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花炮
体育活动
抢花炮,是流行于广西、贵州、云南、湖南、广东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壮族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中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男子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经过多年发展,这项民俗活动抢花炮转变成了颇具竞技性的体育项目花炮,因这项运动在很多方面与橄榄球运动相似,也被人们称为“中式橄榄球”。2021年抢花炮(壮族抢花炮)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沿革
历史渊源
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娱乐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该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欢迎,在一些壮乡、侗寨还保留有花炮队。现今,在仡佬族瑶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有开展。它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相传诸葛亮当年南征时,为了让山寨之间加强团结,通过所创的抢花炮活动让人们相互交往,增进友谊。清朝光绪年著《贵县志》卷五《纪人节令》中描述壮族抢花炮情景:“城厢初二日,众会社前放花炮,大小不等,大者高丈余,小者亦尺许,周身糊以花纸,名曰花炮。有头、二、三等名目,结草环为标识,轰起时,接得者谓之得炮头。会董用鼓吹、仪仗送琉璃镜一座,至其家,香花酒烛供奉堂中。次年及期,亦照样另备屏镜、大炮、金猪,鼓乐送至社前,谓之还炮。”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民国志》卷二《赛会娱乐篇》记述:“花炮会,六甲人,僮人皆盛行,而全县率参加……于集会地点演剧舞狮及各种游艺助兴,届时男女咸集。其竞赛以冲天铁炮内装铁环,若实弹然。燃炮后,铁炮直冲霄汉,观众闻炮声,即以铁环为目标蜂拥争取,以夺得铁环者按头、二、三炮依次领奖,其友族皆簇拥庆贺,欢声若雷。”侗乡流行这样的诗句:“侗乡三月风光好,天结良缘抢花炮;要得侗家姑娘爱,花炮场中称英豪。”
现代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花炮节得以恢复,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传播,“抢花炮”活动被确认为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具有竞技性、被誉为“东方橄榄球”。
一九八二年在国家民委、体委的重视下,把“抢花炮”运动推介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表演项目。并由我富禄花炮之乡扎制花炮吉祥物—“花炮座”专程送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作表演项目,由王仁生同志进行表演指导。
一九八六年,国家民委、体委认为“抢花炮”具有传统特色,且具有竞技性,将“抢花炮”项目列入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竞技项目,同时聘请我富禄张新忠同志到新疆木齐市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抢花炮”运动项目裁判员。为使“抢花炮”运动在全国范围能进一步普及推广。一九九一年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把“抢花炮”列为大型竞技项目,聘请张新忠再次出任该项目裁判员。
到如今,“抢花炮”项目已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八届,已在全国得到普及及推广。“抢花炮”这一体育运动项目将会随着时代进步、发展得到升华。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花炮式样
在抢花炮的日子里,远近侗寨的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踊向岩坪,有的是为了给本村寨的花炮选手呼喊助威,有的姑娘却是为了寻找如意郎君,但大多数侗胞还是去看热闹。凡是主持抢花炮的村寨,事先请编织手艺高的人用青细竹篾或藤条编织三至五个茶杯口大小的圆圈,外面缠以红布,在以红绿丝线扎牢。主持人宣布抢花炮开始时,将红炮圈放在铁炮的筒口上,然后点上火药放炮,红炮圈被射上高空中,各村寨的选手争先抢夺,顿时全场欢声雷动。红炮圈有时落地,有时也可能落到水塘里或悬崖上、屋顶上、树技上……不论落在哪里,大家总是争先恐后的跳到塘里、爬到悬崖、层顶、树技上……去寻找,个个奋不顾身,人人勇往直前。
习俗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日,是广西岑溪市糯垌街一年一度的花炮会。糯垌花炮会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历史久远,长盛不衰。文革停止一段时间,改革开放后到2008年,已经成功地举办了19届。花炮会都是由民间举办,在当地享有盛名。岑溪市糯垌花炮会有传统的历史,每到这天大街小巷热闹非凡。上年抢到花炮的人家就要举行隆重的送炮仪式,各个炮馆各显其能,应有尽有地装扮自己的游行队伍。
改革开放后,也出现了致富后的老板牵头组成的,会馆设置和花炮供奉也各有特色,其中不乏民间艺术工艺品的精华,供奉时的吹打音乐也令人陶醉,置身其中,你会开心,舒畅,难怪参加花炮会的人会成千上万,这就是民间文化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抢花炮是一项比较自由的竞逐,无需报名,也无需服装,观众转眼可成为队员——因为如果炮在你旁边,你也可以马上加入抢的行列。
抢花炮之前,唢呐声声,锣鼓喧天。临近正午,由“带路人”、“仪仗队”、“演出队”等1000多人组成的巡游队伍长达几百米,浩浩荡荡地经糯垌街往护龙庙酬恩去。游街、还炮等环节之后,便开始进入了抢花炮的环节。
每年正月十六是广西岑溪市三堡太平庙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抢花炮的日子.这天,三堡附近村落的群众便会聚集到太平庙,举办一年一度的抢花炮活动,2011年已经是二十六届了。。。
规则
场地
1.比赛场地为表面平坦的长方形草坪或土地,长60米,宽50米。线宽12厘米。线的宽度包括在场地之内,长线叫边线,短线叫端线。
2.接炮区。以场地的中点为圆心,画一半5米的圆圈为接炮区。
3.炮台区。在距离端线中点两侧4米处各向外画一条4米与端线垂直的线,再画一条线把其顶点连起来,与端线平行,这个区为炮台区,在炮台区两侧架设高2米以上的网墙。
4.罚炮区。以端线中心点为圆心,划一条长20厘米、宽12厘米平行线,为罚点炮线。该线包括在距离花篮架的2米之内。
器材
1.花炮。花炮为直径14厘米的彩色圆形外饼状,外圆程轮胎形,厚2.5厘米至3.0厘米,用不会伤及队员的橡胶做成,重20-240克。
2.送炮器。能把花炮冲上10米以上高度并落在接炮区内能发出声响的发射器。
3.花篮架。高速80厘米,放在炮台区内端线中心点的米处。花篮架用直径不超过20厘米的圆木做成。
4.花篮。篮口内沿直径为40厘米,花篮高为30厘米的圆柱体,用竹或塑料做成,花炮固定在花篮架顶端。
队员
一场比赛有两个队参加,每队上场人数不得多于8人或少于5人,其中1人为队长。全场比赛替换队员不能超过5人次。
比赛
无论何方抢得花炮,可用传递、掩护、假运动、奔跑等方法,力图攻进对方炮台区;另一方可用拦截、阻挡、追赶、搂抱(合理部位)、抢截等方法,抢到花炮和阻止持花炮运动员前进。持花炮运动员越过端线进入对方炮台区,把花炮投入花篮内即为得分。每投进一次花炮得一分。进炮后,由司炮员重新发炮。持花炮队员误将花炮投入本方花篮内算对方得分。
客家抢花炮
广东鹤城客家花炮会即“抢花炮”,包括祭拜、还炮、抢炮、接炮等传统流程仪式,具有祈福、年庆、聚会、联谊等寓意。活动当天,全村男女老少,海内外乡亲欢聚一堂,共话乡情,祈愿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兴财旺,家庭幸福,福寿绵长。花炮会过程中,担箩箧、准备生熟猪、唱山歌等客家特色民俗处处彰显,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色彩。
参考资料
花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22:5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