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田蒲是法国著名的
汉学家,知名作家和当代西方最杰出的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学者,
巴黎大学中西比较文学讲座的主持人,学贯中西的作家与社会学教授。
人物生平
学生时代
中学时代就读于拉瓦勒公学,毕业后于1927年进入设在
巴黎的路易大帝公学(Lycée Louis-le Grand)的高等师范学院
预科读书,自此他开始对中国语言文学感到兴趣,开始学习中文,并攻读法国学者用法文写成的有关孔子的著作,他迷恋
孔子、
庄子、
老子还有
荀子,认为使其受益的中国哲学家,如孔子、庄子,绝不在
蒙田之下。荀子可以与
奥古斯丁、孔德媲美,王充胜过黑格尔。随后,他进入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现代东方语言学校和
巴黎大学文学院攻读语言学,获得在大学授课资格和文学博士学位。
教育生涯
1939—1943年,艾田蒲在
芝加哥大学担任法国语言文学教授。1943年曾在美国印第安人
纳瓦霍族和
霍皮族地区和印第安人居住在一起有一段时间,进行
人种学调查,随后前往
埃及亚历山大大学担任法语及
拉丁语系系主任(任职期间为1944—1948年)。1949—1956年,他在法国
蒙彼利埃大学担任法国语言文学教授。1956年进入
巴黎(索邦)大学担任普通文学和
比较文学教授,后改任新索邦大学教授,直至1978年退休。
工作经历
艾田蒲自1958年起担任
蒙彼利埃大学文学系名誉教授,自1979年起担任
巴黎(索邦)大学文学系名誉教授。1946—1952年为法文《现代》杂志撰写小说并担任文艺评论员。1953—1955年为
埃及一家杂志和法国《证据》杂志以及法国《
新文学》杂志撰稿并担任评论员工作。艾田蒲还是威尼斯艺术、文学与科学院院士。他还获有多种荣誉称号。艾田蒲为自己取了不同译音的中国名字,除了常用的艾田蒲外,还有艾琼伯、安田朴、艾金伯勒等。
汉学研究
艾田蒲的著作数量极多,他既是小说作家,也是随笔作家,而且一贯向法语读者着重介绍中国文学、哲学和中国的情况。
著述与翻译
自20世纪30年代,艾田蒲和
戴望舒交往,向法国人译介茅盾、
丁玲、
张天翼、
施蛰存等人的小说,共同编写了《公社》杂志起,艾田蒲对中国文学的兴趣与日俱增,他不仅翻译过丁玲的作品《水》、张天翼的《恨》,还曾比较过伏尔泰的《
中国孤儿》与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也比较过
苏格拉底与孔子。
他在巴黎大学多年讲授中国自
罗马帝国时期到法国大革命时期对欧洲文化艺术的影响。1934年,曾和
马尔罗、瓦扬·古久列等人组织“中国之友协会”(Comité des Amis de La Chine又译“中国人民友协),先发行《巴黎-北京》(Paris-Pékin),后改发行《中国》(La Chine)。他以敏锐的目光注视中国红军的斗争事业,同年3月,以让·鲁维尔纳的化名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文化生活》,盛赞当时的红军,对红军表示支持。
组织亚非欧研究中心
1956年,艾田蒲出任巴黎
索邦大学比较文学研究院院长,组织了亚非欧研究中心,介绍中国等东方国家文学,推动法国中学设立汉语课,促使法译中国文学书籍出版。
多次访华
艾田蒲赞赏鲁迅,并引为同道。他热烈欢呼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提议把中文作为比较文学学者的通用语言。1957年,他率领法、中友协代表团访华,首次踏上
中国本土,和中国文化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之后,他多次访问中国,并欣然担任中国学术团体的名誉职务。
主持编译
20世纪70年代,艾田蒲主持编译的《
认识东方》丛书,主要译介亚洲地区各国的文学作品,汇集了阿拉伯、孟加拉、古埃及、菲律宾、越南、日本、中国等国家的作品。在现有60种出版物中,就有《红楼梦》、《水浒传》、《
金瓶梅》、《老残游记》等17种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其中《水浒传》法文译本分上、下两册,由加利玛出版社、专门搜集出版世界性名著的“七星文库”发行,它是进入西方文学殿堂的第一部中国文学作品,艾田蒲写序向法国读者推荐。1976年出版其《我的毛泽东思想40年(1934-1974)》,书中叙述
毛泽东时代中国文化的高潮与衰落,表达了他对中国的热爱和痴迷。
1983年,七星文库出版了艾田蒲的《
金瓶梅》法文全译本,《金瓶梅》是世界文学中最精彩的小说之一,他从文化角度对中国这部名著做了多方面的考察。
评价多位中国作家
1985年8月24日,在巴黎第11届国际
比较文学年会上,国际比较文学耆宿,法国的艾田蒲教授以《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为题做了他的总结发言,那也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次学术讲演。他总体评价了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发展态势,并介绍了《文贝》、《
中国比较文学》、《
国外文学》以及台湾的《淡江评论》,评价了包括
钱钟书、
季羡林等人的文章(著作),甚至还涉及到了梁启超、
王国维、鲁迅、茅盾等作家的评述。
艾田蒲对中国的热情体现在他的汉学研究中,他写下了文论著作《兰波的神话》、《世界文学论文集》、《论真正的总体文学》、《比较不是理由》,但写得更多的则是汉学专著,比如《我们知道中国吗》、《孔夫子》、《耶稣会士在中国》、《东游记》(或称《新孙行者》)等著作。
1990年3月,艾田蒲欣然接受中国比较文化研究会的聘请,担任该会名誉会长。
出版图书
主要著作
《中国之欧洲》
最为引起世人瞩目并给艾田蒲带来真正声誉的,是他研究中国和欧洲关系的两卷集巨著《
中国之欧洲》(L’Europechinoise,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出版,1988—1989)。在这部800余页的著作中,艾田蒲以他特有的深厚学养、宏阔的文化视野,精辟地论证了中国文化对自
罗马帝国至法国大革命间欧洲的影响,为西方人重塑了中国形象。此书原名为《哲学之东方》,作者主持
巴黎大学比较文学教席时,曾多次给西方学生讲授过。1988年,由加利玛出版社收入“思想文库”正式出版时,改成现在这个书名,后经中国学者、法国文化艺术勋章获得者
耿升译介到中国,译名为《
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
商务印书馆,2000)。
《
中国之欧洲》上卷从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一直写到
莱布尼兹同中国哲学以及文化关系的比较分析,写的是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到底接受了中国哪些影响。下卷写欧洲人从对中国的仰慕到排斥的转变过程,并专门考证了《中国孤儿》的起源、传播及其文化意义。
创作本书的初衷
根除
欧洲中心论的偏见和殖民历史的后遗症是艾田蒲创作本书的初衷,他在书中贯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是:文化交流只能在不对等的前提下进行,现实存在的文化之间的差异,包括历史经验、
政治体制、经济实力、意识形态、乃至深层次的
文化价值观,恰恰不是文化交流过程需要回避和克服的“不利”因素,而是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平共存的基础。文化交流的目的,不是要求弥合实际上永远无法弥合的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而是建立起一种共同认可的文化“同情心”和宽容精神,在一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发挥和挖掘各自文化自身的活力。在他看来,文化关系的运动像钟摆一样,总是在不平衡的状态才能获得动力。只有在一种竞争性的互相期望中,才能够结出丰硕的文化成果。相反,真正实现了人们理想中的、没有现实干扰的文化关系的状态,文化交往的内在动力可能也就丧失了,如同一只静止的钟表,没有冲突,但也没有意义。
描述中国与欧洲的面貌
基于上述理念,艾田蒲用翔实的史料介绍了欧洲得益于中国的一切,他力求在自己的这部大著中准确地描绘出中国与欧洲的真正面貌,着力探讨他所钟情的中国文化在历史上为
西方文明的发展究竟起过何种促进作用?产生过何种积极影响?做出过哪些实际贡献?他描述了丝绸之路对西方艺术的开发作用,考析了中国文化对欧洲艺术的深远影响,探明了中国哲学对
启蒙运动的启示。他认为,在中国比较文化研究中,通常的
欧洲中心论表现为无视中国文化的创造,曲解其价值而拒绝加以受用。据此,他在该书前言中援引旧作,就谁是
印刷术的发明者的问题,开宗明义地向欧洲中心论发难。
在艾田蒲看来,人们过去对文化关系属性的思考,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文化关系史的不充分的考察基础上的。文化关系史的研究,特别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18世纪以后,当然其中包含了一些学术方面的考虑,如研究
视域的空白、史料的丰富程度、学术的积累等等,但这必然造成一个后果,就是把某个特定阶段的文化关系的属性放大,上升成为普遍反映文化关系规律的认识。
写作特点
艾田蒲的《
中国之欧洲》改变了过去那种从孤立的短时段来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惯例,而代之以一种从全局、从长时段来考察的方法,把中国和欧洲文化的关系考察回溯到中国的先秦时代。他在对丰富的考古资料和大量的词源学分析的基础上,大胆地推测,实际上欧洲和中国的文化交流在
罗马时代已经非常充分了,中国和欧洲已经相互进入了对方的视野。
艾田蒲在《中国之欧洲》中通过中西文化历史的考察,着重阐明了
人类文明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互相依赖互为补充的整体,他认为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文化,无论是欧洲文化还是中国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都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都应当受到平等的对待,而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为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都应该得到同样的重视。
在《
中国之欧洲》中,艾田蒲颇有深度地描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这种哲学进程。交流是双向的、互补的。他在考析了中国哲学对欧洲产生的影响之后,认为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输入和吸收,往往伴随着一种明显的政治意图,常持一种实用的价值取向。他在这两卷集的著作中,以第一手的翔实材料,辨析了西方哲学家在分享中国文化时所产生的种种误读现象,以及造成这种误读的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
显性与隐性的文化交流
在书中,艾田蒲表达并提出了另外一个思路,那就是“显性”文化交流的研究和“隐性”的文化交流的研究。他认为,“显性”的文化交流是指那种表现出热潮、有意识地展开的文化交流,它一般都是以知识分子为主导,从学术的角度切入,以观念的方式展开,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对其他文化的借鉴和进入,但也因此容易产生对他者文化的误读,如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中国热、中国五四时期的西学东渐等。而“隐性”的文化交流是指文化交流的相对平静的时期,它往往采用间接的、民间的、物质性的形式,在观念的层面人们一般不会注意,它呈现的更多是一种缓慢、细微的脉动。例如,在东西文化关系史上漫长的“
史前时期”,即两种文化在意识层面直接接触的17世纪以前的近两千年的交流史。但这绝不意味着它们可以忽略不计,相反,这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可能是一种更深刻、影响更深远的交流。这种文化交流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于日常生活当中的,是以体现了另一种文化价值观念的物质为中介传递的,它没有那种显性交流中的观念先导,更容易进入新的文化土壤的深层。
著作被高度评价
《
中国之欧洲》写了五年,但艾田蒲为此书准备了三十年,这甚至可以追溯到1929年,那时,他研究法国
象征派诗人,同时研读中文,从那以后,他一直沉醉于对汉语的研究,并“记下欧洲受惠于那些‘中国佬’的一切”。他在《论真正的总体文学》一书中也说过:“如果没有钻进中国这个圈子,我永远不会获得真实、道德和幸福”。他在致中法比较文化研究会的信中说,从事中法文化交流是他“竭力坚持的一条重要生活道路”。这部凝结着艾田蒲毕生的著作表现了他广阔的学术视野、深厚的学术功力和独特的批判精神,一经问世,就轰动了西方,得到西方学术界高度的评价,荣膺巴尔桑
比较文学基金奖(Pris de la Fondation Balzan-Comparatisme),成为第一部获此殊荣的比较文化著作,1992年由钱林森和许均翻译,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年出版汉译本。
学术评价
艾田蒲终生不能忘怀的仍是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实体的存在,无论早期翻译
丁玲的《水》和
张天翼的《恨》,还是对中华苏维埃的宣传;也无论是为中国人争回了印刷术的发明权,还是晚年真挚地、持久地对中国比较文学事业的支持;无论是写作《
中国之欧洲》、《孔子》,还是永无懈怠地为陶潜、李白、《西游记》、《水浒传》、《
金瓶梅》、《红楼梦》在法国的问世奔波,艾田蒲都以一个
世界主义者的形象出现在中国人面前。
艾田蒲对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但他不是为记载“文化功劳簿”而写此书的,如他所说,他的目的是想为学科“注入一点活力”。他的研究是不带任何偏见的,在破除“
欧洲中心论”,赞扬中国文明的时候,他也实事求是地指出欧洲文化如何传入中国的。因此,他在阐述中国和欧洲的文化交流的时候,总是把这两种异质文化的碰撞放到广阔的世界文化背景下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世界文化的交流角度来认识人类文化相互影响及其规律。
艾田蒲曾长期在巴黎(索邦)大学主持
比较文学讲座,并担任指导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比较文学研究工作的导师,对于向法语读者介绍中国文学十分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