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序》是
叶圣陶于1979年2月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从
陈从周教授编撰的图册《苏州园林》说起,作者由苏州园林想到了童年,为下文作铺垫;然后作者主要围绕苏州园林介绍其种种特征,先是指出苏州园林总的特征是“完美的图画”,接着再从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和远景近景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苏州园林各个局部的特征;最后一段主要交代了这篇文章的创作缘由。整篇文章结构严谨,状物清晰,说理透彻,语言生动,行文间流露出作者独具中国文化魅力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作品原文
《苏州园林》序
一九五六年,同济大学出版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园林的照片多到一百九十五张,全都是艺术的精品:这可以说是建筑界和摄影界的一个创举。我函购了这本图册,工作余闲翻开来看看,老觉得新鲜有味,看一回是一回愉快的享受。过了十八年,我开始与陈从周教授相识,才知道他还擅长绘画。他赠我好多幅松竹兰菊,全是佳作,笔墨之间透出神韵。我曾经填一阕《洞仙歌》谢他,上半专就他的《苏州园林》着笔,现在抄在这儿:“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拙政诸图寄深眷。想童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这是说《苏州园林》使我回想到我的童年。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面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是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条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只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细说。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璧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璧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旁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而到各种花开的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病后心思体力还差,因而不再多写。我还没有看见风光画报出版社的这册《苏州园林》。既承嘱我作序,我就简略地说说我所想到感到的。我想这一册的出版是陈从周教授《苏州园林》的继续,里边必然也有好些照片可以与我的话互相印证的。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79年2月6日。作者叶圣陶于1894年出生于古城苏州。因自小生长于此,他早已将苏州园林的建筑结构尽收心胸,而且由文章可知,苏州园林是叶圣陶童年玩耍的地方,那里有叶圣陶童年的回忆。
1956年,同济大学出版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图册。叶圣陶获悉后,函购了这本图册。1974年,叶圣陶与陈从周相识,陈从周送了多幅松竹兰菊的国画作品给叶圣陶,叶圣陶则填了一阕《洞仙歌》词谢他。1979年初,陈从周邀请叶圣陶为他的一本由风光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园林》图册作序,叶圣陶慨然允诺,创作了这篇文章。
作品赏析
文章第一段是典型的“文艺写作”笔法。作者用平实的语言交代了自己与图册《苏州园林》、与图册作者陈从周、与苏州园林的密切关系。文章开门见山,首先回忆了与陈从周《苏州园林》图册邂逅的故事,图册一问世,他就“函购”了一本。接着叙述欣赏图册的心理情绪是“新鲜有味”,由画册勾起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回想”一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这种回忆是特别“愉快的享受”,也非常持久而难以忘怀,“多年珍玩”的不仅是图册本身,更是那段美好的童年生活,当然也有与陈从周的美好交谊。“拙政诸园寄深眷”集中叙说了他对故乡园林的深深眷念,而与陈从周长达十八年的交往,使得这种情感历久弥新、醇厚浓烈。
这段引言,叙述了这篇文章写作的因由,还透露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深情。如果说,引言诉述了眷念的深情,那么,正式品评的文字则表述了深情的鉴赏。单看后者固然可以明白作者的艺术鉴赏力,兼读前者还可以懂得作者的这种鉴赏力是从早岁嬉游、多年卧游的美感享受中厚积起来的。
接下来,作者顺着行文次序,评说苏州园林。作者先说苏州园林的总的印象、总的特点。这两个自然段,构成这篇文章主体的第一部分内容。作者要说的“总的印象”是“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这个说法是确实的。北京颐和园就是吸取了苏州园林建筑艺术的风格的。“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下文的艺术鉴赏上来。鉴赏园林艺术,作者并不采取择尤一一介绍的办法。这是因为他并非旨在写导游之作,他要从美感享受的角度总结拙政诸园的艺术,苏州各个园林的共同点。“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说它们有不同点,乃是垫笔。不同点自然是有的,沧浪亭始建于宋,狮子林建造于元,拙政园筑成于明,留园开辟于清,各有风致,“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元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在交代了总的印象、总的特点以后,第二部分就依次分述了建筑上的四个共同点。亭台轩榭的布局不求对称。对称未必不美,民间的剪纸就讲究对称,西洋的建筑也讲究对称,但“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这是因为它“要求自然之趣”。
关于假山池沼的配合,在叙说上,先山后水再是水与其他景物的配置。假山的堆叠,“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要堆叠得有自然之趣,这样,“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此语深得假山艺术的妙处。苏州狮子林的假山,为吴中第一,相传就是元代画家倪云林设计的,后来无锡渔庄堆叠假山就学狮子林。这个传说不论怎样,都说明了这些假山与工笔云山有相通的美感。这一段叙说假山真水,说前者似画而使游人疑在山间,说后者如出天然而使游人若置身画中,这也就是假中见真,真中见假,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说假山,从远望、身登来写说真水,从池沼处于中心地位而写到作为配置的周围是物,再收笔写池鱼、池花。写法的不同,适应着假山、真水在园林中所起的配合作用的不同。
花草树木的映衬,“也着眼在画意。”就栽种而言,“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是指空间的变化映衬,“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是指时间上的以变化求映衬。就修剪而言,“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不取这种整齐的修剪方法,乃是由于它只能显示单一,不能显示映衬,只能显示人工之力,不能显示天然之致,不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点。作者说清了这一点,再叙述“有几个园林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也就不难理解了,它不是平直齐整而是盘曲嶙峋,并且没有修剪痕迹,只有自然风致,正有中国画的审美情趣。
远景和近景的层次,是通过花墙和廊子的作用来说明的。园林的设计和建造并非让人们见其小,而是要小中见大。作者也指明了这一点:“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这句话说得概括而有见地,但对不熟悉苏州园林的读者来说,仍有理解上的困难,需要加点解释。“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这种以砖砌方法构成的镂空图案嵌置在墙上,墙壁称为花墙,镂空处称为漏窗。由于有漏窗,墙虽分隔着园林,但隔墙的景色还是可以饱览;又由于漏窗的图案无一重复,所见的隔墙景色便有所不同;更由于漏窗漏处毕竟很小,隔壁景致不能尽收眼底,游人在行进之中所见渐变,会觉得隔壁境界宽广。即使刚才恰从那边过来,此时乍见也会误认为别有洞天。这是“隔而不隔”。“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也有是依傍花墙的),蜿蜒而前,导人曲径通幽,它作为两侧景物之界而存在,却又因无所依傍而不阻人视线,这是“界而不界”。花墙的“隔而不隔”,使园林不因一览无余而见其小;廊子的“界而不界”,使园林不因一径到底而无所回旋。两者的共同效果是小中见大,而且这“大”又是在渐行渐见显示的,“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探度。”作者又谈到苏州园林还有一个小中见大的办法:“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用一面大的平面镜而使园林增加了立体的层次,这不能不是建筑艺术家的聪明。作者在这一段里附陈这一情事,并未与上文脱开,因为镜子与花墙、廊子,在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上,起了相同的作用。
第三部分(三个自然段)谈苏州园林的局部空间的虚实、门窗的工朴、砖木的颜色,这一切,也都“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与前一部分同样都是围绕“完美的图画”而叙说的,不同的是,前一部分专说建筑群之间、树木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部分则说建筑物的局部状况。
“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所举的例,有三个。“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都未明说。但下面一句却写明白了:“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蕉芭。”那么,其前两例,也是这样。点明后者,也就暗示了前两者的故意省略,这对前例来说是不写之写,对后例来说是以一示三。只有“几丛”“几竿”“几棵”而不多栽一些是因为不栽固然使阶砌旁、粉墙上、窗槛下过于单调,栽多了又会显得臃肿。只有如此略一点缀,才是虚实相宜。“诸如此类”自不必多写,作者在段末作了概括的交代:“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已能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与段首“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相呼应。首尾呼应并不是每段都必须有的,就这一段而言,如果不用一句话束住,各述一景的三例就易产生散开之感。
“极少使用彩绘”是苏州园林建筑的高明之处。北京的园林,不乏傅彩飞金的建筑,恐怕与明清的宫殿相关,而苏州的园体则无此必要。梁柱、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广漆并不鲜艳,对外来光线反射少而吸收多,所以说“那是不刺眼的颜色”。接着又写了墙壁、屋瓦、檐漏的颜色,或白或淡灰,“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这是色的设计的高明处之一。“而到各种花开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这是设计的高明处之二。正是这样的设计,使屋前屋后花发照眼时并不因建筑物的颜色而令人眼花缭乱,仍有挣适之趣,素朴之美。
最后一个自然段只是作一点交代:“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病后心思体力还差,因而不再多写了。”苏州园林的研究,需要专门著作详说细述,一篇散文式的美学小品何能道尽。这样的交代,留下不尽之意,自属必要。另外,作者在此交代了写作的缘由:为风光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园林》作序。按理说,既然是为一本书写序言,就应该对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做简要介绍或评价,但由于作者“还没有看见”这本书,所以对其内容无从“说明”与评价。但由这本画册的名称,却触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所以他围绕苏州园林叙述了自己“所想到感到的”的一些情况,其主观情感左右了他的表达方式:用文艺性语言描述了记忆中苏州园林的模样,介绍了自己所感到的苏州园林的情趣与特征,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而这都不是以介绍客观事物特征为主的“事物说明文”的写作内容。
以一篇短文来谈苏州园林,虽说可谈的很多,但必须精选。作者此作,由卧游而忆游,引起写作动机。在选取题材组织成文时,可以有两种写法:一是状态、述游,开展画面,作者身处其中,刻画几个代表性的园林;一是以美感展开画面,作者外加观察,抓出它们主要的共同特征来叙说。他取的是后一法。此文涉及的方面很多,大至整个布局,小至阶旁小草,举凡叠石凿池、置亭建榭、筑墙设廊、刻窗漆柱、种花植竹……都说到了。如果按池、石、亭、榭……依类相从,一一介绍,固然也不失为一种结构方式,但这样的文字显示不出园林的整体艺术来。作品的构思上的妙处,在于用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即无论从哪个视角来看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如在画图中”成为全文一以贯之的线索。在这线索,穿进了有关它们的整体美的叙说(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有关局部美的介绍(阶旁、墙、窗下的种植,门窗的雕镂,室内屋外的用色),于是,把苏州园林的艺术美清晰明白地写了出来。
谈苏州园林,着眼于“如在画图中”,不仅在文章的组织上有其好处,而且这句话本身就有美的欣赏上的意义。称赞一幅好画,常说“像真的一样”鉴赏一处名胜,常说“像图画一样”。实际上,画的逼真,并非与真实的景物完全一样,名胜如画,也并非与画里的形象完全相同。画的逼真,指的是把神态画活了名胜如画,指的是它集美于斯,没有欠美伤美可以指责。以园林而言,它们不是自然景物,只是利用了自然景物如花草树木、模仿着自然景物如叠石为山、凿水为池,但既非复制自然,又加全是人工的建筑。园林要设计和修建成巧夺天工而不失自然之趣,用“构成完美的图画”、使游览者“如在画图中”来作说明,应当说是恰当贴切的。
名家点评
原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院长张德锤《文字简洁,特点突出——略谈〈苏州园林〉》:这篇文章不是导游性文章,也不同于就一处园林谈苏州园林特点的文章,而是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概括苏州所有园林的特点。这篇文章的突出的特点是语言文字简洁,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苏州园林的特点。
绍兴文理学院教授
王松泉、王静义《游园赏景话审美——读叶圣陶〈苏州园林〉》:作为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如在画图中”。叶圣陶先生这一别出心裁的概括,使我们能够按照中国美术画的审美原则,来欣赏中国园林的艺术美,并借此透视中华文化中的美学内涵。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潘庆玉《说物·明理·寄情·薪传——从语文核心素养角度谈〈苏州园林〉的教学》:整篇文章结构整饬,状物清晰,说理透彻,语言生动,行文间时常流露出独具中国文化魅力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是一篇以说物为主的序文、散文和美文。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又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当代作家、教育家,是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长期从事于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其题材涉猎广泛,描写细致入微,语言简洁明快,风格朴实无华。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
隔膜》、长篇小说《
倪焕之》、童话集《
稻草人》和散文集《小记十篇》等。
后续修改
叶圣陶完成这篇文章,交给风光画报出版社后,不知何故,《苏州园林》摄影集却迟迟没有出版。后来,《
百科知识》杂志编辑部知道了有这样一篇文章,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就以叶圣陶赠陈从周教授的词《洞仙歌》中的一句“拙政诸园寄深眷”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即《“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发表的时候,除删去了最后一段“我还没有看见风光画报出版社的这册《苏州园林》,既承嘱我作序,我就简略地说说我所想到感到的。我想这一册的出版是陈从周教授《苏州园林》的继续,里边必然也有好些照片可以与我的话互相印证的”这几句话,还删去了第六段中“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只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细说”中的“只”字,和第十段中“花开的时节,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中的“的”字。
除了删减文字外,《百科知识》编辑还在内容上改动了两处标点和两处文字。相对而言,文字的改动对文意影响更大。其一,《〈苏州园林〉序》第四段论及假山和池沼之处,有“胸中有丘壑”之语,《“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则将“丘壑”改为“邱壑”。《
现代汉语词典》中“邱”同“丘”,这一改动没有使文意发生变化。其二,将第六段“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细说”中的“没法细说”改为“没法说出来”。此句意在表达苏州园林开花的盛景。“没法细说”意为可以表达感受,但是说不清楚。它有两种情况,一是表达委婉,当不想表达想法或者刻意隐瞒想法时,就可以用“没法细说”;二是语言和思维没有和谐统一,语言无法对思维进行全面准确地表达。而“没法说出来”意为无法言说,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由两者文意可见,原句“没法细说”这一表达更为妥帖,不仅传达出了游览者惊讶于苏州园林美景时的状态,而且用词更为精练。从这次版本的变化来看,《百科知识》编辑对《〈苏州园林〉序》的最大改动,是删去了文章最后陈述风光画报出版社让叶圣陶作序的文段,此文段相较于文章总体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来说略显多余。这样一来,也可以更好地符合该杂志向人们介绍各类科学知识的办刊特点。
《百科知识》编辑对《〈苏州园林〉序》进行了第一次删改后,语文教材编者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第二次删改,最终促成了《苏州园林》这一版本的形成,从此,《苏州园林》便逐渐成为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
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得到叶圣陶同意后,又删去了这篇文章的第一段。“拙政诸园寄深眷”在第一段里,第一段删去了,题目只好改成了《苏州园林》。
除了删去文章第一段之外,中间还删去了一句话,即“远望的时候仿佛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宋元工笔云山和倪云林的小品指的是以自然景色为内容的绘画,主要又以山水花鸟画为特色。这类绘画崇尚写实,追求形似,笔法工整,情趣盎然。此句主要是针对苏州园林的假山而谈的,在叶圣陶看来,远望苏州园林的各种假山就如同在欣赏一幅幅俊逸的山水画,这种文字表述使文章的语言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是语文教材编者似乎为了让文章切合说明文客观写实的特点,于是删去了与前后文语言风格不搭的文句。
对于文章内容上的改动,《苏州园林》相较于《“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有六处变化,具体分为无变化改动、积极改动和消极改动。其中,无变化改动有一处,教材编者将前版本中“设计师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一句中的“各各”改为“各个”。这一句强调苏州园林设计的自然之趣,意在说明每一个园林都不一样。在《
古代汉语词典》中“各各”有两层含义,一是有“各自”的含义,一是有“个个,每一个”的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各个”也有两层含义,首先表示指示代词“每个”的含义,其次还有“逐个”的意思。二者都有表示“每个”的意义,这一修改没有使文意发生改变。
积极改动有三处。其中又有两处词语的修改是为了更好地符合现代学生的阅读、写作习惯。一是“丘壑”一词。在《叶圣陶序跋集》和《叶圣陶散文乙集》中,《〈苏州园林〉序》文中均为“丘壑”,而《“拙政诸园寄深眷”——苏州园林》使用的却是“邱壑”,语文教材编者又改回了“丘壑”。二是将第十段中的“阑干”改为“栏杆”。三是将第八段中“工夫”改为“功夫”。“工夫”指的是做事所费的时间和精力,“功夫”则指花费时间和精力后所获得的造诣本领。教材中的文句是“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碉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苏州园林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是设计师们用时间打造出来的,既然是工艺美术品,那么用“功夫”才是规范的表达。
消极改动有两处,其一是将“实感”改为“美感”。原句是“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实感”,这句所处的自然段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构成完美的图画。设计者们希望游览者们在苏州园林中就如置身于画中。“实感”是对任意事物的真实情感,改为“美感”后,则更多地强调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或体会。虽重点突出了苏州园林的美,但也消减了游览者其他方面的体验;其二是将“宽畅”改为“宽敞”,改后的句子为“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意思是园林中的池沼面积宽大,其他景物的布置可以以池沼为中心来设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宽畅”是指心里舒畅,“宽敞”是形容事物宽阔、宽大。池沼没有生命,因此用表现物件的“宽敞”取代了表现人的“宽畅”。这种解释看似说得通,但联系上文“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再结合语境可知,园林中池沼离不开活水的不断注入,因此“畅”字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池中之水的流动状态。苏州园林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建构出无穷变幻的景致,增添了动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