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器。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脚踏纺车开始出现。脚踏纺车是利用偏心轮在纺车制造上完成的一次改革。脚踏纺车的最早发明时间还有待查考,现在能见到的是公元四到五世纪我国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一幅画上的脚踏三锭纺车。其较早记载也可见于宋代刻本《列女传》的鲁寡陶婴团。图中有一女性正在使用一台三锭的脚踏纺车。元朝时期,关于脚踏纺车的记载更多。后来在公元1313年,王帧《农书》记载了两种纺车:木棉纺车专用于纺棉,而小纺车专用于加捻麻缕。证明了脚踏纺车从东晋以后一直都在使用。操作时,“左手握其棉筒不过二、三,绩于李继,牵引渐长。右手均拈,俱成紧缕,就绕继上”。徐光启《农政全书》也有类似的记载。
脚踏纺车中最常见的为三锭,张春华《沪城岁事伤歇》载:“以屈木之连属者锯之,下如二股,上如柱,统计约高二尺,竖二股于横木上,木长不及二尺。木两端之向内者,又横卧二股,长有二足余,股之尽处,以木之尽而较方者合属之。其往后端空之,举所谓纺车头者横贯其内,其形如半月,内外各一,相悬寸许。各有三节,安小管于上,以所谓锭子错缀管中。柱子下二股交合处,横固木长半尺许,木上卷轮,另有一木长四尺余,锐其一端,窍轮而受之。其一端于合属卧股之处,作齿承之,以两足旋运。先于锭上绕纱数尺,粘于条子,随轮飞动,绸绎而出,名纺纱。”
在纺绩麻、丝、棉等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了提高质量和产量,我国劳动人民是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创造的脚踏纺车和水力纺车,又进一步把我国的纺纱技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脚踏纺车是利用偏心轮在纺车制造上完成的一次改革。脚踏纺车的最早发明时间还有待查考,现能见到的是公元四世纪我国东晋著名画家
顾恺之(约345—406)一幅画上的脚踏三锭纺车。后来在元代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我国著名的农学家王祯在他所著的《农书》上也出现了三锭脚踏棉纺车和三锭、五锭脚踏麻纺车,证明了脚踏纺车从东晋以后一直都在使用。
纺车在棉纺织中应用最广,时间也比较长。在植棉和棉纺织中,我国少数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云南和海南岛的少数民族很早就积累了一套棉花的纺织加工技术,就纺车来看,既使用大竹轮的纺车,一般直径在六十一厘米,也采用小直径的竹轮纺车,直径三十到四十厘米,以适应棉纤维比丝麻短的纺纱需要。
宋末元初,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县乌泥镇)童养媳出身的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约1245—?),年轻的时候曾经流落到海南岛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向黎族姐妹学习了棉纺织技术,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左右回到故乡,和当地的织妇一起,在纺织生产的实践中,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并且总结了一套纺纱技术。同时她还革新了轧棉和弹棉工具,纺纱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迅速改变了当时松江地区的落后面貌。她又总结提高了织布中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使当时松江地区成为棉纺织中心之一,精美的“乌泥泾被”运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