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寝室
英语教学模式
英语寝室是一种教学模式,又称之为“英语寝室与课堂教学互动”(Interaction of English Dormitory and Class-teaching—IEDC)在该模式中,课堂教学与英语寝室是有机的统一体,课堂教学与英语寝室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将外语课堂教学功能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
作品特点
英语寝室与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模式(Interaction of English Dormitory and Class-teaching—IEDC)强调以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中心,将外语课堂教学功能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特别是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在该模式中,课堂教学与英语寝室是有机的统一体,课堂教学与英语寝室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探索过程
“英语寝室”教学模式由浙商大前任校长、浙江省社科联主席胡祖光教授首创,开始于2001年,全称为‘英语寝室与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模式,是目 前该校全面实施的英语教学改革项目。‘英语寝室’跳出了单纯意义上的、某项英语活动的范畴,已上升为一种教学模式,旨在挖掘学生的课外潜力。”
2001年9月,通过自愿原则,57位大一学生组成9个“英语寝室”进行试点。此后,每晚10:00-10:30便成为寝室英语会话时间,学生通常围绕一个事先选定的话题展开讨论。活动中必须全程使用英文,室友相互监督,如果哪位同学不小心讲了中文,则需要接受相应的“惩罚”。由于试点效果理想,“英语寝室”成员的英语口语水平均有了显著的提高,自2004年起,“英语寝室”模式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展开,目前“英语寝室”已达800多个。
在“英语寝室”试点期间,胡祖光校长亲自担当“准外教”的任务,一年内走访了32个“英语寝室”,参与寝室的话题讨论或是为学生提供现场指导。此后,为避免“英语寝室”流于形式,学校加大了教师的参与力度。自2004年起,每一位大英教师,每学期须到各学生寝室进行两次辅导。外语学院的12位教师开始担任口语辅导志愿者,每周两晚对“英语寝室”进行现场指导。
“英语寝室”教学模式的具体过程概括为八个字:检查、布置、敦促、讲课。“检查”是指教师应保证在当天课堂上,70%的学生寝室会话执行情况被检测;“布置”即教师向学生提供本周寝室可讨论的热门话题;“敦促”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做出点评,并通过课堂评分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讲课”是指教师须多讲授一些教材之外的,讨论话题的背景知识。
如今,每位新生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都会收到一张‘英语寝室’申请表,根据自愿申请的原则组建‘英语寝室’。最初,入住‘英语寝室’对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一定的要求。2004年后,所有学生寝室均可成立‘英语寝室’。学校不仅为‘英语寝室’配备外教,提供相关工具书,每月还定期组织英语辩论赛等活动。 加入“英语寝室”后,个人英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从为讨论话题准备素材,到相关句型、词汇的背诵和应用等,英语听、读、写能力也得以提高。此外,寝室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在该模式中,课堂教学与英语寝室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体(即教学目标统一、教学管理统一、教学双方统一),教师在其中扮演“指导者”及“督促者”的重要角色。浙江工商大学最初设置“英语寝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现今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英语口语“是一种外显能力,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流利的英语口语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提高口语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多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02 18:03
目录
概述
作品特点
探索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