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前月季
南宋杨万里诗作
《腊前月季》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月季花的季节特征;颔联重点描绘了月季花开放时的形态和色泽;颈联以桃李作比,透露出月季花的别有香味,以雪梅作比,又衬托着月季花的盎然英姿;尾联写诗人的独特感受,表露了诗人腊月前见月季的欣喜之情。全诗语言生动,新鲜活泼,且结构谨严,层层描绘,既有对月季花的精勾细摹,又有诗人的感情抒发,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有较好的艺术效果。
作品原文
腊前月季1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2。
一尖已剥胭脂笔3,四破犹包翡翠茸4。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5,忘却今晨是季冬6。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腊:指腊月,古代在农历十二月里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2.“此花”句:月季花月月开放,花期长达二百余天,故云。春风,喻和悦的神采,也表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
3.尖:月季花蓓蕾的顶端,此指月季花苞。剥:犹言绽开。胭脂笔:形容胭脂色的毛笔,是诗人为形容月季花蓓蕾初绽而作的比喻。
4.四破:形容月季花完全展开时的形态。翡翠茸:翡翠般的细茸。翡翠,一种绿色、兰绿色或白色中带绿色斑纹的玉石,这里是取其颜色形容花蕊。
5.新年:指早春。
6.季冬:冬季的第三个月,犹言深冬、隆冬。
白话译文
原只想花开后红艳不了几天,谁知月季花开了,丰姿婀娜,天天满脸春风。
一朵刚从含苞未放的花蕊中伸出,一朵已冲破绿色的花蒂,开出娇艳的花朵。
月季之芳香非但桃李所能媲美,而且她还和腊梅一起,抖擞精神,傲霜斗雪。
欣喜地把她折来,作春花观赏,忘却了今晨还是隆冬腊月。
创作背景
杨万里少时学诗于江西派,后跳出其圈子,尽毁初创之诗,别开生面,创立了“诚斋体”。采取“生擒活捉”法,从自然风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稍纵即逝的诗的形象和灵感,并用“活法”创作,敏捷地反映到字里行间,这首《腊前月季》就是一例,为诗人冬日咏月季而作。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红苞逐月,四时长春,这是中国月季的最大特色。杨万里这首七言律诗盛赞月季花期长,以及香超桃李,同梅斗雪的香气和神韵。
此诗的标题是咏腊前月季,时候已是冬天,所以杨万里在诗里紧紧地抓住这两点来写。首联指出““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起句很自然地入诗点题。第二句破题承起句“花无十日红”,本世人之常见,诗人加上“只道”二字,否定了世俗之见,出了新意,读来倍感新鲜。“无日不春风”是纲领,统领全诗诗人以满腔的热情,歌颂月季充满了青春的活力,生机勃勃,奋发有为。这二句概写,一句说百花,“花无十日红”,二句说月季,“无日不春风”。虽不是对月季的具体描绘,有些抽象,但并不难理解,且总领两句,已见月季特色。
颔联具体描绘。“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写月季花花蕾初绽的喜人情态。这句又同上句“无日不春风”相应。用胭脂笔”摹其含苞待放时的神情意志,一“剥”字表现月季绽开时顷刻间的动作,化静态的物象为动态美,又以“破”、“包”两词,状描花萼托蕊,傲然而开。见出诗人观察之细致,描写之逼真,堪称独步。
颈联写月季的浓香、风姿。“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超”字与“斗”字仍是承首联中的“春”字,进一步刻画了月季的雪压霜欺花更艳的高尚气质。诗人在这里特别赞美了月季傲霜斗雪的可贵品格。不仅写了月季的香,而且写了月季的风姿。
尾联是写诗人的独特感受。“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头句急转,提出新题,尾句作答即合,点明题旨,回应开头综观四时,月季“无日不春风”,即使在隆冬腊月,仍与梅花盛开雪圃“喜作”与“忘却”两词用得极妙,增添了诗句的活泼性,幽默性,诙谐性。
这首《腊前月季》,传为佳作。诗人为月季四季展浓艳,一年播芬芳,为人们生活增添乐趣的可贵品德所感,怀着深深的敬意,平平写来。对月季的爱悦,全部蕴含在浑融的诗歌意境中。玩索有味,体味有情。语言浅显,造境极佳,把月季写得神韵俱优。
名家点评
湖南诗词协会会长徐长绵:全诗像顺口而出,但又新鲜泼辣,耐人寻味。南宋初期,逐渐形成了以爱国名将刘锜、岳飞韩世忠等为代表的力主抗金,收复失地,重整河山的主战派和以宋高宗、秦桧为首的决意与金妥协,割地赔款,换取苟安的主和派。诗人赞美月季傲霜斗雪的品格,应是对抗金爱国将领的歌颂,也是对主和派屈膝投降的暗讽。(《花鸟诗词欣赏》)
上海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曹正文:月季花“花亘四时”,娇艳可爱,杨万里有一首七律写月季可谓传神:“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米舒文存》)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大学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0 02:50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