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无用武之地
汉语成语
英雄无用武之地(拼音:yīngxióng wú yòngwǔ zhī d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成语出处
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这个故事后来概括为成语“英雄无用武之地”。
成语故事
公元208年秋天,曹操平定北方后,又统率大军南征荆州。大军出发不久,驻在襄阳的荆州牧刘表死去,次子刘琮继位。刘琮是个胆小鬼,听说曹操率军来攻,打算投降,以保住自己的地位。
当时,刘备正驻守襄阳附近的樊城,对刘琮的打算一无所知。直到曹军的先头部队逼近时,被迫向南撤离。队伍退到襄阳时,胆小的刘琮紧闭城门,怕让刘备进来招来祸患。诸葛亮劝刘备索性趁此机会拿下襄阳,以便号召荆州军民抗击曹军。但刘备因为自己曾受过刘表的恩惠,如今他一去世就这样做,于心不忍、所以向部队下令继续南下,朝江陵方向撤退。
襄阳士民中,有不少人不愿投降曹操,纷纷投奔刘备。因此,刘备的队伍很快增加到十多万人。由于人员众多,行动缓慢,有人建议刘备快马先行,免得被曹军追上。但是刘备认为,要成大事必须依靠人,现在荆州父老兄弟来投奔他,就不能离开大家先走。
曹军一到襄阳,刘琮果然开城门投降。曹操了解到刘备已率众南下,便派五千骑兵追击。不几日,终于在当阳的长坂坡追上了刘备的队伍。这支混杂的队伍,当然不是曹操骑兵的对手。刘备,诸葛亮等少数人突围而出,退到了樊口。
此时,曹操的大军已经从江陵顺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现在情势危急,还是让我去向孙将军求援吧。”刘备同意诸葛亮的意见,就派他去见孙权。
这时,孙权正率军驻屯在柴桑观望形势。诸葛亮见孙权后分析形势说:“当今天下大乱,将军占据了江东,刘将军也在汉水之南招募队伍,和曹操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平定北方后,又攻下荆州,威镇四海。而刘将军这样的英雄也无所用武,所以退到这里。”
接着,诸葛亮故意激孙权道:“希望孙将军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如果能以江东的力量和曹操对抗,那就应该趁早跟曹操断绝关系;如果不能这样,那为什么不收起武器向曹操投降呢?现在孙将军表面上服从曹操,内心却犹豫不决。在紧急关头不能当机立断,大祸临头的日子就不远啦!”
孙权听后气恼地反问道:“既然如此,刘将军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
诸葛亮回答道,刘备是王室的后代,他的英雄才气盖世无双,天下人都敬慕他,他怎肯投降曹操呢?孙权果然被激怒,气冲冲地表示,他也不能以江东之地和十万之众的军队受制于人。于是,下决心和刘备结盟抗曹。
成语寓意
一代枭雄曹操,平定北方后率军南下,拿下战略要地荆州,杀气腾腾,势不可挡。正面激战的刘备一方,无力持续抵抗,而表面顺从曹操实则内心犹豫不决的东吴孙权,成了观众。诸葛亮不愧机智过人,一下看穿孙权的想法,并说服他一起对抗曹操。以曹操当时的力量,刘备和孙权胜算几率甚微,即使联合抗敌,也不一定胜券在握。不过当厄果在预知中都一样时,与其在犹豫不决中等待悲情时刻到来,不如主动争取、尝试如何更有可能去逃过劫难。困境当前,英雄奋身果敢想办法脱险,只要不到最后败北那刻,他始终会一直是英雄。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英雄无用武之地”比喻有才能的人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多含贬义。该成语在句中多作宾语、谓语,也作定语。可置于“使”之后,构成兼语词组,“英雄”成为兼语。
运用示例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李都督虽然骁勇,奈英雄无用武之地。”
现代·老舍《神拳》:“秀才不动笔,不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吗?”
现代·欧阳山《苦斗》:“他叹惜上海这个地方,竟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
现代·沙叶新《陈毅市长》:“齐先生之所以英雄无用武之地,岂不是当时腐败的社会所造成的吗? ”
成语辨析
英雄无用武之地—怀才不遇
两者都有“有才能而得不到施展机会”的意思。区别在于:“怀才不遇”的“才”指“才能”,这成语常表示人不得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武”指“本领、才能”,这成语表示人的本领、才能无处施展。当强调人的技能、本领一时无法施展出来时,宜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当强调人的才能得不到赏识,长期不得志时,宜用“怀才不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1:54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