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风毛菊
菊科风毛菊属植物
草地风毛菊(学名:Saussurea amara (L.) DC.)是菊科、风毛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无翼,被白色稀疏的短柔毛或通常无毛,茎无翼,上部或中下部有分枝。基生叶与下部茎生叶披针状长椭圆形、椭圆形或披针形。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或伞房圆锥花序;总苞窄钟状或圆柱形;小花淡紫色。瘦果长圆形。花果期7-10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9)15-60厘米,基部直径7毫米,无翼,被白色稀疏的短柔毛或通常无毛,上部或仅在顶端有短伞房花序状分枝或自中下部有长伞房花序状分枝。基生叶与下部茎叶有长或短柄,柄长2-4厘米,叶片披针状长椭圆形、椭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长披针形,长4-18厘米,宽0.7-6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渐狭,边缘通常全缘或有极少的钝而大的锯齿或波状浅齿而锯齿不等大;中上部茎叶渐小,有短柄或无柄,椭圆形或披针形,基部有时有小耳;全部叶两面绿色,下面色淡,两面被稀疏的短柔毛及稠密的金黄色小腺点。
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或伞房圆锥花序总苞钟状或圆柱形,直径8-12毫米;总苞片4层,外层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毫米,宽1毫米,顶端急尖,有时黑绿色,有细齿或3裂,外层被稀疏的短柔毛,中层与内层线状长椭圆形或线形,长9毫米,宽1.5毫米,外面有白色稀疏短柔毛,顶端有淡紫红色而边缘有小锯齿的扩大的圆形附片,全部苞片外面绿色或淡绿色,有少数金黄色小腺点或无腺点。小花淡紫色,长1.5厘米,细管部长9毫米,檐部长6毫米。瘦果长圆形,长3毫米,有4肋。冠毛白色,2层,外层短,糙毛状,长1毫米,内层长,羽毛状,长1.7厘米。
生长环境
生于荒地、路边、森林草地、山坡、草原、盐碱地、河堤、沙丘、湖边、水边,海拔510-3200米。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中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白俄罗斯、圣诞岛、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塔吉克斯坦、图瓦卢、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越南。
中国分布:黑龙江(泰康、齐齐哈尔昂昂溪、萨尔图、安达、肇东林甸、双城、哈尔滨舍利屯)、吉林(白城)、辽宁(彰武)、内蒙古(海拉尔、满洲里、鄂克拉旗、赤峰)、河北(张家口、张北、康保)、山西(五寨、宁武、五台、河曲)、北京(金山)、陕西(靖边、安寨、榆林)、甘肃(民乐)、青海(西宁)、新疆(塔城、阿巴河县)、河南、宁夏。
生长习性
草地风毛菊主根明显、细长,可达105厘米深的土层中,据在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测定,根与茎之比为7:1,而在低湿地方,二者之比近相等。通常在越干旱的地方,地上部越低矮,而地下部分越深长,侧根细长,数量多。
花果期7-10月。根据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观察,草地风毛菊多在4月中、下旬开始返青,而在蒙古高原可推迟到5月上、中旬才开始返青,返青后到8月为营养期,8-9月为开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果熟期,10月中旬以后则进入枯黄期,一般生长期在190天左右。
繁殖方法
草地风毛菊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
主要变种
主要价值
全草入药。含有多糖、氨基酸类化学成分。传统中医认为有消肿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瘰疬、痄腮、疖肿。
草地风毛菊的花均为管状小花,粉红色,观赏价值较高,可作为园林地被植物。
草地风毛菊为中等饲用植物。通常在营养期家畜多不采食,秋季牛与羊采食。冬季和春季羊与骆驼乐食。据分析,在开花期及结实期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其粗纤维与无氮浸出物含量也较高。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
参考资料
草地风毛菊.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8 15:4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