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唇形科大青属
灌木,
植株有臭味;花序轴、叶柄密被褐色、黄褐色或紫色脱落性的柔毛;小枝近圆形,皮孔显著;叶片纸质,宽卵形或卵形;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密集;花冠淡红色、红色或紫红色;核果近球形,成熟时蓝黑色。花果期5~11月。植株有臭味,远望似牡丹,故名臭牡丹。
植物学史
植株有臭味,远望似牡丹,故名臭牡丹。
形态特征
臭牡丹,唇形科大青属灌木,高1-2米,植株有
臭味;花序轴、
叶柄密被褐色、黄褐色或紫色脱落性的柔毛;小枝近圆形,皮孔显著。叶对生,叶片纸质,宽卵形或卵形,长8-20厘米,宽5-1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截形或心形,边缘具粗或细锯齿,
侧脉4-6对,表面散生短柔毛,背面疏生短柔毛和散生腺点或无毛,基部脉腋有数个盘状腺体;叶柄长4-17厘米。
房状
聚伞花序顶生,密集;苞片叶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3厘米,早落或花时不落,早落后在花序梗上残留凸起的痕迹,小苞片披针形,长约1.8厘米;花萼钟状,长2-6毫米,被短柔毛及少数盘状腺体,
萼齿三角形或狭三角形,长1-3毫米;花冠淡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花冠管长2-3厘米,裂片倒卵形,长5-8毫米;雄蕊及花柱均突出花冠外;
花柱短于、等于或稍长于雄蕊;柱头2裂,子房4室。核果近球形,径0.6-1.2厘米,成熟时蓝黑色。花果期5-11月。
近种区别
产地生境
臭牡丹原产于中国华北、西北、西南以及江南地区,分布于中国
华北、西北、西南以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福建。
印度北部、越南、马来西亚也有分布。生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山坡、林缘、沟谷、路旁、灌丛润湿处。
生长习性
臭牡丹适应性较强,喜光照、耐半阴,喜欢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湿、耐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以肥沃疏松的夹沙土栽培较好,即使在轻度至中度的盐碱地中也可生长,在堆积过生活垃圾或堆积物较多的地方,生长表现也特别良好。
主要变种
大萼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 var. megacalyx C. Y. Wu ex S. L. Chen)与臭牡丹主要区别为,花序稍疏展,花萼特大,长约1厘米,萼齿三角形,长约3毫米。分布于中国四川。生长在海拔1050米的山坡林缘。模式标本采自重庆南川。
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种子成熟后可随采随播,也可把成熟的果实采下阴干,留到第二年春季播种。播种常在苗床上进行,苗床宽1.0-1.2米,高20-30厘米,长度自行设定。
常用菜圆土、有机堆肥和
土杂肥在加少量沙子混合均匀作基质。条播行30-35厘米,沟深5-8厘米,种距10-12厘米,覆土2-3厘米,浇足水。用量少时可盆播,盆径20-25厘米,每盆种3-5粒,播后浇足水,放在阳光充处,只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30-40天即可出苗。
栽培技术
臭牡丹可以盆栽,也可以地栽。
盆栽用菜园土加适量土杂肥作基质。盆径15-20厘米的,每盆定植1株,盆钵大时,每盆可栽2-3株,带土团更易成活。地栽要根据栽培目的灵活决定。用于观赏的,可根据花坛形态和需要移栽定植。
如欲生产药材,栽培土地不仅要大些,还要全耕,然后开厢移栽定植,厢宽1.5-1.8米,开厢时要理好排水沟,以挖窝定植为主,行窝距30-40厘米,每窝栽1-2株。填土时要把苗扶正,栽后浇足
定根水。如天旱,要经常浇水,并保持土壤湿润,第一、二年内每年中耕除草2-3次,一般在初夏、初秋杂草生长旺盛时和冬季落叶后进行。
追肥多在中耕除草后施人,夏秋季追施有机粪肥,冬季施土杂肥。只要植株生长旺盛,小苗满厢后,田间就不必进行相关管理了。
病虫防治
病害:常有
锈病和
灰霉病危害,用50%苯灵菌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洒灰霉病植株,用20%
萎锈灵乳油400倍液防治锈病植株。
虫害:虫害有
叶甲和
刺蛾危害,可用2.5%敌杀死3000倍液喷杀。
主要价值
观赏:臭牡丹花色艳丽,花期长,有观赏价值。
园林:臭牡丹叶大色绿,花序稠密鲜艳,花期较长,既适合在园林和庭院中种植,也可作地被植物及绿篱栽培,花枝可用来插花。
药用:臭牡丹以茎、叶和根入药。茎叶: 辛、微苦,性平。根:辛、苦,微温。茎叶:解毒消肿,祛风湿,降血压。根:行气健脾,祛风除湿,解毒消肿,降血压。可用于痈疽,疔疮,发背,
乳痈,痔疮,湿疹,丹毒,风湿痹痛,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