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形藻属是硅藻门种类最多的一个属,有1850种,中国有100多种,如直舟形藻。细胞单独生活,也有少数群居于自己分泌的胶质管内。各种水域中均有。本属最早发现于
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其古老种类中尚有两个种,一直生活到现在。
植物体为单细胞。浮游,壳面线形、
披针形、菱形、椭圆形。两侧对称.末端钝圆、近头状或喙状;中轴区狭窄、线形或披针形,壳缝线形.具中央节和极节.中央节圆形或椭圆形,壳缝两侧具点纹组成的横线纹.或布纹、肋纹、窝孔纹,一般壳面中间部分的线纹数比两端的线纹数略为稀疏:带面长方形.平滑,无间生带,无真的隔片;色素体片状或带状.多为2个,罕为1个、4个、8个。
淡水、海水、半咸水均有分布。本属大部分是淡水生和底栖物种。其中
扁圆舟形藻(N. placentula)常与其他硅藻混生在淡水中。雪生舟形藻(N.ruvalis)在山区河流或半咸水中特别多,积雪中也可生长,其他的,如
长圆舟形藻(N.oblonga)、凸出舟形藻(N.protracta)、
简单舟形藻(N.simlex)、圆形舟形藻(N.placenta)、
尖头舟形藻(N. cuspidata)、最小舟形藻(N.minima)、
双球舟形藻(N.amphibola)、双头舟形藻(N.amphibola)、双结舟形藻(N. binodis)、
杆状舟形藻(N.bacillum)、
放射舟形藻(N.radiosa)、
系带舟形藻(N.cincta)等均为普生性淡水种类。微绿舟形藻(N.viridula)则生长在微碱性的淡水中。
海洋底栖硅藻是鲍、
刺参等名贵水产动物苗种的重要饵料,其中舟形藻就是一种常用作贝类养殖的
单胞藻类。舟形藻脂肪含量高,脂肪酸种类丰富。GC-MS分析结果表明,该藻富含多种
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该藻株在生长过程中能分泌具有多种
生物活性的硫酸化多糖,因此舟形藻不仅是水产动物理想的开口饵料,还是一种具有潜在药学价值的海洋生物。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硅藻因细胞内较高的脂肪含量引起了广大科学家的注意,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实现产业化生产油脂的藻种之一。随着世界人口增加和工业化进程加剧带来的化石燃料需求的刚性增长以及“温室效应”等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恶化,该藻作为一个潜力富油微藻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舟形藻属的藻类可作为指示生物,贫营养型溯沼多数是舟形藻属、羽纹藻属的种数占优势。中营养型湖沼多数是舟形藻属占首位。富营养型第一位是舟形藻属,第二位是菱形藻。在腐植营养型湖沼,短缝藻属和羽纹藻属的种数最多。酸性营养湖沼的种类数和个体数比较少,主要是
菱形藻属、羽纹藻属、异极藻属的种类和变种。到pH3以下的强酸性,硅藻种数则相当少,然而羽纹藻属的种类数并没减少。而且,与酸性弱的水体相比,其个体数还有增加。在泉水中舟形藻属最多,其次是曲壳藻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