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
汉语词汇
自称,读作:zì chēng 是指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古代的自称有很多。例如: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专称“朕”、“孤”“寡人”等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的”“我们”“我们的啊”。
释义
1. [call oneself]∶自道姓名
2. [profess;claim to be]∶自吹;表白
如:他自称能预见未来。
例句
1、自己的称谓。
礼记·曲礼下》:“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
《后汉书·袁绍传》:“ 谭自称车骑将军,出军黎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齐于是彊,自称为王,以令天下。”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九回:“几曾见出家人自称洒家?”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话说齐景公见晋不能伐楚,人心星散,代兴之谋俞急,乃纠合卫、郑,自称盟主。”
清·张潮《虞初新志·林四娘记》:“少选复出,则一国色丽人,云鬟靓妆袅袅婷婷而至,衣皆鲛绡雾縠,亦无缝缀之迹,香气飘扬,莫可名状,自称为林四娘。”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妄自尊大,在太祖面前自称老臣。
2、自己叫作,自己认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于是东方、枚皋哺糟啜醨,无所匡正,而诋嫚媟弄,故其自称为赋,廼亦俳也。”
3、自我称扬。
国语·周语中》:“君子不自称也,非以让也,恶其盖人也。”
4、称其职守。
汉书·田千秋传》:“然千秋为人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 颜师古 注:“言称其职也。”
词语辨析
古代的自称
古代的自称有很多,有以代词称的,如余、予、吾、我等等。还有以代词“之”、“其”来反称自己的,例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君将哀而生之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有时自称还用不定代词,如“某”,例如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某启,昨日蒙教”。有时在自己的姓后加“子”或直道自己的姓名,如欧阳修秋声赋》中有“欧阳子方夜读书”。
称呼自己
自称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僧”,道士自称“贫道”、一般人自称“鄙人”,“区区、小可、不才”等都是谦称,谦称都属于自称。
相关典故
古人为向他人表示敬意,常采用尊人和卑己的形式来自称。这种自称即第一人称,但不采用“吾”“余”“予”等人称代词,而是有一些习惯的说法。现例举如下: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9 08:25
目录
概述
释义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