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元复(1910年4月19日-1991年6月17日),又名赓芳,字滢平,浙江海宁人,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中国化学工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首创中国高校化学工程专业及其研究机构。
人物生平
1910年4月19日,苏元复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
郭店镇一个充满书香气的工商家庭,祖父苏钟岳是前清秀才,后在郭店开办磨坊,经营酿酒业。
1924年冬,苏元复再赴杭州,考入
蕙兰中学(今
杭州第二中学)。
1930年,苏元复进入浙江大学化工系学习。
1933年,苏元复大学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由浙江大学教务长兼化工系主任
李寿恒先生推荐,去天津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35年,苏元复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与全国各学科录取的24人同赴英国,进入曼彻斯特大学工学院学习。
1937年,苏元复完成了题为《人造纤维中微晶体排列》的论文,获硕士学位。
1938年9月,正值抗日战争期间,苏元复经法国马赛回国,直奔四川参加抗战。妻子杨敏衡带着年幼的儿子,从家乡出发,绕道河内,辗转数千里,历经辛苦,赴重庆与他会合。苏元复任四川泸州兵工厂研究员,兼第五工场和氧气工场主任工程师。
1941年,苏元复应聘到暂迁遵义的浙江大学化工系任教授,兼研究所导师,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将辗转千里运来的蒸馏塔、蒸发器等设备,建成当时中国国内唯一的化工实验室。
1946年,苏元复任上海江苏药水厂工程师。
1948年9月,苏元复任
交通大学教授、化学系和化工系主任,并兼任
大同大学、纺织学院教授及东海硝酸纤维厂经理。
1950年3月,苏元复受人民政府派遣,赴东北考察,就东北的化工教育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向中央献计献策。
1952年,苏元复作为负责人之一筹建
华东化工学院,历任学院教授、副教务长、副院长、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和顾问,长期主管学院的科学研究及实验室建设,在主持化学工程专业及其研究机构。
1954年,苏元复与琚定一在兼任教授沈济川帮助下合编的《化工算图集》(第一、二、三集)问世。
1956年,苏元复参与制订全国科学技术远景规划,同年被评定为新中国首批二级教授。
1957年,在苏元复与琚定一等的积极倡导下,率先创建了化学工程学专业,并从当时化工机械等专业抽调学生转入本专业学习。
1958年,苏元复被任命为
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副院长。
1979年,苏元复任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
1980年11月,苏元复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
1984年,苏元复当选为国际溶剂萃取化学与技术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Solvent Extraction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委员。
1985年,苏元复担任国家教育委员会世界银行贷款中国地方大学发展项目中国专家审查委员会组长。
1988年,苏元复给国务委员
方毅写信,对外资垄断中国的稀土产品深为忧虑,认为中国完全有能力自力更生开发稀土资源,与国际先进相比,绝无逊色。
1991年5月30日,苏元复不顾年事已高,抱病赴哈尔滨和北京等地,主持国家教委世界银行贷款中外专家评估会议达半月之久,因劳累过度,回沪后突发心肌梗死,于6月17日下午3时30分与世长辞。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主要研究领域为液液萃取理论及应用。深入研究液滴传质理论,提出了水相中含少量杂质或添加表面活性剂时滴外传质系数的表达式肯定了醚类-水等二元系统存在着激烈的界面湍动提出了既考虑前混又考虑返混的萃取塔复合模型首创了两种新型的高效萃取塔。特别注重用萃取方法解决中国丰富资源的利用、节能和环境保护中的实际问题。例如,研究从麻黄草提取麻黄素,从发酵液提取柠檬酸,其成果已应用于生产提出了从纤维硼镁矿制取硼酸、硼砂以及从磷矿制取磷酸和磷钾复合肥料的新工艺。
开发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50年代后期,苏元复先后领导开发了独居石、硼镁矿、磷矿、钨矿等的综合利用新工艺。他还率先将脉冲萃取塔引入上述流程。这项研究开创了分离铀、钍、稀土元素的新途径,为中国核能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60年代初,上海跃龙化工厂依据该成果建成了铀、钍车间。
苏元复在潜心研究中国诸多矿产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1985年,对云南省的矿业发展战略,特别是磷矿的综合利用,提出了四条颇有见地的科学建议:(1)云南不宜建成黄磷为主体的磷化工基地。电炉制黄磷,再生产磷酸盐,作为肥料、洗涤剂等,能耗极高,无经济效益,且云南缺乏电炉法制磷所需的焦炭。(2)磷矿的长远计划,重点在于选矿,从磷矿制成良好的磷钾复合肥料,应作为重点。(3)对于储量较大的褐煤,一是气化为煤气,一是制成甲醇,代替汽油及柴油。(4)城市须保持环境优美清洁,一不争取人口集中,二不争取工业集中,昆明是尚未污染的春城,得天独厚,不宜成为重工业的中心。
发明用萃取法提取麻黄素与柠檬酸
苏元复不仅开发了多种矿物综合利用的新工艺,还发明了用萃取法从麻黄草中提取麻黄素,从发酵液中分离柠檬酸的新方法。1980年代初,苏元复、倪信娣等运用转盘萃取塔提取麻黄素的研究成果,改进了麻黄素萃取所用的设备,使流程更臻完善。该成果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研究液滴传质与改进转盘塔
苏元复在研究利用萃取过程开发新工艺的同时,开展了对萃取的传质机理和工业设备的研究。1963年,苏元复和卢鸿业、毛之侯等用4种体系测定了有机液滴在水中自由沉降时的溶质传递速率,以大量实验数据检验了A∙E∙汉德劳斯(Handlos)、R∙M∙格里菲思(Griffith)和G∙托森(Thorsen)等人的关联式,建立了纯液滴和污染液滴的传质模型,指出水相中含少量杂质或添加表面活性剂时,滴外传质系数可用Sh=A+BRe1/2Sc1/3关联,式中A和B随杂质的性质而定。为了考察液滴传质时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他又领导研究了界面湍动现象及其对液滴传质速率的影响。他和陈同芸等选用32种体系,用光纹技术观察和拍摄了悬垂于静止液体中的液滴界面现象,对前人关于二元系统在溶质传递时有无界面湍动这个问题作了明确答复,即有不少醚类—水及其他二元系统都有强烈的界面湍动。
1980年代,苏元复将传质的理论研究扩展到萃取塔。1983年,苏元复、章寿华等经研究指出,液滴的返混不能忽略,首次提出了在转盘萃取塔中既考虑液滴的前混,又考虑返混的复合模型。在这之前,他们还发现转盘萃取塔的操作转速存在一过渡区域,并提出了该区域液滴特征速度的计算式,修正了沿用20余年的仅有一临界转速的概念。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苏元复对转盘塔进行改进,采用加丝网,在转盘下加叶片等措施,开发出两种新型的高效萃取塔。苏元复的这些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同行学者广为引用,并被编入有关专著,其中液滴界面湍动现象的图片,载入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1987年第一版,插图第15页)。
开拓用萃取促进化学反应的新领域
苏元复不仅在运用萃取分离开发高效节能新工艺方面作出贡献,而且对萃取过程的组合应用也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他提出用萃取促进化学反应,扩大了液液复分解、液液固复分解反应的应用范围,由此开发出磷钾复合肥料、有机胺制碱等新工艺。他提出的浸取—萃取联合法,更是用萃取促进化学反应、集化学反应与化工分离于一体的范例。此外,他还探索了有机酸的萃取发酵和萃淋树脂的应用。
苏元复、施亚钧等还提出了以甲酸钠和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气液液复分解法联产甲酸和碳酸氢钠的新流程。他们利用叔胺对甲酸的选择萃取特性,促成碳酸与甲酸钠反应。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在水相中析出,用过滤法分离;负载于叔胺的甲酸,经气提分离出来。这一新工艺的开发,为制碱工业开辟了新路。
1 Ke Chung Chang,Yuan FuSu.TheApparentRatesofOxidationofMassicotandLitharge.TheJoumalofChineseChemicalSoci-ety,1935,3(1):86—94
2 张克忠,苏元复.无机工业化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3 苏元复,
张震旦,
王承明.化工原理(上、下册).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1
4 苏元复,
琚定一.化工算图集(一、二、三集).上海:新亚书局,1954
5 华栋画(苏元复,陈毓琛,魏维诚).溶剂萃取法从独居石砂提取铀和钍.原子能科学技术
6 苏元复,汪巩,方懿行,等.溶剂萃取法从麻黄草浸渍液提取麻黄Ⅰ、Ⅱ.化工学报,1958(1):24—50
7 胡亮,苏元复,施亚钧.气液液复分解法联产甲酸和碳酸氢钠的机理,Ⅰ、Ⅱ.化工学报
8 苏元复,卢鸿业,毛之侯,等.滴外传质系数的研究.化工学报
早年与张克忠合编《无机工业化学》,与张震旦、王承明合著《化工原理》(上、下册),与琚定一合著《化工算图集》(一、二、三集)等,承担《辞海》化工部分主编。
1993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87年获萨格勒布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81年获石油部优秀科技二等奖
荣誉表彰
人才培养
1933年赴南开大学起,苏元复先后在浙江大学、交通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献身化工教育近60载,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化工高级人材。从1956年起招收研究生,1980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一生共培养出19名工学博士、35名工学硕士。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苏元复是中国化学工程学科重要的奠基者之一。(
费维扬院士评)
苏元复先生十分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践。(华东理工大学校长
钱旭红评)
苏元复一直坚持科研工作,即使在上世纪50年代科研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多数教师只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他却带领几位年轻教师,利用今天看来相当简单的仪器设备,坚持研究工作并获得很好的结果,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袁渭康院士评)
后世纪念
2010年4月19日,举办纪念苏元复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同时为苏元复院士纪念塑像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