立方米水体放入200-250克亲鱼30-40尾,4-5厘米鱼种300-400尾。按0.5-3%投饵,溶氧量保持在2毫克/升以上。定期排除粪便、残饵并更换新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易危(VU)。
濒危原因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在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系统中侵入莫桑比克罗非鱼自然分布范围。林波波河系统中发生了杂交,纯莫桑比克罗非鱼可能会通过竞争和杂交而在这些系统中灭绝。
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莫桑比克罗非鱼的遗传完整性,必须保护尚未受到尼罗河罗非鱼和其他非本地罗非鱼物种入侵的其分布范围内的河流系统。
主要价值
莫桑比克罗非鱼肉质鲜美,骨刺少,鱼肉含水分78.78%,蛋白质14.49%,脂肪0.57%,含肉率54.3%。由于具有生活力强、繁殖迅速,生长快、疾病少、食性粗杂、饲养容易、肉质鲜美细嫩、骨刺少和经济价值较高等优点,已被广泛移植于许多温热带国家,成为世界性养殖鱼类。
在
尼罗罗非鱼引入中国大陆之前,莫桑比克罗非鱼是重要的养殖对象,已较普遍在池塘、网箱、流水池和稻田中养殖。其养殖技术同尼罗罗非鱼。由于莫桑比克罗非鱼个体小、生长慢、鱼肉质量逊于尼罗罗非鱼,自尼罗罗非鱼引进后,莫桑比克罗非鱼在中国的水产养殖中已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