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食者是以植物为食料的动物,包括
偶蹄目:如牛、羊、鹿、骆驼、羊驼、河马;马;白犀牛;兔类;袋鼠;部分啮齿目:如天竺鼠、豪猪、水豚、旅鼠、
草原犬鼠;陆龟;蚱蜢。
主要特征
消化系统
牙齿:1.长有宽宽的大板牙(易于切断实物);2.后牙像石磨一样宽、大、扁; 3.犬齿不发达,但切牙、磨牙、臼齿发达 。不断左右移动来碾碎食物。
胃:1.有着发达的多室的胃,也就是胃分成好几个房间,用来存放消化到不同程度的食物;2.所食的食物中含大量的粗纤维,咀嚼作用是不太大的,要靠胃里的大量菌群和各种消化酶来分解,所以胃中的条件是非常温和的,如酸性不强,表面积大,管道长,方便储存大量含能量少,难消化的纤维类食物。
肠(包括大肠和小肠):
1.肠非常长,盲肠发达(因为植物比较难消化);
2.食草性的食物中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素吸收的场所多是大肠;
3.肠道是自身长度的10~20倍,肠道崎岖不平,布满突起和皱褶,好似一条山间小道,以便植物性食物在缓慢通过的同时得以被最大程度吸收。
形态特征
草食动物脚,具蹄(奇数或偶数),便于奔跑和刨食植物根系,种子。
草食动物眼睛通常在头的两侧,不能双眼同时观察非正前方的东西,这样的好处是观察面大,方便寻找食物及逃避天敌,如牛羊。
食物选择策略
食植性动物的食物选择是觅食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生态学家通过野外直接观测、扣笼观察、胃内容物和粪便镜检分析。自助餐式食物选择实验(cafeteria—type test),及模型预测(model prediction)植食性哺乳动物的食物选择。研究的动物涉及黑家鼠(Rattus timidus)、草原田鼠(Microtus ochrogaster)、草甸田鼠(Microtus pensylvanicus) 、加利幅尼亚田鼠(Microtus californicus)、雪兔(Lelnas timidus)、美洲兔(Lepusamericanus)、卷尾袋貂(Pseudocheirus peregrinus )、梅花鹿(Cerus nippon)、黑斑羚(Aepycerus melampus) 、驼鹿(Alces aloes) 。动物食物选择对策主要有以下假设:
1、营养假设
认为动物的食物选择以
植物蛋白质或能量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为依据。Lindlof等对雪兔的研究检验了该假设,但Klein研究却发现,美洲兔对食物项目的选择与营养无关。
2、植物次生化合物假设
植物次生化合物能抑制动物消化,而动物则避免选择含次生化合物的食物。不同研究表明,美洲兔的食物选择与化学阻遏物的含量、食物中能量的可利用率和限制性营养因子的含量有关。研究者发现,美洲兔喜欢选择大的食物项目,但同种植物的体积增大时,植物组织的生长年龄也随之增大,毒素含量相应增加,死亡和衰老组织增多,能量和养分的可利用率下降,植物作为动物食物的质量下降,动物对其的选择应减少为宜。
3、营养平衡假设
通过对笼养雪兔食物项目选择的研究,提出动物对食物项目的选择是权衡食物中正营养因子(能量和蛋白质等)的负效应和负营养因子(次生化合物)正效应为基础,选择食物项目。
4、最优觅食理论
将影响动物食物选择的觅食时间、营养成分、消化道容积及次生化合物等约束因子进行综合分析,以
线性规划模型,预测动物的食物选择。最优觅食理论假想觅食者在特定的环境中应选择最佳的食物,使觅食者的适合度达到最大化’植食性动物觅食研究中最常用的两个目标函数为养分最大化和觅食时间最小化。当一种养分的摄入量影响觅食者的生存和繁殖时,养分最大化即为动物的觅食目标。 觅食目标一旦确定,觅食者对食物的选择将非常简单,或选择摄入养分含量最高的食物(养分最大化),或选择摄入能满足其营养需要的食物项目(觅食时间最小化)。
5、条件性气味回避假设
采用具有苦味的氯化锂处理羔羊的食物,测定羔羊的食物选择,并发现动物通过学习将食物的特殊气味与被动物吸收后植物次生化合物的负反馈联系,选择食物项目,调节食物摄入量。研究者对本地黄牛和引入黄牛进行的食物选择实验,检验了此假设’植食性动物通过食物摄入后反馈与滋味(气味与味觉)的联系来辨识
植物毒素。许多植物次生化合物的滋味使植物具有独特的滋味。单宁酸呈涩味,而另一些生物碱和类黄酮则是苦味的。当滋味与毒性高度相关时,植食性动物可能首先依据摄入后的反馈学会调节食物摄入量,然后再依据滋味的浓度简单地调整其食物摄入量。
滋味不一定是植物具有毒性的理想标志。植食性动物难以凭嗅觉和味觉检测出来的化学变化,能完全改变许多
植物毒素的毒性。而另一些有毒化合物在植物中的含量极低,对植物的滋味并未有多大影响。同时,一些植物毒素的毒性变化与滋味变化无相关性。
按进化论,上述几种假设认为,动物具有的营养天赋可解释植食性动物食物选择的机制。
代表动物
蒙古野驴
【形态特征】外形似骡,体长可达260厘米。四肢刚劲有力,蹄比马小但略大于家驴。颈背具短鬃,颈的背侧、肩部、背部为浅黄棕色,背中央有一条棕褐色的背线延伸到尾的基部,颈下、胸部、体侧、腹部黄白色,与背侧毛色无明显的分界线。
【生活习性】属典型荒漠动物,生活于海拔3800米左右的高原开阔草甸和半荒漠、荒漠地带。营游荡生活,耐干渴,冬季主要吃积雪解渴。叫声像家驴,但短促而嘶哑。
【分布】甘肃、新疆、内蒙古。
鼷鹿
偶蹄类最小的动物,大小似兔,体长约47cm,体重仅2kg。
【形态特征】胸前的“V”形白纹是鼷鹿的明显特征 。无角,雄性有发达的獠牙。喉部有白色纵行条纹,腹部为白色。
【生活习性】生活在热带次生林、灌丛、草坡,常在河谷灌丛和深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进入农田。性情孤独。鼷鹿是保留着许多原始特征的鹿类动物,在
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很有价值。
【分布】云南南部勐腊县。
林麝
是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70厘米左右,体重7千克左右。
【形态特征】雌雄均无角;耳长直立。雄麝上犬齿发达,向后下方弯曲,伸出唇外;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体毛呈橄榄褐色,并染以橘红色。下颌、喉部、颈下以至前胸间为白色或橘黄色区。
【生活习性】生活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区。性情胆怯。过独居生活;嗅觉灵敏,行动轻快敏捷。随气候和饲料的变化垂直迁移。食物多以灌木嫩枝叶为主。雄麝所产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
【分布】产于西北、华北以及西南部分省区。
原驼
原驼是一种温顺的
食草动物,属于骆驼科,是家养骆驼和羊驼的野生祖先。它们在智利南部的“托雷斯德尔潘恩”国家公园生活了几千年,在其他地方,它们命运并不乐观。
它们结成小群,4-10只雌兽由一只雄兽率领, 主要吃草,它们很忠诚,据说如果群中头兽被射倒时,其余雌兽并不逃跑,而且还聚在它身边用鼻子拱它,试图让它站起来一同走。栖居在南美西海岸。
野骆驼
【形态特征】大型偶蹄类。体躯高大,和家养双峰驼十分相似。
我国野骆驼的野外总数已经不足1000只,仅与
野生大熊猫的数量相仿,所以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驼毛是高级
纺织原料,驼皮可以制革,驼肉可以食用,驼骨、驼峰、驼鼻和驼胎衣等都是有名补品。
最近,科学家还发现骆驼能够阻止土壤荒漠化,因为骆驼与沙漠地区的生态系统更为协调,仅以树叶、灌木和杂草为食,很少去伤害地面上的小草和幼苗,而牛、羊等
食草动物却会加速土壤的荒漠化。因此,专家们呼吁在干旱地区最好改为饲养骆驼,这样就有希望恢复荒漠地区的绿色植被,遏止土壤荒漠化的进程。
它在行走或跑步的时候,同时伸出左侧或右侧的前后腿,所以人骑坐在上面会觉得很不稳定。由于它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把身边的矮树、杂草等吃个精光,而森林火灾又大多数是从高大树木下面的灌丛或杂草首先燃起,逐渐扩大成灾的。所以在林区放养骆驼,利用它“吃光为止”的特性,可以把森林地表的灌丛杂草扫荡干净,从而起到减少火灾的作用,是森林防火的一个新的方法。
【生活习性】生活于戈壁荒漠地带。骆驼性情温顺,机警顽强,反应灵敏,奔跑速度较快且有持久性,能耐饥渴及冷热,故有“
沙漠之舟”的称号。野骆驼有季节性迁移及昼夜游移现象。吃饱后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卧息反刍。早在二千多年前,家养双峰驼就是我国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工具。
【分布】 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
原驼是一种温顺的食草动物,属于骆驼科,是家养骆驼和羊驼的野生祖先。它们在智利南部的“托雷斯德尔潘恩”国家公园生活了几千年,在其他地方,它们命运并不乐观。
普氏原羚
【形态特征】四肢纤细。角弯曲而短,末端相对钩曲。鼻骨窄狭,末端逐渐变细,不出现四窝或缺刻。体毛夏季沙黄,冬季颜色较淡,呈棕黄或乳白色。
【生活习性】栖息在半荒漠草原地带。以禾本科、莎草科以及其它沙生植物的嫩枝、茎、叶为食;冬季也啃食干草茎、枯叶。
【分布】 国内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和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