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皮大头蛙(学名:Limnonectes fragilis)是叉舌蛙科、大头蛙属的
两栖动物,中国特有种。头长略大于头宽或几乎相等;吻端钝圆,吻棱不显;鼓膜不显;犁骨齿发达;舌后端有缺刻;下颌前端有一对齿状骨突,雄蛙较雌蛙发达。前臂及手长为体长的44%左右;指关节下瘤发达。后肢较粗短;趾间全蹼;内跗褶斜向跗中部;关节下瘤、掌突及蹠突均明显,无外蹠突。皮肤光滑,眼后至背侧中部各有一行或断或续的窄长疣。腹面皮肤光滑。生活时背面棕红色,上、下唇缘有黑斑;两眼间及四肢背面有黑色横斑;背中部有一个“W”形黑斑。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48毫米,雌蛙体长52毫米左右。头长略大于头宽或几乎相等,枕部左、右侧隆起;吻端钝圆,略超出于下唇;吻棱不显;鼻孔略近吻端;
鼓膜不显;犁骨齿发达,左、右各一列,向内后方倾斜;舌后端有缺刻;下颌前端有一对齿状骨突,雄蛙较雌蛙发达。
前臂及手长为体长的44%左右,指端球状;第一、第三指长于第二、第四指;第二、第三指侧缘膜明显;指关节下瘤发达,较大,掌突2个、扁平,内者略大。后肢较粗短,约为体长的1.5倍;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后角,左、右跟部不相遇;胫长不到体长之半;趾端球状;第五趾短于第三趾;趾间全蹼,第一、第五趾游离侧具缘膜;内跗褶斜向跗中部;关节下瘤、掌突及蹠突均明显,无外蹠突。
皮肤光滑,眼后至背侧中部各有一行或断或续的窄长疣;体侧、后背及四肢前面散有疣粒,在胫后外侧及时近端疣刺明显。腹面皮肤光滑。
生活时背面棕红色,上、下唇缘有黑斑;两眼间及四肢背面有黑色横斑,一般股背面3-4条,胫部内外侧各有3条短斑,在胫背面不相连,跗足背面黑斑多而不规则;背中部有一个“W”形黑斑,背部及体侧也有不规则的小黑斑,有的标本从吻至肛上方有一条或宽或窄的浅色脊线。腹面浅黄色,有的个体咽喉部及后肢腹面有细棕色点。液浸标本背面褐色,疣粒色较深,各部黑斑清晰。
雄蛙头长大于头宽;枕部隆起,下颌齿突发达;体背侧雄性线明显;无
声囊;无
婚垫。
剖视腹内成熟卵卵径2毫米左右,
动物极褐黑色,约占全卵的1/3,
植物极乳白色。
第32-35期蝌蚪全长平均43.8毫米,头体长13.8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217.0%。头体略扁,尾较长。生活时头体及尾肌背面棕红色,尾肌下部深草绿色,尾鳍浅草绿色;背面散有大小不等的黑褐斑;尾部有3-6条黑褐色横纹(下尾鳍前段无斑);小蝌蚪的横纹特别清晰。腹面浅黄略带绿。蝌蚪后肢长2毫米左右时,全长约为32毫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2倍。吻端宽圆,吻短,鼻孔位于吻眼之间,眼大;出水孔小,位于体左侧;肛管粗大,位于尾基部右侧;尾肌发达,尾鳍较低,上尾鳍前段显然低厚,尾末端钝尖。口小而唇缘甚宽;上唇无唇乳突,仅口角及下唇缘有乳突;下唇最宽,一般分为4-6个小叶,个别标本可分为8叶,下唇内侧有分散的副突,乳突及副突上均无色素;唇齿及角质颌均细弱;唇齿式为Ⅱ∶1+1/1+1∶Ⅰ;或Ⅰ∶1+1/1+1∶Ⅰ、Ⅱ/+1∶Ⅰ,上唇齿第一行在上唇边缘,第三行中断,间距极宽;下唇齿外侧一行较短。
近种区别
脆皮大头蛙外形与
版纳大头蛙(Limnonectes bannaensis)很相近。但版纳大头蛙指关节下瘤相对较小;雄蛙下颌前端2个齿状突极大,较脆皮大头蛙的长;有黑灰色婚垫;蝌蚪口部唇齿式为Ⅰ∶1+1/1+1∶Ⅱ或Ⅰ∶1+1/Ⅲ;下唇缘窄,不分叶,唇乳突在下唇中央中断而不连续。从地理分布看,脆皮大头蛙仅分布于中国海南岛;版纳大头蛙分布于中国云南和广西以及广东西部边缘。
生活习性
脆皮大头蛙生活在海拔290-900米的山区平缓的浅水流溪内,溪内多为大小卵石或石块,水质清澈,水的流量较小而浅,多在石块间流过,溪两岸有高大乔木或灌丛,该蛙多在石块间或石下活动,行动敏捷,跳跃力强,稍受惊扰,立即用后肢翻起浪花,随后钻入石下或石间。翻石后必须快速捕捉才能捉到,但因蛙体皮薄肉嫩骨骼易脆,捕捉时用力稍大,则导致皮破甚至骨折。
分布范围
脆皮大头蛙是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中国海南(琼中五指山、陵水吊罗山、白沙、僭州、乐东尖峰岭、三亚、东方、昌江及坝王岭)。
繁殖方式
剖视采于1964年4-6月的雌蛙标本,输卵管膨大或极膨大,卵巢内有不同发育时期的卵。采于8月的雌蛙、卵小、动物极尚无色素。根据在同一地区同时可以采到各期蝌蚪(包括变态蝌蚪至幼蛙)和卵巢内卵的发育很不一致的情况,推测该蛙的产卵季节颇长,可能在2-7月,一只雌蛙一年可能产卵多次。在成体同一环境或小水凼中,有各期蝌蚪和刚完成变态的幼蛙。蝌蚪底栖于石块下或石间,游泳力颇强,捕捉时多钻入水底泥沙或石缝中,数量较少。蝌蚪时足长2.5毫米时,趾蹼已很明显;前肢伸出时,全长38毫米,头体长13.7毫米,后肢长17.3毫米,此时唇缘开始萎缩,疣粒已出现;刚完成变态的幼蛙体长14.8毫米,后肢长20.6毫米,色斑、疣粒、蹼等均与成体同。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两栖类)——濒危(EN)。
列入《海南省省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濒危原因
由于脆皮大头蛙分布区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和过度捕捉,其种群数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