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摄影
摄影名词
摄影的定义通常是以推理论证的方式给出,在一般性地给出关于摄影定义第一原理以后,接着就证明推断出有关摄影分类的种种图式,最后被分离出来的若干似是而非的类别成了摄影确定性的划分。这样的文字在传统摄影的理论中随处可见,信手拈来一条关于摄影的定义如下:“摄影是运用光学成像等科学原理,使真实景物在平面里得到影像记录或反映的过程。”
摄影过程
这是典型的传统存在论逻辑式的定义,是从“摄影是过程”这个种经过层层的分离原则给出的,首先是“过程”和“结果”的二分,摄影占有过程,然后是“平面”和“立体”的二分,摄影占有平面,接着是“真实景物”和“虚拟之物”,摄影占有真实之物,往后是“光学原理”和“感官印象”,摄影又占有光学原理。在这样不断地对种类进行分离的过程后,就得出了关于摄影的定义。如果分离中所占有的是相反的一面的话,另一种定义可能就是这样一种面貌:“XX是从感官印象中,使虚拟之物在平面里得到影像表现或反映的过程”,这个定义中的XX在逻辑上我们可以称之为绘画。因此相对于与绘画而言,摄影有着一种对立的意义,如果摄影再相对于电影电视,那么这个分离过程就还得继续,再分离出动态和静态,摄影占有静态。倘若依凭技术的发展,于将来又出现某种新的式样的影像模式,那么这个分离过程还得坚持下去,似乎是没有尽头。比如数字影像的出现就对摄影的定义提出了新的问题,是把经过虚拟化真实之物的数字影像纳入摄影呢。还是继续坚持把它分离出去。
分类
在这关于摄影定义的成问题之处在于这种类的二分中,“过程”之种并不是事物最高的种,也即不是一个能依凭自身存在的种。在传统存在论的逻辑划分中,最高的种是“存在/是”,这是柏拉图在继承爱利亚派的“在/是”本体后所创立的通种论,把“存在/是”作为种类时,最大的弊端就是把“在/是”确立为自明之物而被我们所领会。亚里士多德在批判柏拉图的通种论时,很恰当地指出:“在/是”不能作为种的关系,如果“在/是”是种的关系的话,那么事物之间就不会存在属差,也就是事物之间永远都同一的,铁板一块(《形而上学》)。他虽然意识到了传统逻辑的缺陷,却也并没有很好地坚持和作深入的研究,因此在关于人的定义中,亚里士多德依然转入到这种逻辑中,给出“人是社会的动物”,这样的“种(动物)+属差(社会的)”的推演结论。以此为导向,“存在/是”作为种的概念一直成为了西方思想的轴心,只是到了晚近,经过克尔凯戈尔在上帝面前的个体性的孤独灵魂的照面,引起生存(人的存在)的焦虑时,才启发了“在/是”不是种关系的新存在论的产生,新存在论在首先解除的是“在/是”的种的关系后,把“存在/是”表达为一种境遇的呈现。这个境遇是大地,天空,神,自我四者构成的世界的相互关系,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方式。于此意义上,艺术和科学逻辑,语言等获得了各自独立作用域,而美的被展示为:存在性境遇的呈现,无关所谓“美是什么”的定义。在这一点上,摄影中的布列松后期说过“是照片在拍我”的含义正是在于此,而后现代主义者鲍德里亚尔的“是对象在引诱我拍摄”在新存在论意义上亦与布列松相通。在这种新的存在论的启示下,艺术(包括摄影)自发地放弃神情兼备旨在描述对象的外在确定性的功利,而在境遇中表现出存在的无限多的可能。爱利亚派以前的赫拉克利特说过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对于理性逻辑而言的不真实,对于艺术家而言,却成了真实的存在。因此当动摇了传统理性逻辑分类方法赖以持存的基础:“存在/是”的种的关系,在存在性境遇中呈现的艺术怎能被纳入到理性分存的容器中去呢。即便不可为而为之,所带来的结果将是:用这样简单的划分将使摄影或艺术的(两者都有心灵的参与,都可以表达出对本己存在的领会)无限多的呈现变得贫乏。举个反例可以说明,从“摄影是过程”这个种的属差中分列出来的被认为最没有艺术性可言的纯记录的资料摄影,如果利用康定斯基的“错位破折号”法,通过反讽的修辞,其不也是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种“境遇性的呈现”?其实摄影分类的愿望是受形而上的冲动而对摄影来做出某种独断性的理解的,正是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的作用,很难给我们一个可信的结果。在对理性逻辑的批判中,早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对传统的存在论逻辑给予了有意义的审视,在铁板一块的理性逻辑的深处打开了一个缺口,正是康德把在真空中飞动的理性逻辑拉回到实践的现实中,重新对“社会的动物”进行了批判(康德《实用人类学》)。
技巧
在摄影中当我们首先认定照片可以被分为不同类型时,按照这样的推论接下来自然是三段论式的演绎了,于是就进入种+属差的分类,如果找到了一个中辞,也就把大辞和小辞必然地联系在了一起,因而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似乎就不言自明了。而参于其中的心灵活动就被遮蔽在这种貌视合理的划定里了,心灵的绵延被理性的容器强制地分解确定成为本质,而这所谓的本质被理性的翅翼带进了思辨的真空,不会再遇到任何的抵抗。但这样的飞越是否能在心灵之境翱翔呢? 。摄影的逻辑在于表现存在的多样性方面,创制者选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我们展现其本己存在的某个可能,在理性逻辑无意义的地方获得诗性的意义。在此所借用的“逻辑”二字,与源于爱利亚派存在论的唯理逻辑不在同一个范畴,而恰恰是在巴门尼得所指向的那条意见之路上,诗性的意义才更向我们展现出澄明之境。爱利亚派形成的西方存在论逻辑传统,在回答人的“是之所是”只是得出这样一个定义:人是会说话的动物,而心灵之境被断然地拒斥之外。新存在论在回答人的存在问题时,尝试在被巴门尼德禁止通行的意见之路上去重新构建人的存在(生存),而艺术也就在这种新存在下获得了其自足的发展。
既然动摇的是传统逻辑演绎的存在论观,对于摄影重构的基础依然应该在于存在的基地上,只不过是以新存在论的存在者层次上的存在结构出发,来对摄影的“在/是”,利用展示的手段,而不是演绎的方法进行阐释。就如非欧几何对欧几里德几何方法的重构一样(卡西尔《人论》)而对于摄影而言,首先可切入的研究领域既是纪实与艺术这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纪实与艺术的存在观”这当是一个值得梳理的话题,对于过去关于纪实与艺术的争论有典型的四种观点,都是在二元论上进行的对立展开,而新近的观点中,或是把纪实的外延扩大使艺术被纳入纪实中,或是反之,以结束二元的对立状态,但结果仍是在传统的存在论中打转。若是从新存在观中来对其进行清理时,纪实和艺术被认为不是断然对立的存在。通过这样来解构传统摄影观,目的是在于清理出附着在摄影本身上污泥,打扫干净后,以还原出摄影的本来面貌。于是从新存在论出发来探求摄影的成问题之处将是映入我们眼帘的新的视野。正如传统思想方法的轴心是传统的存在论一样,新存在论依然是新视野思维中的轴心,在引导语言转向的三个因素方面,新存在论是从根本上动摇了逻各斯的中心,而符号论,语言论,及后现代等等无不是在新存在论的圭章里展开其对传统存在观的批判和颠覆,传统存在观的视域只是被限定在某个由新存在论得出前提的范围内的演绎,也就是在时间的维度上被限定于当前化。时间上的当前化是巴门尼德一直到黑格尔的传统存在论的表现形态,因为在传统存在论中,时间也只是作为存在物的一个种属。当前化的视界使传统存在论失去了历史性的存在域,变为只是此在的在场(《存在与时间》)。时间与自我同一是现代思想中最显要的特征(《现代性面面观》),缺乏历史性视界的传统存在论越来越备受质疑,其带来的二元对立也越来越不能不可疑地演绎出人生存问题的独特品性,因为,作为一种存在的方式的时间维度,使存在的结构性基质被放入到生存的过程中时,存在才能获得了本己的领会。
在体验存在的过程中,从中国摄影或思想的现代发展过程来观之,则是常常被外来的他性的东西打断,很多由之于西方社会自发生成的本己的存在方式,于我们则成了他性的当前化的物,无论其思维多么的新,却始终不是从我们本己的领会中生成出来。因而这种他性的艺术于我们则是非艺术的,因为对于我们是非在的。比如象一些后现代的东西,为什么对于我们就缺少“艺术”性的领悟呢?即便有些先锋们,前卫们乐此不疲,而他们所呈现给我们的东西却很难和我们有更深的沟通,这种沟通的困难在于这些东西的他性所具有的。而那些参预制作者自身也不是处于一种本己的领会,因为他们存在的历史性决定了那些被他们拿来的东西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他性的。这种他性使其呈现的作品只能是观念性的了,因此,新存在论的时间性,存在的非种属关系,存在的呈现方式等等在消除纪实与艺术的二元对立的同时,也带出了观念摄影之为何物的问题,由此为引导摄影语言的转向扫清障碍作好准备。
艺术摄影多是人们在照相馆拍摄的。拍艺术摄影的时候,人们需要经过化妆,并且穿上很多华丽的衣服。通过灯光和背景等效果,拍摄之后的效果可谓是非常漂亮的。从某一方面来讲,通过艺术摄影我们可以充分的展示自己。
探索未知
的方向上,国际化的展览和奖项很多,怎么能与众不同,走出自己的特色,将影展可持续发展下去,吸引更多人参与,这是最关键的问题。而规则的制定涉及到影展的形象、定位和品牌。在一开始征稿时,如果告诉大家,影展定位的路线,我们竖了一杆什么样的旗,就能在鲜明的旗帜下聚集志同道合的一类人。 艺术类作品,评选标准首先是能体现对真、善、美的追求,在艺术道路上的大胆探索,在艺术表现上的原创和创新。简单模仿、千人一面,画面再漂亮也会大打折扣,“艺术的本质就是在于探索未知。”我们应鼓励第一个吃螃蟹的艺术家。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包括荷赛在内的影展影赛发生变化是必然现象,探索不是坏事。但是在千变万化中我们中国的国际影展始终张扬、坚守的核心价值不会改变,对光明与美好的追求不会改变,对世界文化的交流做出的努力不会改变。我认为,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办这样一个国际性影展的独特意义在于,中国人向世界打开了一扇门,通过它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让中国走向世界。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难免担心弱势文化在强势文化的挤压下会越来越弱,中国人办国际影展,重要的是通过一套科学可行的游戏规则,去实现我们的目标:提供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大舞台,让各国各民族的摄影文化都有机会平等地展示出各自的独特魅力。
思想内涵
国际影展进行了改革,如今各方的反响不同,但我赞同这种改革。国际影展应该与其他有所区别,让纯粹的艺术摄影有更多流派,让当代的沙龙摄影有更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很有必要的。
只分成黑白和彩色,也就意味着所有作品不受题材的限制,可以尽情地表现,可以天马行空地对作品进行再创作。我想,改革的重点是,题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作品表现出的思想内涵。好的艺术类作品应该有视觉冲击力、表现到位,摄影风格、题材要新颖,要有摄影师的个人风格和个性表达。优秀的艺术摄影一定是内容和形式都十分出色的照片。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那些让人有想象空间的作品,有思想性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这些作品能够让人看到拍摄者要说明什么。以前,评委在艺术类作品的评选中也为一些照片争执过,比如关于主旋律的作品。我想,主旋律是个很广义的概念,不仅有政治的概念,还有人类的和谐、社会的进步,从这个意义来看,想必广大摄影人也会拓展自己的摄影思路。
兼容和谐
根据过往两次评选的经验,我发现那会儿很多参评者对自己作品应该放在哪一类比较茫然。在摄影的发展已经普及到整个社会每一个阶层和每一个角落,摄影的多元化已经达到难以分门别类的地步。加上数码技术的发展,摄影的操作也可以有更多的发挥。所以,周详的分类很难做到,用整合的方式来评选摄影作品似乎也就有了它的道理。 摄影作品评选不像百米赛跑那样,跑得快不快就是决定胜负决定的标准。有人说,艺术所反映的是一个社会、一种文化、一个时代。当今的艺术不一定能够留存长远,而反过来说,像画家梵高的作品,在他生前基本上没有人承认它是艺术而加以收藏。作为“视觉的语言”,摄影的表达也有它的文化含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摄影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也应该有所不同。一些摄影评选,已经不再设置名次,而只是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作品不分等级地选择出来。 在摄影多元化的今天,在相对分类的情况下分组进行评选,这种整合的做法更能发挥社会的兼容与和谐。
现实近点
以前,国际影展是没有分类的,后来照片多了,就分成了彩色和黑白两类,再后来,参评的照片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许多分类,如今又整合到了一起。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国际影展的含金量更高了。
我记得有一届国际影展的评选,所有的评委把照片海选完之后,还要到落选的照片中再复查,从中挑选出觉得不错的照片。我记得那一次,我从落选照片中选出来一幅藏族喇嘛的照片,后来没想到的是,这幅照片在后面的评选中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还获得了金牌。我想跟广大摄影师说的是,评委眼中内容和形式都好的照片,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所以摄影师首先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的作品。评委们在一起,肯定会有所争执,就像有一次摄影大展中,评委们就对《太阳与人》这幅照片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评选是少数服从多数。如今要再说这照片到底好不好,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评委有各自的审美观,所以导致一些摄影师研究评委的喜好,也有的摄影师怀疑评选过程中有什么猫腻,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就我的经历来说,还是很公平、公正的。
艺术类作品评选,意味着摄影师可以随意地调整照片,甚至是剪切、拼贴,我并不赞同这样,既然是摄影,就要和光与影有关系,我不提倡把色彩搞得很夸张,色彩还是要尽量真实地还原,不要太借助科技的手段。不要离开了摄影最基本的东西。我的观点还是比较传统,总之,离现实更近一点儿,我相信,好的作品一定是从内容到形式都很优秀的,健康向上的作品。
要有特色
以我国的影像分类形态举办国际性影展,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即分类方法上是否通用国际语言。有时候就题材分类会使国外参评者迷惑,让他们没有准确的认识。有些国外摄影师会问我报道类和纪实类的区别,因为国外没有严格的分类。也有一些参评者没有准确判定把握不清自己作品的门类归属,投稿照片与规则要求不相符,由这个原因造成的照片出局就很可惜。因此,能否了解国际语言、制定国际化分类方法很重要。这一届国际影展在类别设置上一改前几届按题材分类的方式,分为彩色类和黑白类,这样的分类方式就摄影说摄影,就摄影语言方式说摄影,更加和国际接轨了。
这届国际影展对后期制作的照片不再另行分类,将其融合在黑白和彩色两大类之中,这是一个信号,即国际影展更加包容了,让摄影语言更加公众化,做出自己的特色,吸引更多人参与。
艺术类照片,摄影语言运用得是否纯粹、到位,能否鲜明反映摄影语言的本质,是否有自己鲜明的特质,是赢得评委眼球的关键因素。第十一届国际影展评选现场,国际评委们对后来获得社会生活和民众风情类金奖的《两个罗马尼亚工人》(意大利摄影家玛塞罗·玛特拉西作品)归为哪个类别产生了分歧,但在分歧之下,评委对照片摄影语言运用的肯定是一致的,求同存异,这张照片获得了金奖。
欣赏艺术
各种艺术门类除了要受到共同的艺术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外,还有各自的特点和内部规律。这是由于各类艺术塑造形象的素材和手段不同,构成形象特点也不同。所以欣赏各类艺术的规律也就不同。由于摄影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有其不同的艺术特征,从而决定了摄影艺术的规律,摄影艺术欣赏的要素为:基本造型因素;技术技巧;艺术表现方法;主题思想等四个方面。 文学用语言塑造形象、音乐用声响表现形象,而摄影艺术则通过色彩、影调等来塑造形象。因此,欣赏摄影艺术,首先要从构图、用光影调、色彩等基本造型因素入手,因为这些造型因素能被欣赏者直接感知,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它们是构成画面形象的基础,也是欣赏的基础,同时是欣赏者进一步感受和认识摄影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前提。
其次,摄影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每一幅照片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技术技巧的运用。摄影技术技巧是通过不同画面效果体现出来的,它不能被欣赏者直接感知,需要具备一定的摄影知识才能感知,所以就这一点来看,它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比如拍摄跨栏运动采用平行追随的拍摄技巧,是画面出现主体清晰背景模糊,动感强烈的画面效果。如果你具备一定的摄影知识,一看便知照片是运用了追随法,接着会对此法是否用得好否进行推敲,进而想到此法是否有利于主体思想得突出等等,从而向更深层次去感受和认识。反之,如果你并不具备摄影知识,看到照片时,只会仅仅感知到它虚实相间的动感效果,甚至可能误认为是一张拍坏了的照片呢。因此,具备一定的摄影知识是摄影艺术欣赏的重要条件,同时,摄影技术技巧也是欣赏艺术照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包括最佳瞬间、气氛、神态的抓取,和角度、质感、线条、动感的表现等等。
第三,艺术表现方法也是欣赏艺术照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包括创作方法和艺术手段两个方面,两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创作方法是摄影家创作时所遵循的反映现实生活塑造形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它由作者的艺术观所决定。艺术观是指作者受一定的世界观的影响,对艺术美的总的看法,即从事创作的指导思想,它与个人所接受的艺术传统及个人的艺术修养有关。不同的艺术观就有不同的创作方法,因而就有不同风格的照片,如画意摄影、写实摄影等。艺术手法是摄影家在一定的艺术观指导下,在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而运用的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如夸张与对比、简洁与含蓄、寓意与象征等,摄影的艺术手法往往需要具体的摄影技巧又不等于艺术手法。摄影的艺术手法在欣赏中也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它往往借助于欣赏者的想象和联想等心理活动,来达到艺术感染的目的。
第四,任何摄影艺术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题思想是摄影作品内容的集中体现,所以它是欣赏艺术照片的重要因素之一。摄影艺术的内容,指的是艺术照片中画面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象,以及它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它贯穿于从构思到完成作品后起标题的全过程,包括对生活的观察和题材的选择,情节的抓取和细节的刻画,主题的确立和意境的深化,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的追求,以及刻意创新等方面。一般来说,社会生活为题材的摄影作品,其主题思想较明显;自然景观为题材的摄影作品,则主题思想不明显。但是,艺术手法本身有鲜明和含蓄之分,一些风光、静物及形式感较强的作品,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作者艺术观的体现,它所具有的意境是靠欣赏者审美经验和审美感情来体验的。
如果说以上所述前三点主要是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那么第四点就是摄影艺术的内容了。这四个要素是互相联系、彼此渗透的,从不同的方面为欣赏者展现了艺术照片的内涵。
突出主体
摄影构图中用以突出主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主体居于画面的中心。由于人物和物体处于长方形画面的中心部位,整个照片具有一种特殊的稳定性。苏联摄影家A·德科将摄影实践中一般采用的突出主体的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种:
1.把主要表现对象拍成特写或接近于特写的中景,这就要求从近距离拍摄,画面范围只是一个小空间;
2.将主体配置在前景中,这样画面就可以包含足够大的空间,成为一张全景照片;
3.使主体与背景在影调或色调上有适当的差异,或形成鲜明的对比;
4.用光线强调构图中的主要部分,使之显得亮度最高;
5 . 对主体进行精确聚焦,使次要部分或背景失去清晰度;
6.使画面中的主线向涵义中心集结,并用光斑加以强调,这种方法多用于表现内景;
7.把主体设置在画面中心或靠近中心的部位。如果近处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东西,观众首先就会注意到主体;
8.用拍摄角度来着重强调主体。但须注意,不应用极度的俯角或仰角。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5 08:00
目录
概述
摄影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