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若诚译名剧五种》是2001年1月1日
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
莎士比亚等,本书是著名话剧演员、导演
英若诚先生的译作。他从舞台演出的角度,对这五部世界名剧进行了新的诠释。
十几年来,为了工作的需要,我不得不拿起笔来,翻译了一些世界名剧。这其实并非我的本行。我原来是演戏的,后来虽然也当过导演,但是我始终认为我是个专业演员,搞点儿翻译充其量只能算是我的业余爱好。那么我为什么要自不量力地把这份工作也担当下来呢?现在收集在这个本子里的五个剧本,除了《
上帝的宠儿》(Amadeus,即《莫扎特之死》)和《
哗变》(The “Caine”Mutiny Courtmartial)之外,都有现成的译本,我为什么要
另起炉灶,再来一遍呢?
这里面的
难言之隐就是,这些现成的译本不适合上演。我希望我这样说不是太武断,但是有经验的演员都会告诉你,演翻译过来的戏,要找到真正“口语化”的本子多么困难。当然,“口语化”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这本身就很难说清楚。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方言复杂,你认为符合“口语”的,另一位来自别处的人可能觉得十分别扭。至于以“口语”作为文学创作手段的“白话文”,从“五四”到今天还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话剧,是“五四”以来在我国影响较大,成就也较突出的一种形式,这里面原因很复杂,不是这样一篇短文能说清楚的。但是有一点却不容质疑:话剧是各种艺术形式中最依赖语言的直接效果的形式(我这里指的是广义的“话剧”,包括二十世纪由科技手段扩展了的表演艺术,如电影故事片、电视剧以及小品等等)。很明显,各种艺术中,如音乐、美术、舞蹈等,没有语言也能独立存在,而原来靠语言和听觉欣赏的故事(话本)、诗歌,也逐渐走入书斋,成为个人阅读的对象。这样,活的语言,靠听觉欣赏的语言,在话剧中不可避免地越来越重要。爱好话剧的观众并不少,但是很少人满足于买一本剧本回家去欣赏,绝大多数人还是要到剧场去看演出。这大概是演员的作用。演员赋予舞台语言以生命,剧本上的台词变成了活的语言,使观众得到巨大的艺术享受。但是,在剧场里,这种艺术享受也是来之不易的。一句台词稍纵即逝,不可能停下戏来加以注释、讲解,这正是戏剧语言的艺术精髓。戏剧语言要求铿锵有力,切忌拖泥带水,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语言的直接效果”。当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宫廷大臣坡罗纽斯之口说“简练者,才华之魂也”(For 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之时,大概也是这个意思。问题在于,我们的很多译者,包括很优秀的译者,在处理译文的时候,考虑的不是舞台上的“直接效果”,而是如何把原文中丰富的旁征博引、联想、内涵一点儿不漏地介绍过来。而且,我们要翻译的原作者名气越大,译文就越具备这种特点。本来,为了学术研究,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但是舞台演出确实有它的特殊要求,观众希望听到的是“脆”的语言,巧妙而有来有往的反驳,这在一些语言大师,例如王尔德和萧伯纳的作品中可以说俯拾皆是,作为译者我们有责任将之介绍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