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集乡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下辖乡
芦集乡,隶属于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地处淮滨县西南部,东与马集镇、邓湾乡接壤,南临淮河与潢川县踅孜镇、来龙乡相望,西隔闾河与息县长陵乡相望,北与新里镇毗邻。区域面积91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60289人。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前,属息县罗服里、芦集联保、新里乡。
1949年,属息县马集区。
1951年7月,属淮滨办事处设芦集乡。
1952年8月,属淮滨县新里区设芦集乡。
1958年8月,属淮滨县新里公社。
1960年8月,属息县置芦集公社。
1962年10月,复属淮滨县芦集公社。
1983年,改为乡。
1991年3月,划西部9个村归吉庙乡辖。
2004年10月,乡人民政府驻地由芦集村迁至项庄村。
2005年12月,吉庙乡并入。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芦集乡辖项庄、芦集、杨寨、新庄、张楼、马埠口、李寨、宋湾、程营、刘台、白营、邢营、项营、梁围、龙王庙、淮滨、尹营、董空、大王庄、李新寨、吉庙、王家空、许老围子、叶集、莲花2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5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芦集乡下辖25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项庄村余庄村民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芦集乡地处淮滨县西南部,东与马集镇、邓湾乡接壤,南临淮河与潢川县踅孜镇、来龙乡相望,西隔闾河与息县长陵乡相望,北与新里镇毗邻。区域面积9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芦集乡地处淮北平原,地势平坦。境内最高点位于大王庄村,海拔36.9米;最低点位于马埠口村南,海拔32.8米。
气候
芦集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水文
芦集乡境内河道属淮河水系,淮河自淮滨村西入境,由西而东流经淮滨、梁围、李寨等村汇入邓湾乡。境内长10千米。闾河自大王庄村北入境,由北而南流经大王庄、董空、淮滨等村汇入淮河。境内长4.5千米。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大风、低温、病害、霜冻、雷击等。洪涝灾害10年8遇,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68年7月20日,河堤决口,造成8万亩农作物受灾,居民房屋倒塌2100间,财产损失1300万元。
自然资源
芦集乡有黄砂,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3180万立方米。
人口
2011年末,芦集乡辖区总人口5301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333人,城镇化率13.8%,另有流动人口11000人。总人口中,男性24387人,占46%;女性28627人,占54%; 14岁以下10236人,占19.3%; 15~64岁37939人,占71.6%; 65岁以上4839人,占9.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占99.95%;有回、彝、傣、壮、苗、佤6个少数民族,共26人,占0.05%。其中回族9人;2011年末,人口出生率11.8‰,人口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长率5.4‰。
2017年,芦集乡常住人口48219人。
截至2018年末,芦集乡户籍人口6028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芦集乡财政总收入2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5066元,比上年增长19%。
2018年,芦集乡有工业企业3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0个。
农业
芦集乡有农业耕地面积57688亩,人均1.1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8亿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5%。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红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3400吨,人均630千克,其中小麦15100吨,水稻168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生产花生3000吨,油菜籽1500吨,蔬菜1820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45000头,年末存栏23000头;牛饲养量1850头,年末存栏1100头;羊饲养量3000只,年末存栏1300只,家禽饲养量15万羽。
工业
芦集乡工业机械加工、建筑材料、粮油加工等工业企业。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2亿元。工业企业42家,职工217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1亿元。
商业
2011年末,芦集乡有商业网点367个,职工2693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540万元;集贸市场5个,年成交额1993万元。
金融
2011年末,芦集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3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0.59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芦集乡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433人,专任教师14人;小学21所,在校学生7270人,专任教师640人;初中2所,初中在校学生1600人,专任教师258人,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01万元,比上年增长3%。
科技事业
2011年末,芦集乡有乡技术研究中心1家,各类科技人才5人。
文体事业
2005年5月,芦集乡建成乡广播电视站。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2600户,入户率22%。
2011年末,芦集乡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25个。各类文化专业9户,各类图书室30个,藏书35000册。
2011年末,芦集乡有体育场17个。2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2%。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芦集乡有卫生院2家,村卫生所25个,病床1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3张;固定资产总值272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7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6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6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
社会保障
2011年,芦集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9户,人数115人,支出22.08万元,月人均160元;城市医疗救助63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00户,人数2159人,支出158.3万元,月人均72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8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7.5万元。敬老院2家,床位66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66人。有社区服务中心、慈善分会,全年接受社会捐款0.8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万人,参保率95%。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芦集乡有邮政代办所2处,邮政业务总量92万元。报纸、期刊累计发行5000份(册)。电信服务网点18个,固定电话用户879户,移动电话用户8000户,宽带接入用户673户。
交通
芦集乡境内有337省道与县乡3条公路干线交会。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明代卢姓迁此建村兴集,名卢家集,后改为芦集。
文物古迹
芦集乡境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境内有汉代刘寨遗址。
当地名人
刘盼遂(1896~1966),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古典文献学家、语言学家。名铭志,字盼遂,芦集乡刘套楼村人。刘盼遂先生一生从事对古代文献典籍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在经学、小学、史学、文学、钟鼎、甲骨、校勘、目录等方面造诣精深。尤精于小学,即音韵、文字、训诂等学问,曾出版《文字音韵学论丛》、《段王学五种》等著作,对古音分部和段王学的整理与研究,远迈前贤,达到新的领域。他还善于将小学的学问运用于笺释、校勘、辨伪、辑佚、考古等方面,著有《论衡集解》,此书被叶圣陶先生赞为“建国后古籍整理研究方面最重要的成果”,而《颜氏家训校笺》、《颜氏家训校笺补证》、《世说新语集解》、《天问校笺》等著作,以及《穆天子传古文考》、《嫦娥考》等论文,在学术界也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人们研读、征引的重要根据。
刘铭恕(1911.10~2000),著名的敦煌学专家。1933年北平中国大学国文系毕业,1935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1961年调入郑州大学。主要从事古文字学、史部目录学、古籍选读等课程的教学和考古学、中国古代史、佛教史、敦煌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有《关于沂南画像》、《试说近年出土的两组珠子》、《泉州丰石刻三跋》、《斯坦因劫经录》、《元代的几项科技交流》、《敦煌遗书丛识》、《隋唐时代的僧佣和门僧制》、《有感于开封犹太四碑文变迁》、《丝路掇琐》、《龙门石窟三题》、《关于古代石窟二、三问题》、《现代汉语中的蒙古语——巴式》、《宋代科技杂论》等论著。
刘灿章,1954年5月生,河南淮滨县人,河南大学编辑研究生毕业,曾任河南美术出版社办公室主任、《青少年书法》编辑部主任,《青少年书法》杂志执行主编,现为河南美术出版社编审,书法编辑部主任,河南省优秀编辑。河南省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当代中国书画网艺术顾问、河南省书协理事兼学术委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画家、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2:1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