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
汉语词语
脍炙,汉语词汇。拼音:kuài zhì 释义:脍,细切的鱼、肉等食材;“炙”是会意字,亦即是要用字的两个组成部分去体会它的意思。即明火烹饪,指烤肉。古代鲜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干肉则用火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可见古代脍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脍炙,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来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作“脍炙人口”。
释义
1.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 2.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人称赞。 3.犹宰割﹐处置。
出处
《孟子注疏》卷十四〈尽心章句下〉~262~:「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东汉·赵岐注:「孟子言脍炙虽美,人所同嗜。」
例句
1、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
《孟子·尽心下》:“ 公孙丑 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 孟子 曰:‘脍炙哉!’”
汉 枚乘 《七发》:“羞炰脍炙,以御宾客。”
杨万里 《病中屏肉味独茹菜羹饭甚美》诗:“云子香抄玉色鲜,菜羹新煮翠茸兼。人间脍炙无此味,天上酥酡恐尔甜。”
刘大櫆 《〈郑子山诗集〉序》:“一勺之水,可以知沧海之大;一臠之味,可以知脍炙之美。”
2、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人称赞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司马光 《司马温公诗话·寇莱公诗》:“﹝ 寇准 诗﹞为人脍炙。”
金 王若虚 《真定县令国公德政碑》:“公之迹足以耸动人之耳目,而脍炙其口者甚多,列而著之,非惟烦不可举,而且复害公之全,故独论其能得斯民之公心,与夫所至皆然者以见之,其亦足矣。”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文章正宗叙论》:“书信往来,虽不关大体,而其文卓然为世脍炙者,亦缀其末。”
清 褚人获《坚瓠九集·成语破》:“ 浙江 陈炜 字 本叔 ,时艺脍炙一时。”
王夫之 《姜斋诗话》卷三:“ 滕王阁 连甍市廛,名不称实;徒以 王勃 一序,脍炙今古。”参见“ 脍炙人口 ”。
3、任由宰割处置
明 李贽 《与刘肖川》:“尊翁兹转,甚当,但恐檀越远去,外护无依,不肖当为 武昌 鱼,任人脍炙矣。”
成语典故
孔子的弟子曾与曾参为两父子,曾死后,曾参为悼念父亲曾而不吃羊枣。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听说后,就问孟子脍炙和羊哪个好吃。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公孙丑问为什么曾子吃脍炙而不吃羊枣,孟子告诉他这是为了避讳而选择的结果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尽心下》,曾哲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春秋时,有父子两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哲爱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
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当然是脍炙好吃,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的了?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只戒吃羊枣呢?”
孟子回答说:“烩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烩炙,但却是曾哲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
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来人们从孟子所说的“脍炙,所同也”里引伸出“脍炙人口”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6 10:24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