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的罗马,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励志故事。从蕞尔小邦,一直不断发展成地中海上的霸主。尽管屡屡遭受惨痛的失败,却不曾因此沉沦,反而愈战愈勇。公元前2世纪末,事关生死存亡的考验,便不期而至。属于日耳曼部族的
条顿人、安布罗尼斯人和辛布里人,南下入侵意大利。
罗马人自己则同北非的
努米底亚国王,爆发了朱古达战争。南北两地的战局都非常不利。
临危受命
盖乌斯·马略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23岁时第一次参军,在阿非利加征服者西庇阿麾下服役。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后,他先后出任保民官、法务官和西班牙的行省总督。凭借着毅力和刚正不阿赢得了许多声望。
公元前107年,马略作为执政官梅提拉斯的副将,返回北非参加了
朱古达战争。期间他不辞辛苦的与士兵同吃同住,赢得了士兵们的普遍爱戴。以至于士兵们纷纷写信回家,让家人投票给马略出任执政官。虽然梅提拉斯通过整顿军纪和军事,扭转了战争的局面,但罗马贵族的腐败已经让平民们失望透顶。加上士兵亲属的支持,马略以压倒性的优势成功当上了执政官。
马略出任执政后,一改以往的征兵模式,从贫穷的无产者中招募士兵。然后再以梅提拉斯的方式严格训练他们。数量和素质都大大提高的罗马军队,最终赢得了战争,解除了南方的威胁。由于过去的公民兵模式,已经让大量的中产在战争后沦为赤贫。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就非常必要。
但日耳曼人还在对意大利虎视眈眈。公元前104年,马略再度当选执政官,被委任对付北方的日耳曼人。幸运的是,
日耳曼人在取得
阿劳西奥战役的胜利后也没有乘胜南下。一行人掉头进入西班牙境内打秋风,打算在赚得盆满钵满后再回头对付“不堪一击”的罗马。马略因此得到了宝贵的时间。
由于此前在北非的成功,马略决定利用这段喘息时间好好磨练士兵。他首先是极为强势的要求士兵必须在行军中背负自己的行李和食物,然后开展长途跋涉训练。即便是在营地休整期间,也要以高频率锻炼他们的体力和使用武器的技巧。接着再以赏罚分明的严厉手段,让士兵们惯于遵守纪律。最后用公正无私和身先士卒的品质,得到士兵的敬重与认可。
战术上,马略在原有的中队和军团单位之间,设立了大队编制。以便庞大的军队拥有更为灵活的编组,应付更多突发情况。同时让原本武器并不统一的士兵,一律换装重标枪与短剑。这就让过去依靠长矛固守的第三线部队,也具备了更多灵活包抄的能力。
经历了这一番调教,麾下的士兵们习惯了毫无怨言地进行着繁重的工作,因而获得了略带调侃的称号“马略的骡子”。马略也准备将带着这群“骡子”,去对抗凶猛的日耳曼“野兽”。
战端再起
公元前102年,日耳曼人决定杀回意大利。第四次担任执政官的
马略,在得到敌人入侵的消息后,率领军队穿过阿尔卑斯山向西南行进。全军抵达位于当代法国南部的
隆河入海口,并在河边扎下营寨,意图在此地阻击日耳曼人。面对号称12万大军的对手,他的可用之兵仅仅是20000军团士兵与数量相当的同盟军。
大军一驻扎下来,首先就要解决给养供应问题。利用海河的水上运输效率最高,让河口成为了最理想的扎营地点。但隆河入海口因为长期的淤泥堵塞,已经难以通行。于是马略安排军队挖掘新的河道,将水引离淤泥堆积的地方,连接到附近的希腊城市马赛。这样就解决了供应问题,保障了军队长期固守的物质基础。
与守株待兔的马略不同,日耳曼人选择兵分两路出击。辛布里人绕到意大利东北部的诺里亚地区,准备通过山道进攻马略的同僚卡图拉斯。条顿人和安布罗尼斯人则经过地中海沿岸抵达了意大利西北部的利古里亚地区,从背后向马略进军。急于虐菜的他们,顾不得沿途劫掠,全速行军至马略军所在的平原地带。
由于人数众多,日耳曼人很快就占据了平原的大部分地方,并在安营扎寨后向罗马军队发出了求战信号。这种野蛮习气,让很多罗马人惴惴不安。马略也吸取了其他将领战败的教训,让士兵们轮流在工事上驻守,没有命令坚决不得出战。希望以此来熟悉日耳曼人的习性和作战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对峙,对方看罗马人坚守不出,便肆意妄为的在周围大肆劫掠。罗马士兵则在熟悉对手后也摆脱了恐惧,敌人的嚣张气焰更增加了他们的战意。此消彼长之间,态势悄然发生了变化。条顿人觉得罗马军队胆小如鼠,壮起胆来进攻罗马军营。这番大胆的举动,迎来的是箭雨和标枪齐射的迎头痛击。
结果条顿人损失惨重,只能选择放弃这块难啃的骨头。他们收拾行李从马略军队的营寨边通过,向着意大利的方向前进。由于双方距离较近,心高气傲的日耳曼人还出言不逊。问罗马士兵有没有什么口信,要他们带给罗马人的妻子。这样的言行,无疑让马略的士兵们更加坚定了战斗决心。
在走了足足6天之后,庞大的日耳曼队伍终于全部通过了罗马人的设防区域。马略得知情况后,立刻下令拔营尾随。由于罗马人的行军队列严整,在停顿休息时也会修筑宿营工事,因此日耳曼人没有回头杀过去。队伍继续前进,在离阿尔卑斯山很近的色克蒂留斯温泉休整。不久,马略也率军尾随而至,扎下营来准备作战。
温泉边的初战
马略将营地选在一处地势较高的山坡上,这虽然利于防守和进攻,但取得饮水却显得困难无比。但马略的“骡子”却不是随意强征来的军事奴隶。善于忍受艰苦的他们,没有被摧毁战斗意志。统帅一连串提升士气的作为,更让他们渴望痛饮敌人的鲜血。
就在罗马人摩拳擦掌之际,日耳曼人却在尽情的享受温泉泡澡和掠夺来的美酒。沉浸其中的他们,全然不知罗马人正如饿狼般盯着自己。
终于,罗马军营里的仆从忍不住了。他们饥渴难耐,决心前往水源取水。担心失去仆从又渴望杀敌的士兵,稍后也便发组织起来,提着水罐和武器装备杀向日耳曼人。突然的袭击让条顿人猝不及防,一个个倒毙在温泉之中。
震天的杀声也引起了安布罗尼斯人(
阿姆布昂人)的注意。他们是这批日耳曼人中最为黩武好战的部族。罗马人的主动出击让这些人兴奋无比,仗着自己酒足饭饱后的士气高昂,纷纷抄起家伙杀过来。一大波人呼喊着口号,以规律的步伐赶往救援盟友。但安布罗尼斯人很快便遇到了迎头痛击。
罗马军中的
利古里亚辅助部队,因为前不久家乡被蹂躏而率先向敌人发动反击。双方以怒吼相互回应,使出吃奶的力气进行短兵相接。罗马人紧随其后,在高处向对手发动冲锋。居高临下的冲击,逼得安布罗尼斯人节节后撤,并演变成了溃败。由于河流分割了安布罗尼斯人的阵型,因此溃败的后果极为严重。他们无法互相支援重组,只能在敌人的攻势下推搡着落到水里。
鲜血染红了河流,却没有浇灭罗马人的怒火。他们一路追杀,将残存的安布罗尼斯人都赶到了营地。在日耳曼人的营地周围,随军妇女们将车辆围成圆阵,手持武器当上了督战队。她们逼迫逃回的男人们返身回击,甚至有人不过瘾还亲自上阵。但这番勇气仍挡不住罗马人的怒火,他们一直屠杀到夜幕降临才鸣金收兵。
在这次遭遇战中,日耳曼人损失惨重,哀嚎声遍布河岸与山间。但马略并未因此懈怠,他清楚还有数万日耳曼人可以继续作战。所以罗马人放弃了庆祝,安排人手去轮岗监视营地,等待着继续作战。
再决胜负
日耳曼人休整了一天两夜,才勉强把四散奔逃的部队重新组织起来。期间马略一直注视着敌人的动向和战场的地形。他发现敌人的背后有一处草木丛生的斜坡和山谷。那里森林茂密,极容易埋下伏兵。敌人因为忙于重整,并没有良好的侦查。于是他安排部将马塞拉斯率领3000名军团士兵前往那里埋伏。命令他们到开战时出击,然后他让其余部队轮流休息备战。
次日拂晓,马略将部队带出营地列好阵势,同时派出骑兵前往两军中间的平原挑衅。条顿人在温泉被修理了一顿后,非常渴望雪耻。于是他们顾不得罗马军队已经占据地理优势,径直冲上了山坡。安布罗尼斯人见状也紧紧跟随着盟友。
虽说这样是有勇无谋的蛮干,但条顿人的狂暴冲锋仍然不容小觑。马略将军团里的军团将校分配到战线各处,传达指令,要求士兵坚守岗位,等敌人到较近时再用标枪齐射。然后依靠密集的方阵,将他们推下山坡。
事实证明马略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条顿人的狂暴冲锋,因为仰攻而逐渐失去了威力。陡峭的地面又使得他们难以站稳脚跟,无法组成盾牌阵来抵挡标枪的射击。于是在罗马人的齐射下,日耳曼人的阵型大乱。很多人要么在盾牌上挂着沉重的标枪,难以行动。要么被直接击杀。
几轮标枪洗礼之后,日耳曼人终于零零散散的撞上了罗马军的铜墙铁壁。迎接他们的将是盾牌沉重的敲击和灵活的短剑刺杀。虽然日耳曼大都人高马大,但在这样的情势下也只能沦为刀下鱼肉。很快,条顿人便溃不成军,占据高地的罗马人成功将他们逼下山丘。
虽说罗马人取得了战斗,但战役仍未结束。安布罗尼斯人不愧是日耳曼人中骁勇善战的一族,在这样劣势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组织,退到了平地准备继续抵抗。这时,他们的后方传来了骚动。原来是埋伏的马塞拉斯,带着部队杀了出来。他在山谷里埋伏许久,根据经验等到搏杀的声响已然震天动地时,才打出最后的王牌。
这一突然袭击,打得安布罗尼斯人惊慌失措。他们面对两面夹击失去了信心。当马塞拉斯的部队呼喊着推进时,敌人的阵线也随之土崩瓦解。昔日勇猛无比的日耳曼人,此时只能仓皇败逃,丝毫没了作为征服者的勇气。战斗持续了没多久便宣告结束,罗马人号称杀死和俘虏了超过10万人,夺取了大量物资。
结语
胜利过后,
马略还特意挑出了精美的战利品进行凯旋式。再将一部分战利品点燃献祭。他的“骡子”们也在胜利的喜悦中向统帅致以崇高敬意。在这一片欢乐的气氛中,一群骑士疾驰而来,传来了马略第五次担任执政官的消息。
色克蒂留斯温泉之战的胜利,非常振奋人心。之前的连续失败,让已经开始崛起的罗马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威胁。马略赢得的大胜,无疑给了所有罗马人一针强心剂。他的军事改革也开始为日后的进一步扩展,奠定了基础。
不难看出,马略治军策略的成功。虽然短短的几年时间,还无法让罗马军的装备乃至战术做大幅改进。但随着坚毅、纪律与热忱深入士兵的心中,整个罗马社会氛围的变化,已在所难免。
马略军改的副作用,很快将会迫使罗马在一系列内战与外战中,经历更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