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从讨论艺术市场的理论研究现状以及中西方艺术市场的历史积淀开始的。在研究中西方古代艺术市场史时提出了寄生性艺术市场、雇佣性艺术市场、自由性艺术市场的三分法,证实了艺术市场的实践古已有之,而艺术市场理论的缺乏有其历史传统。本书提出艺术价值在当下的背景下正遭遇六大转变:表现方式由审美转变为审美与审丑;性质特征由非功利转变为非功利与功利;功能效用由满足需求转变为制造失落、扩大失落、激活需求和满足需求;中心主体(价值控制者)由艺术家为中心转变为艺术家、消费者、艺术商共同为中心;艺术本体以重内容转变为重内容和重形式;施与客体(消费者)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被动接受和主动参与。
艺术价值裂变的结果导致艺术品价格出现三种状态:真实价格、虚浮价格和不足价格。本书将艺术市场分成三大部类:
艺术生产、艺术流通和
艺术消费,并以美术市场、音像市场和文学市场为例提出了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本书认为艺术衍生市场的繁荣源自当下时代艺术消费者对“多维体验”无比渴求的内因。当然,艺术衍生市场不仅仅构筑了当今艺术消费的“社会性多维消费圈”,也带来了艺术市场上产销共赢的大同盛况。面对艺术市场上存在的现实问题,本书最后有针对性地对艺术市场管理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从三个层级对艺术市场管理进行了勾勒。
成乔明(1976.7—),又名成桥铭,江苏
泰兴人,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教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出版的专著有《
艺术产业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概论》(合著)、《艺术市场学论纲》,至2011年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参与过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本书是一部从理论上深入探讨和研究艺术市场表象、幕后事件的作品,着重点在于揭示这些表象、幕后事件的内在规律、发生原因和本质原理。这是一部深刻剖析艺术市场的创作,具有学术上填补空白、学理上引领方向的重要意义。本书首次构建了艺术市场学的论纲性体系,分六部分进行论述,每一部分都从深刻而独到的视角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解答。本书中艺术市场发展史、艺术价值与艺术品价格的关系、生态型艺术市场的构建、艺术市场的劣根性问题、
艺术衍生市场繁荣的深层动因、艺术市场管理的社会体系建构都是开创先河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本书是艺术市场实践者、艺术企业老板、政府文化管理者、艺术市场研究专家、艺术学习者重要的参考书和指导书。
1、本书运用
仿生学原理从生命的出生、生命的成长过程、生命中的困惑、生命的完善构建了艺术市场学的论纲性体系。生命的出生指“艺术市场学的产生”,生命的成长过程指“艺术价值和艺术品价格”、“艺术市场的结构形态”、“
艺术衍生市场”,生命中的困惑指“艺术市场存在的问题”,生命的完善指“艺术市场管理”。
2、中西方古代的艺术市场史可以分三大阶段来进行研究,这样就可以大致把握到古代艺术市场史的主命脉:那就是寄生性艺术市场、雇佣性艺术市场、自由性艺术市场的三阶段发展模式。
3、艺术价值在当今阶段正在经历表现方式、功利特征、功能效用、创作主体、艺术本体、接受主体六大方面的裂变,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价值被分裂为了核心价值和附加价值,在这样一种价值体系下生发出虚浮价格、实在价格、不足价格的艺术品价格体系就不足为奇了。附加价值虽会导致不合理价格,但其本身又是合理价值,这种悖论的顺应性解决远比创造出艺术品价格公式更为重要、更有意义。
4、艺术市场的结构形态具有一般市场的结构形态,但
生态型艺术市场才是艺术市场的健康存在。生态林的生产系、生态眼的流通系、生态蝶的消费系构成了生态型艺术市场的全貌。
5、美术市场上存在三大弊病:赝品横行、脑体倒垂、投机泛滥。音像市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盗版盛行,而盗版商的追名求利其实并不是罪魁祸首,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表演艺术无赝品的天性。文学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这种消解理性意识、磨平精神景深、摧毁想象空间的趋势正是文学读图时代追求
视觉快感的沉重代价。
6、艺术衍生市场无比繁荣的根本原因在于艺术商品具有反传统经济学中效用无差异性和边际替代的特性,从而引发了人类“多维体验”的完胜。艺术商品效用累加的差异性和同向发展的边际替代效应促生了艺术市场上的“多维体验圈”,一种“全位体验”渴望的发展同时也是人类对信息时代、
后工业时代、科技时代自然的生心理反应。艺术衍生市场的身心共赢范式亦是对快节奏生活、成本节约意识、生态发展理念的完型顺应。
7、艺术市场的
行政管理、艺术市场的
行业管理、艺术市场的
企业管理构建的三层级立体化管理体系是纠偏艺术市场原生性劣根的可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