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志
1995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地方志
《苏州市志》,是由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主编为陈晖。
发展历史
古代社会
苏州古城始建于春秋后期吴王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史籍称吴大城周四十七里有余,旧城规模迄未有大的变动,城址也迄未曾改易。隋开皇九年(589),始名苏州。秦汉以来。历代为郡、州、府(军、路)、县治所。清康熙六年(1667)始,又为江苏巡抚驻地。
近代社会
辛亥革命后。撤 府并县,古城区内外为吴县城厢。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以城厢及近郊建立苏州市,与吴县分治。
现代社会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辖吴县、常熟、沙洲、太仓、昆山、吴江6县(市)。1985年,苏州市区面积119。12平方公里,人口70。94万人,其中建成区34。3平方公里,古城区14。2平方公里;6县(市)面积8369。3平方公里,人口464。17万人。是年,苏州市区工农业总产值57。47亿元,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为215。0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93。44亿元,居全国中等城市的前列。
经济发展
苏州繁荣,只是官绅地主和富商大贾的“天堂”。苏州赋税历来苛重。《明会典》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苏州府田土九万八千五百零六顷七十一亩。占全国的1%,实征税粮米麦合计2810490石,占全国实征税粮29442350石的9。6%。地租亦畸高,一般超过出产之半。平常年景,农民仅免冻馁,市民尚可温饱;灾歉之年。则流民载途,卖儿鬻女,转辗沟壑。是以苏州人民,从古以来,对暴政和压迫。对外来的侵略。曾进行英勇无畏的抗争。自项梁、项羽反秦起义至清初吴易、赤脚张三的抗清斗争,自明代任环抗倭斗争至太平天国苏福省会保卫战争,以及以丝织工人葛成为首反对税监的民变等,一直是史不绝书。在历史长河中,郡城也曾屡遭兵燹。但是。苏州有着优越的天时、地利条件,人民勤劳,积累有丰富的商工技能,兵灾之后,又在废墟瓦砾上迅速恢复,重展新貌。有近2500年历史的苏州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实行改革、开放后,发展更为迅速,已成为国内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之一。
原始社会
考古证明,江南太湖流域,是古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早在6000年前,苏州地方的先民即已种植水稻,已制作纺织品(葛布)和精美的玉器等。
春秋后期
吴王渚樊(?~公元前548)于此建立都城,自阖闾、楚春申君、西汉吴王刘濞(?~前154)先后经营,有盐,铜之饶,三江五湖之利。
西汉
武帝时(前140~荫87)即为“江东一都会”⑧,是东南的政治、经济中心。历经三国孙吴招引流亡屯垦与劝导农桑,两晋时北方士族、人民避乱南迁,北方财货、文化与技术输入,推动了苏州农桑、手工业的发展。
隋朝
隋炀帝开通江南大运河,沟通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之江)四个水系,苏州郡城成为东南沿海沟通内外的水陆交通要冲。在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南移的过程中,苏州日渐成为全国财货集散、转运和信息交流的一个中心。苏州成为商埠后,闽广外洋的果糖番货,由海道经吴淞江抵于娄门、葑门,再转由运河、长江分流去北方、内陆、川鄂。内地的北货和江南的丝绸,百货、手工制作奇巧各物,汇集于此,舶海南去,甚或远载去朝鲜、日本、交趾、南洋。
唐朝
天宝十四年(755)开始安史之乱,中原残破,长江屏障的江南。社会安定,人口再次南迁。元和(806~820)年间所撰《元和郡县志》载,苏州“开元(713~741)户六万八千(零)九十三。元和户十万零八百。(零)八”。经济日益发达繁荣,所辖7县岁贡105万贯,占两浙十三州岁贡的1/6。大历十三年(778)。由“望”升“雄”,是唐代江南唯一升为“雄”州的州郡。由五代及于宋,太湖流域战乱较少。吴越王钱鏐重视水利建设,兴筑海塘,垦殖土地,开挖河网,形成“或五里七里而为一纵浦,又七里或十里为一横塘”。北宋水利专家郏亶称,“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田之美,无大于苏州”,范仲淹《政府奏议》称,东南每岁上供600万石米,苏州(时辖5县)“一州之田,中稔之岁,出米700余万石”,“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朝
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陆游称“苏常(州)熟,天下足”田。苏、杭富庶,宋人称为“地上天宫”,进而美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州则“风物雄丽为东南冠”。
明清
明代,各地商贾在此建立会馆,以联络乡谊和居停经商,见之于现存明清碑刻的会馆,计有28个。如三山会馆碑载闽籍在苏商号有110家,全晋会馆碑载有晋籍银钱业户81家,东齐会馆碑载有登、莱籍商号290家:盛产丝、绸的浙人。也建有钱江会馆。为官绅商贾服务的茶馆酒楼、客舍市肆,比比皆是,人云:“吴阊到枫桥。列肆二十里”。“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唐寅《阊门即事》),则是15世纪时苏州五方杂处、市曹繁荣的写照。
明清间,苏州形成全国最大的米市,边远地区于此采购粮米,每年都以百万石计。清雍正十二年(1734),由川鄂湘来米,经此地转销闽浙、辽东、两广的近1000万石,约占当时全国远距离运销商品粮数的1/3,枫桥米市的斗斛,被公认作计量标准而称“枫斛”。
明清时期,农田耕作技术、生产工具都有较大进步,水稻亩产达三石左右。清乾隆四十年(1775),苏州府产米约2000万石,是民与国所赖的“粮仓”之一。
手工业发展
唐宋
苏州的手工业,也有悠久的历史。唐代,丝织生产已出现专业的织绸贡户,宋时,丝织业更为兴盛,成为国内丝绸生产、贸易中心之一,机户同业于郡城建立机圣(神)庙,兼作议事之所。吴绫、宋锦、苏缎、缂丝,垂誉至。
明清
明清间,又成为“衣被天下’的棉布加工和集散中心之一,号为·苏布”。商业的“远来”和“致远”功能,促进了众多手工业的兴旺发达。如浙江的纸。安徽的茶,产地粗加工后集运苏州,再行精制而销往全国及海枯石烂外。许多手工业跨过丁‘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初级模式,造就了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传统和习惯,出现众多的前店后坊、工商结合的经营形式。手工业行会组织——公所。见之于明清碑刻的有140多个。苏州制品美观精良,身价高于外地,用旧了,仍被誉为“破虽破,苏州货”。在商品经济发展中,明代中叶,郡城及附近市镇,丝织手工业出现拥有织机二十余张(台)、乃至四十余张(台)的作坊主,他们“以机杼起家致富”。雇用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机工,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商品货币关系,是全国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之一。
城市发展
苏城地处东南水陆交通要冲,城垣屋墙,古来即凭河而筑,外则京杭运河绕城而过,内则河亦为“道”,沟通内外,唐人有谓“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水港、小桥的水乡风光,与车水马龙相辅交映。据现存的城市地图、南宋绍定二年(1229)所刻《平江图》碑所载,苏州古城区水道纵横,河街并行,这一基本格局,至未变。气候宜人,物产丰饶,绅商皆乐于寓居,精心构筑私家园林,移山水之胜于闹市之中,晋即筑有名园辟疆园。历代造园不辍,至明清间,私家园林,数以百计,曾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说,誉满海内外。
文化发展
唐宋以来,经济日益发达,官绅倡导文化,一改六朝之前吴人好剑尚武之俗。唐肃宗时(756~761),团练观察使李栖筠在此设立学庐课士。宋景祜二年(1035),范仲淹在苏首创府学,延聘名家胡瑷主持,苏州办学之风由此日盛。州学、县学相继建立,南宋时出现书院。
元代乡社设有杜学和义垫,清代中叶又增加大量私塾。尚文为俗,教育发达,人文荟萃,群星灿烂。文化领域继六朝、盛唐张僧繇、顾野王、张旭、杨惠之等一代巨擘,明代出现了吴门画派、吴门书派、昆曲评弹等别树一帜的流派群体。还哺育出众多名彪史册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书画家、藏书家,如张籍、孙过庭、陆龟蒙、范仲淹、朱长文、范成大、黄公望、王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祝允明、王宠、魏良辅、梁辰鱼、归有光、冯梦龙、张溥、顾炎武、沈德潜、惠周惕、惠士奇。惠栋、黄丕烈,顾广圻等。
唐代前,科学家有天文学家陆绩,造纸墨专家张水(410~475),宋以后,则有沈括,水利专家郏直,建筑专家蒯祥,天文学家王锡阐,造园专家文震亨、计成,光学专家孙云球,机械制造家薄珏,医学家吴有性、叶桂(天士)等。隋唐开科取士以来,自唐至清的近1300年间。科举仕进的,苏州辖区共出文状元45名,占全国的7。6%,其中,唐代有7名。宋代有4名,明代为8名,清代为26名(占清代114科状元的22。8%),明代苏州府有进士437名。清代则有600名。官宦富绅和众多文人寓居苏州,在上层社会的需求和文化导向下。甚或文人参与指导下,形成制作精美号为苏式的刺绣、缂丝、家具、玉石象牙雕刻,装裱、乐器,制扇等特种手工艺行业,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出类拔萃,成为世界造园三大源流(欧式、皇家、私家)之一;甚至屋宇建筑、盆景、摆饰、服装,饮食等。无不充溢文化气息,自成苏式流派。其流韵,至不减。
近代艰难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2年签订中英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后,上海开埠,逐渐取代了苏州在国内的经济运作地位。清初实行海禁,只许外商在广州交易。历来由潮州商帮自苏州转运出口的蚕丝。咸丰十年(1860)时即成为上海的大宗出口货,占其出口值之半。同年,太平天国经略东南。进军苏州,清军败退时火焚枫、阊,自阊门至枫桥20里商市,尽化灰烬。清末。沪宁铁路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全线通车,外商掠取资源、占夺市场的活动,更加深入腹地。苏州的商业运营地位急剧下降,与苏州郡城10万人生计息息相关的丝织业。在外商利用其先进技术。采取“引丝抑绸”的打击下,迅速萎缩,织机由同治、光绪年间的1。5万台,降至辛亥革命前夕的7000余台。苏州的另一支柱产业棉布加工业,在洋布冲击下。也是气息奄奄。其他如造船、纸张、制钟等手工业,都陷入困境。
帝国主义者竞相侵略,攫取特权,划分势力范围,勒索大量战争“赔款”,促使赋税一增再增。在国困民贫、民生凋敝的危殆局面之下,朝野有识之士,主张变革政治体制,主张引进西洋近代科学和技术。如先进的思想家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吴县人冯桂芬主张“采西学”、“制洋器”,发展生产,以挽回利权,富民强国。光绪二十一年,经两江总督张之洞、刘坤一筹划,创建官督商办的苏经丝厂和苏纶纱厂两家近代工厂;以后,一些民办机器缫丝厂,也先后投产,光绪三十二年,绅商又创办生生电灯公司。苏州成为中国最早出现近代民族工业的城市之一。
中日甲午战争后,在“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潮下,苏州一大批爱国青年知识分子,纷纷赶国外留学。自光绪二十年至清末,吴县、长洲、元和籍青年留学生,约达数百人。他们学成归来,对苏州及国内发展近代工业,兴办近代科学教育,培养人才,影响深远。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是慈禧仍被迫推行某些新政,如明令废科举、兴学堂。苏州官民合作,于光绪二十六年开始。先后创办江苏高等学堂、工业学堂、农业学堂、铁路学堂。政法学堂、师范学堂、江苏游学预备学堂、苏省中等学堂、振华女学及一批中、小学堂,废止读经,教授近代科学知识,开创了全新的近代教育。留学生归来,成为新学的师资和办学中坚。
戊戌变法失败,人心思变,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革命活动出现高潮,苏州出现曾朴、包天笑、金松岑、吴梅等一批追求民主的文化人,诞生陈去病,柳亚子等鼓吹革命人士组成的南社。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lo日),武昌首义;九月十五日(11月5日),江苏巡抚程德全在苏州宣布江苏独立,脱离清廷,苏州光复。
辛亥革命胜利后,江苏省政府采取了一些鼓励实业、兴办学校的新措施。民国元年(1912),吴县有工厂76家,工人万余人,年产价额300万元,仅次于上海、无锡、南通(民国2年《江苏省实业行政报告书》)。6年,兴办江苏省立丝织模范工场暨(!lin2)传习所,鼓励发展丝织生产。
苏州幼弱的民族工业,一开始就处境艰难。丝,纱两业近代工业问世,即遭受洋货和洋商在上海租界设厂竞争、操纵市场的打击:在国内市场,洋货按有关不平等条约只需缴纳一次10%的子口税。即可行销全国,国货则要向沿途厘卡挨个纳税。1914~1918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世界大战,民族工业有所发展。资财仅次于苏州银钱业的丝织业界,先后创建一批股份制的大型手工工场,如苏经纺织厂、振亚织物公司、东吴绸厂等。民国10年试用电力织机,于15年获得完全成功,丝织业开始用电力机取代人力机,成为初级形态的近代工业。棉布织造业。继清末手工工场的慎昌布厂之后,民国初年又兴办一批布厂、袜厂,机台多者有人力织机一二百台。苏城形成了近代工业(包括初级形态的)、手工工场、广大手工业户作坊三者并存。
民国8年,爆发五四运动,苏州各界闻讯响应,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抗议北京军警暴行,声援北京学生,开展查禁、抵制日货,成为苏州第一次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活动家恽代英、张闻天、侯绍裘等,先后来苏州开展宣传教育,组建党组织,发动群众运动。民国14年,上海发生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在中共苏州地下组织积极推动下。苏州人民迅速掀起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16年,国共合作领导的北伐军刚占领江、浙,沪。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政变,苏州也开展“清党”光,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工会组织被取缔,工人争得的一些改善生活的待遇被取消。于是,该年10月,富有斗争传统的丝织工人,为保卫自己权益,爆发因了长达53天的大罢工,震撼了南京政府。这是苏州工人斗争史上的光辉一页。
民国16午后,新成立的国民政府革除妨碍流通的厘卡陋制,推动了苏州民族工业的发展。16年,苏纶纱厂由实业家严裕棠购买后,在上海设立办事处,进入期货市场,面向全国销售,加之经营有方,时机有利,赢利后再投资。使纱锭增加近一倍,并于民国20年创办电力机器织布工场,开苏州机器织布的先河。丝织业则将电力织机与传统技艺结合,创出了众多价廉物美质优的新品种。重占国内外市场。推动全业由手工工场向初级形态的近代工业转变,即使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时,苏州丝织业的发展势头,也未曾减退。电力织机由民国18年的800台。至25年达到2100台。此外,还有鸿生火柴厂(民国9年兴办)、华盛造纸厂(民国8年),华章造纸公司(红叶纸厂的前身)、太和面粉厂(民国24年)等近代工厂,北伐战争后也欣欣向荣。有着丰厚基础的各种手工业,在,均有较大恢复发展。民国20年达1。1万余户,从业人员4万余人。电力。粮油加工、金融、交通、邮电等业。也都有新的发展。民国26年抗日战争前夕,苏州经济达到解放前的顶峰。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市政建设相应地有所改善。民国19年后。吴县县政府拓宽和改造护龙街(人民路)、观前街、景德路等10条干线:新开金门;诸城门口的跨河木桥,改架为钢骨水泥的新桥。工商业界为抵制日货,推销国货。发起在小公园建造大型商场苏州国货大楼,于23年落成开业。它与周围新兴的戏院,电影院、书场。太监弄众多的茶楼酒肆,繁盛的观前街,联为一体,形成繁荣的商业、娱乐中心,同胥门、阊门外的山地货货栈牙行中心,遥相呼应。
参考资料
苏州市志.国家图书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3 16:07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