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媒介又称艺术材料,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用于艺术表现的物质手段,即用来表现
艺术构思的物质材料。艺术媒介是艺术家
审美创造活动的产物,是传达
审美信息的物质载体。
艺术传达的完成要靠艺术媒介来实现,艺术媒介在整个艺术实践活动系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中介作用。
因而,没有艺术媒介,也就没有
艺术作品的诞生,人类的一切
艺术活动也就成为空无。不同的艺术门类采用不同的艺术媒介,创作出不同形式的艺术体裁、品种或样式,其目的在于指事造形、穷情写物。如文学借助语言的媒介,描写生活,表情达意;绘画则以画布、颜料或纸、墨、炭等为物质材料;音乐以声音、节奏、旋律为物质材料;舞蹈以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等。艺术媒介还是沟通艺术家与欣赏者的纽带和桥梁。一般说来,在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一道相互隔阂的屏障,他们之间要想沟通交流,发生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实践活动的整体,就必须谋求一种能够
相互理解的中介物,这一中介物就是艺术媒介。因此,对一个艺术家来说,熟悉艺术媒介的性能并能熟练地运用它们自如地塑造艺术形象,是最起码的要求。
(边霞)指在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创作风格、
审美趣味基本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艺术集团或派别。
艺术流派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同艺术流派的出现及相互之间的竞赛和斗争。是推动艺术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条件。艺术流派的产生是艺术发展到
成熟阶段才出现的现象。形成艺术流派的
先决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艺术家队伍和较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一种艺术流派的形成与艺术思潮、
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艺术
表现手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艺术流派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有的成立组织,发表共同的艺术主张,有自己的刊物,如欧洲现代
表现主义绘画中的“
青骑士”派;有的只是彼此艺术见解、风格、倾向、爱好等大体相同,并没有什么组织,如西方现代戏剧中的“
荒诞派”;有的是在某一著名艺术家周围,有一群艺术家追随他,如中国
京剧中的“
梅派”;有的是同时或先后成名的一些艺术家,由于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相近,被当时或后人称为一个流派,如19世纪中叶东、北欧的
民族乐派等。我们党历来提倡不同艺术流派的自由竞争、互相竞赛、百花齐放、自由发展,共同推动社会主义艺术事业的昌盛繁荣。
指艺术
批评家在
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
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所作的
科学分析和评价。
艺术批评的对象包括一切艺术现象,诸如艺术作品、艺术运动、
艺术思潮、
艺术流派、艺术风格、艺术家的创作以及艺术批评本身等。其中心是艺术作品。艺术批评既可以指一种活动,也可以指这种活动的结果。艺术批评离不开艺术鉴赏,但二者有根本的区别。艺术鉴赏带有更多的感性活动的特点,艺术批评则是以理性活动为特征的科学分析、论断活动。艺术批评是艺术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艺术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开展正确的艺术批评,可以帮助艺术家总结
创作经验,提高创作水平;可以帮助艺术鉴赏者提高鉴赏能力,正确地鉴赏艺术作品;还可以使各种艺术思想、创作主张、艺术流派、艺术风格相互交流和争论。由于艺术批评者总是根据一定的世界观、
审美观和
艺术观对艺术现象作出分析和评价,因而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成分。艺术批评应尽可能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彻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艺术现象作出合乎实际、恰如其分的分析和阐释,以推动社会主义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指鉴赏者进行
艺术鉴赏活动的
主观条件。具体地说,指鉴赏者以综合的心理形式去感受、领悟艺术作品的内涵,形成一种与
艺术形象相应的
审美心理结构,从而把握艺术形象的
审美价值的能力。按照法国哲学家狄德罗的说法,所谓艺术
鉴赏能力,就是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
敏捷性,它表现在能使它美化的情况下,抓住真实和良好的东西,并迅速而强烈地为它所感动。艺术鉴赏能力,主要包括艺术感受能力、
艺术想象能力、艺术理解能力、艺术
判断能力等。只有关于艺术作品的某些知识,而没有艺术鉴赏能力,是不可能开展艺术鉴赏活动的。鉴赏主体艺术鉴赏能力的高低,则决定它在何种程度上鉴赏艺术作品,获得怎样的
审美感受和
审美享受。艺术鉴赏能力受鉴赏主体
先天素质的制约,但主要是在后天的艺术鉴赏实践中逐渐养成的。对于艺术鉴赏者来说,除了培养自己的艺术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外,尤其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自己的
艺术通感能力和共感能力,以及把握人类生命存在的深层意蕴的
意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