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森林公园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隶属隆化县茅荆坝国营林场,是国家AA级景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东北部的隆化境内,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接壤,地处京北黄金旅游线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6′05″~118°17′19″,北纬41°28′46″~41°40′40″,总面积19400公顷,森林覆被率87%。金代称“枭岭”,“陷泉大战”就发生在该地。清朝,该地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康熙、乾隆等皇帝都曾在这里围猎,秋狝。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景观资源主要由敖包山、茅荆坝梁、默沁梁、平顶山石海、温泉度假村五大景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隆化县东北部,地处河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属燕山山脉七老图岭余脉,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主峰敖包山海拔1852米。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地处京北黄金旅游线上,距北京市240公里,距赤峰市110公里,距承德避暑山庄80公里,距赤峰市喀喇沁旗清代王府博物馆60公里,距隆化县城60公里。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6′05″~118°17′19″,北纬41°28′46″~41°40′40″。公园东与内蒙古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旺业甸国家森林公园镶嵌,北与孟滦林管局新丰林场相接,西南与隆化县茅荆坝乡、荒地乡、七家镇相融,南与承德县北大山石海森林公园为邻。总经营面积19400公顷,其中风景区面积3745公顷。
地形地貌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所属地区隆化县处在冀北山区,山地古老,近似丘陵,河谷平川,尤以伊逊河两岸河谷较为宽阔。地面平坦。
气候特点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地域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气温低、无霜期短、降水量少、四季分明及雨热同期,寒旱同季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5·9℃,≥10℃年积温为2777℃,无霜期130~160天,年降水量495毫米左右。土壤类型以棕壤、褐土、草甸土为主。
资源情况
生物资源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内有高等植物141科497属1091种,其中:苔藓植物30科69属143种;蕨类植物13科20属38种;裸子植物3科6属9种;
被子植物95科402属901种。其中有国家级野生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20种;河北省省级保护植物14种。分布野生脊椎动物27目71科164属270种,占河北省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总数的35%以上,其中硬骨鱼纲19种;两栖纲4种;爬行纲16种;鸟纲197种;哺乳纲34种。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经济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178种,主要有狍子、狐狸、獾、松鼠雉鸡雀鹰金雕及众多小型鸟类。
地热资源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地热资源丰富,温泉水含有偏硅酸、硼、锶等数十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消炎散瘀防治风湿关节炎的功效。
主要景点
敖包山山旅游度假区
该景区是公园的中心景区,占地面积1429公顷。景区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主,山势雄伟壮观,奇峰异石林立。
武烈河源
茅荆坝森林公园是承德市母亲河——武烈河的源头。2000多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中所记述的“三藏水”中的西藏水(鹦鹉河)和中藏水(茅沟河)就是从该地发源的。
仙客松
在茅荆坝森林公园山门外约1公里处的山坡上,有三棵高大的松树。靠东一棵树高20米,树围2.06米;西边一棵树高23米,树围1.6米;北边一棵树高23米,树围1.6米;东西两树间距为6米,东北两树间距为6.5米,西北两树间距为3米,近直角三角形状分布。
默沁岭旅游、科研景区
该景区位于公园中部,占地面积994公顷,景区以森林景观为主,森林旅游赏景、野营、野餐、科研为本景区主要功能。
坝梁旅游观光景区
该景区位于公园中部,占地面积1322公顷,以自然景观为主,山高谷底、沟壑纵横,植被繁茂,通向内蒙古的盘山公路从景区通过。
温泉休闲疗养景区
该景区位于公园景区面积之外,占地面积8公顷建有森林公园接待中心和温泉度假村。景区服务为洗浴、游泳、疗养等。
平顶山景区
形成于第四纪冰川的平项山石海风景区在公园西部,由数已万计大小不一的巨石组成,高低错落,层层叠叠石块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气势磅礴,形成各异的巨石常常令人生发孩童般的遐想,该景区以石海景观为主要特色,具有徒步野营、野餐等功能。
开发建设
荣誉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始建于1998年,2002年11月被河北省旅游局批准为AA级国家旅游景区(点);2004年12月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2007年被河北省林业局命名为三星级森林公园。承德市文明单位和承德市文明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单位。河北省旅游质量信得过单位,承德市诚信旅游景区。
交通和线路
交通
公交车:承德火车站至旺业甸6.30分发车,途经森林公园。徒步1.5公里方可到达森林公园山门。
京承高速——双峰寺出口下高速左转8公里——到隆化县境内——沿着承赤公路到达景区。
线路
膺首山——仙客松——山门——瀑布——观光车停车场——枫树坡——武烈河源——木栈道——千亩大草甸——敖包山
历史人文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自然天成。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曾经是清代皇家猎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朝108围中,木兰围场72围,称为西围,其它36围就发生在茅荆坝地区,称为东围。金代在承德地区爆发的著名“陷泉”大战就发生在这里。这里还是蒙古喀喇沁王进京朝圣的必经之路。扭秧歌、祭敖包等满蒙民俗流传至今。敖包山、韭菜楼、将军石、永溢泉、挂牌树、旗杆沟、黑熊谷等传说一代一代的流传,这里到处都是斑斑的史迹和美丽的传奇故事。
金蟾拜佛
在东山上,三座山脊相连。最北一座犹如一巨佛背靠山脊,盘膝打坐,挺胸昂头,眉若弯月,恰似入定的高僧。正中的山脊上,一只“巨蟾”与高僧迎面跪立,口中似有诉不尽的苦处而最南方的山脊是似一条笔直的“小龙”,前足抬起,后足和龙尾着地,似乎也在向高僧诉说着什么。由大佛、巨蟾、小龙构成了这奇特的景观金蟾拜佛,这里面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相传,永溢泉是直通西海的一个出海口,由西海龙王的十三太子冰龙镇守。冰龙天生慈善,施云布雨,使得周边的百姓安居乐业,五谷丰登。老百姓在山上修建了龙王庙,一年四季,来庙进香的人络绎不绝,龙王得知,很是高兴。而龙王座下有一得力的大将,是一个修行五百年的蛤蟆,因其妹嫁给龙王为妃,策封为国舅,赐金袍一件,故又称金蟾大将军。
祭天祀地敖包山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有一座海拔1852.9米的主峰叫敖包山,山顶一片大面积的草甸子上有世人垒成的敖包。这敖包还有一个传说呢。
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用石头或土等堆起来的路标和界标,是用来祭祀神灵的。蒙古人认为,敖包是神灵所居和享受祭祀的地方。敖包神是保护神。
话说老早老早以前,茅荆坝梁东梁西连年大旱,草原寸草不生,山岭树木干枯,百姓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事被东海龙王的爱女英姑知道了。那年七月初一,英姑乘父王酒醉酣睡之机,化作一只鹦鹉,叼上一只银白色的水葫芦飞到了茅荆坝梁上。当时,许多人正在石头垒成的敖包前祭祀,乞求风调雨顺。英姑悄悄钻进敖包中间,打开水葫芦倒了两倒,然后又叼起水葫芦一路洒着飞回东海。祭祀的人喊道:“鹦鹉”“锡箔”,随后,茅荆坝梁西梁东冒出两条河流来,西边的那条百姓叫它鹦鹉河,东边的那条百姓叫它锡伯河。紧接着,喜雨普天而降。
祭祀敖包的蒙古族人极为感动。从那,每年七月初一到初三祭祀敖包便成了传统,特别是到了清朝鼎盛时期的喀喇沁王府,祭祀活动更加强烈。他们除了在王府前的广场上一字筑成十三座石坛,进行念祭祀经、上香、供奉奶酪、水酒、干鲜果品和宰杀五头猪、五只羊、两头牛等供品的大型活动之外,还由王爷牵头或委派专人到茅荆坝梁上祭祀敖包。
据说清朝皇帝康熙在探视他下嫁给喀喇沁郡王札什的二儿子噶尔藏的五女儿和硕端静公主时,曾随亲家一行到茅荆坝梁上祭祀过敖包。当时,那个大草甸子叫茅荆坝平台。康熙对札什郡王等人说道:“叫茅荆坝平台冗长绕嘴,不好。敖包在此,就叫它敖包山多好”众人点头称是。从那,敖包山便一直叫到如今。有人作诗曰:“京北敖包第一峰,祭祀自得乐升平。”为此,每年都有各界人士到敖包山上许愿祈福,观赏美景。
鹰首山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的入口处,巍然耸立着一处陡峭的山崖,它上面处处岩面如刀切一般,顶峰高高耸立,如鹰噱,山背呈坡状,坡度陡峭,山上怪石嶙峋,山松扎根于崖壁间,自远处看如鹰头在高高耸立。附近山峦中,只有它凸现于游者面前,孤立着,与远处的山峦遥相呼应,当地人都叫它大鹰首山,也被称为大孤山。对面还有一座小的山峰兀立在道的右侧,叫做小鹰首山,也叫小孤山,附近的村子称为孤山村。
大小鹰首山凸立于去往茅荆坝森林公园的入口处,如两个卫士守在进村公路两旁,仿佛在保佑着孤山村村民的平安。关于鹰首山,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以前的鹰首山也是与整座山脉连在一起的。它上面古木参天,群鸟鸣叫,处处显示着幽静和神秘的色彩。当地百姓居住在山下,耕种畜养,闲暇时上山刨药砍柴,也是自得其乐。
一年的七月初一,忽然电闪雷鸣,大雨瓢泼而至,整个孤山村笼罩在一片雨雾中,山洪暴发,冲走了一座座房屋,鸡鸭牛羊也被洪水冲走,一场灾难降临了。孤山村的百姓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只是无奈地上山等待着,大人的叫嚷声、孩子的哭声、老人的啜泣声混杂在一起,实在是悲惨之至。突然,在百姓逃生的孤山的东方,出现了一道银光,射向了灾难中的孤山村,只见一道道银光如银龙般上下舞动,在银光的外围红光也在跃动,立刻大雨停止了,洪水消退了,艳阳重新挂上了天空,东方出现了彩虹,在彩虹的光环里,一条银龙蜿蜓在那里,它正伸颈吞吐,仿佛在吸纳洪水,消除灾难,孤山村的村民全都向着东方跪拜祭祀,祈祷祝福,感谢银龙施恩。
鲤鱼跳龙门
久以前,山环水抱、碧波荡漾的康乾湖,映衬着蓝天白云,林海如画,蝶舞鸟鸣,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天意沟的村民每天上山砍柴下河摸鱼,安居乐业其乐融融。有一年,不知从哪儿飞来一条黑色的大龙,作恶多端,荼毒生灵。自从它来到天意沟,百姓们不再上山砍柴,更甭说下河摸鱼了,
每天足不出户,太阳落山就马上紧闭门户,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这条黑龙不是呼风唤雨破坏庄稼,就是吞云吐雾残害生灵,把整个村庄搞得乌烟瘴气,不得安宁,并且每年七月初三敖包山祭祀时,都要先到这里给它献礼,强迫村民献上一对童男玉女、五十头大黄牛、一百头猪、一百头羊,以及各种丰美水果供它享用,如若不然,它就发怒作恶,张开血盆大口,窜进村庄吞噬人畜,破坏田园,害得天意沟百姓怨声载道,叫苦连天。百姓们的愁苦深深印在了村里美丽、善良、勤劳的灵姑心里,她下决心非除掉恶龙不可。她多次来到仙杠山对面的“千缘”向神龟求救,可是总没遇见神龟,她就每天坐在那等,心中默念,请求神龟现身。这天清晨她又来到“千缘”,神龟被她的精诚所感动,就出现在她眼前,神龟告诉她说:“离这千里之外有个鲤鱼洞,你可前去会见一位鲤鱼仙子,她定能相助于你。”说完,神龟又不见了。
灵姑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鲤鱼洞中,找到鲤鱼仙子,说明来意。鲤鱼仙子对灵姑说:“你想为民除害,这是件大好事,可是必须牺牲你自己啊,你愿意吗?”灵姑毫不犹豫地说:“只要能为乡亲们除害,消灭那黑龙,就是上刀山、下火海粉身碎骨我也不怕,我的生命不足惜!”鲤鱼仙子见灵姑这样坚决,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朝灵姑喷了三口泉水,她顿时变成了一条美丽刚劲的红鲤鱼。
小红鲤鱼逆河而上,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游回了家乡,这天正是七月初三清晨,她摇身一变,还回本来清秀面貌。只见乡亲们准备就绪,一对童男玉女、五十头黄牛、一百头猪、一百头羊、鲜美果品……人们敲锣打鼓、伤痛欲绝宛如一条长龙向天意沟里走去,前面那一对身着红衣红裙的童男玉女更是泪人一般,他们的父母早已哭倒在路旁,好心的乡亲正在劝慰。哎!不知哪天灾难又要降临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可恶的黑龙
黑龙见百姓送到盛餐佳肴,早已垂涎三尺,得意地张开大口,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灵姑抢上前去,拦住父老乡亲们说道:“大家在此等候,让我去收拾这个恶龙。”没等乡亲们回过神,灵姑已纵身跳入水中,顿时,一条大红鲤鱼腾空飞跃,直朝恶龙口中冲去,一下窜进它的肚中,东刺西戳,把恶龙的五脏六腑捣得稀烂。恶龙拼命挣扎、翻滚,松林呼啸,乌云密布,渐渐地恶龙不再翻滚,倒在血泊中。
全村父老乡亲把恶龙拖上岸,剖开龙腹,这时只见康乾湖逐渐下沉,湖底山石逐渐上升,也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石海,宛若一只雄鸡,屹立在崇山峻岭中。春天群芳吐艳,它就像众芳里的花蕊;夏季万木葱茏,它就像嵌在中央的宝石;秋季万山红遍,它就像刻在流丹上的珠钻;深冬银装素裹,它就像冰洋里的烈焰。站在石海脚下,徘徊在仙杠山脚,仰望石海,在鸡脖子位置处,高高突起一块巨石,昂首挺立,双眼迸鼓,尾鳍高翘,这就是我们聪慧善良的灵姑,她正在深情地望着天意沟的乡亲们,默默地祝福着乡亲们从此安居乐业,美满幸福。
松涛阵阵,在赞颂灵姑的勇敢;百鸟啾啾,在歌唱灵姑的聪慧;溪流潺潺,在钦佩灵姑的执著……是灵姑的勇敢换来了村民的安康,使他们享受着人间的欢乐;是灵姑的聪慧造就了这奇异壮观的景致,让无数游客心驰神往;是灵姑的执著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令他们为之倾吐真情。
在石海的上方赫然挺立的就是灵姑的化身,我们的祖先把它形象地称之为“鲤鱼”。相传,石海边上有一扇门,因为有了这“鲤鱼”,也就有了“鲤鱼跳龙门”的美丽传说。据说,鲤鱼都要穿过龙门进入石海自由游,疲倦了便跃上海岸。有了“鲤鱼”的每天巡逻视察,石海一带一直是风平浪静,风调雨顺,百姓们的日子更加红火、幸福。石海因为有了这段神奇美丽的故事,有了这条“鲤鱼”,更平添了许多色彩。
参考资料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 网.
隆化城市介绍.中国天气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22:09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