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鹅掌柴
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
花叶鹅掌柴,掌状复叶,小叶7-10枚,革质,长卵圆形或椭圆形,叶绿色,叶面具不规则乳黄斑、白斑。为五加科鹅掌柴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南洋群岛一带。性喜暖热湿润气候,生长快,用种子繁殖。植株紧密,树冠整齐优美可供观赏用,或作园林中的掩蔽树种用。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1-2m。主干直立,分枝较少,叶生于茎节处,具长叶柄,掌状复叶,小叶7-10枚,长约7cm,宽2-3cm,叶厚革质,有光泽。叶片上除深绿色外,还具有不规则的黄斑、白斑,呈花叶状。
生长环境
性喜暖热湿润气候,生长快,用种子繁殖。生长适温20℃至30℃,冬季应不低于5℃。若气温在0℃以下,植株会受冻,出现落叶现象,但如果茎干完好,翌年春季会重新萌发新叶。鹅掌柴喜湿怕干。在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茎叶生长茂盛。但水分太多,造成渍水,会引起烂根。如盆土缺水或长期时湿时干,会发生落叶现象。鹅掌柴对临时干旱和干燥空气有一定适应能力。鹅掌柴对光照的适应范围广,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阴环境下均能生长。但光照的强弱与叶色有一定关系,光强时叶色趋浅,半阴时叶色浓绿。在明亮的光照下斑叶种的色彩更加鲜艳。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盆栽土用泥炭土腐叶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壤。
主要价值
植株紧密,树冠整齐优美可供观赏用,或作园林中的掩蔽树种用
繁殖技术
花叶鹅掌柴常用扦插、压条和播种繁殖。
扦插繁殖技术
从生长几年的母株上,剪下一年生枝条6~8厘米,或结合换盆、春季重剪,剪下的枝条作为扦插材料。去掉插入部分的叶片,扦插在事先用水泡过的珍珠岩为基质,口径为15~20厘米的塑料花盆里,盆底加托盘,以便接渗出液。每盆插3株或单株,扦插后约1个半月左右便可生根,插后要经常灌水保持湿润。插后放在室内弱光处,加强肥水管理,生根后要浇营养液,盆中每周补液1次,每次补液100毫升。
注意:补液当日不能补水,以免影响营养液的浓度。盆插繁殖取6寸-8寸盆,底孔用小石堵住,将珍珠岩或经筛细干净的河沙装于中,岩面或沙面低盆边高1厘米,如用珍珠岩装盆上面最好压一层河沙(增加紧实度),此时可从成株花叶鹅掌柴上剪取10厘米-12厘米的插穗,底部剪成斜面形,如有生根粉可沾少许没有也可以,将插穗的2/3插入沙或珍珠岩中,每盆3株-4株,插后浇透水,将盆放于一个盛水的塑料盆或其它容器中,容器中的水位应经常保持高于插穗盆的1/2然后用一个透明大塑料罩在插穗盆上放置在散射光的明亮处,温度保持在15℃-25℃,经30天-40天插穗根系生成,此时就可将鹅掌柴苗移栽入6寸-8寸盆中,盆土应装筛细的优质农肥、腐殖土、细沙按3∶2∶1充分混匀的肥沃营养土,栽后浇透水,放置半阴处7天,以后移放到明亮处管理。
水插繁殖取大瓶空可口可乐或高脚玻璃瓶罐头瓶,冲洗干净,里面装满干净的清水(自来水),将剪下的花叶鹅掌柴插穗,固定好插入瓶中(插穗底部离开瓶底1厘米),每瓶可插2枝-3枝,用透明塑料袋罩好,放于明亮处,温度保持15℃-25℃,经30天-35天,插穗底部长出0.5厘米-1厘米长的白根,此时就可按上述方法,移出上盆。
病虫害
有叶斑病和炭疽病介壳虫红蜘蛛蓟马和潜叶蛾等危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