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大头蛙(学名:Limnonectes bannaensis)是叉舌蛙科、大头蛙属的
两栖动物。雄蛙头甚大而扁平,雌蛙头较小。雄蛙眼后角至头侧后端之距离,远较雌蛙的大;雄蛙眼后头上方左、右颞肌很明显,两肌之间几乎构成一条纵沟,雌蛙者不明显。雄蛙下颌前端2个齿状突极大,上颌相应部位有3个深的凹陷;雌蛙的凹陷均较小。前肢短;指细短;关节下瘤明显,掌突3个。后肢短而粗壮;趾间全蹼或近于满蹼;关节下瘤明显;内蹠突窄长,无外蹠突。背面皮肤较光滑,散有少许窄长疣或无;体侧和背后端有少量小圆疣。腹面皮肤光滑。生活时颜色变异较大,背面为黑灰色或深绿色或灰棕色,甚至有的成为红棕色。
动物学史
叶昌媛等(2007)经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标本后认为,中国云南和广西的大头蛙标本与
大头蛙(Limnonectes kuhlii Tschudi,1838)模式标本产地(爪哇)标本的形态和染色体性状均不相同。故将云南和广西等地原定名为大头蛙(Limnonectes kuhli)的标本改订为“新种”,即版纳大头蛙(Limnonectes bannaensis)。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75毫米左右(52毫米时,婚垫略显,近性成熟),雌蛙体长61毫米左右。雄蛙头甚大而扁平,长、宽几乎相等,头长接近体长之半,达体长的46.3%,故名为大头蛙;雌蛙头较小,其长仅为体长的38%左右;吻端钝圆,稍突出下唇;吻棱不显,颊部向外侧倾斜;鼻孔朝向上方,略近吻端;雄蛙眼后角至头侧后端之距离,远较雌蛙的大;雄蛙眼后头上方左、右颞肌很明显,两肌之间几乎构成一条纵沟,雌蛙者不明显;
鼓膜不显;舌小,后端缺刻深;犁骨齿长,成2斜行。雄蛙下颌前端2个齿状突极大,上颌相应部位有3个深的凹陷;雌蛙的凹陷均较小。
前肢短,前臂及手长为体长38.1%;指细短,指长顺序为3、1、4、2,第一、第三指略长于第二、第四指;指端球状,第二、第三指侧有厚缘膜;关节下瘤明显,掌突3个,扁平,中者较大。
后肢短而粗壮,约为体长的1.4倍;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口后角或接近口后角,左、右跟部不相遇,胫长不到体长之半;趾端圆球状;第三趾长于第五趾;第一趾端超过或远超过第二趾的近端关节下瘤;趾间全蹼或近于满蹼,第一、第五趾游离侧有发达的缘膜达蹠部,外侧蹠间蹼几乎达基部;关节下瘤明显;内蹠突窄长,无外蹠突。
背面皮肤较光滑,散有少许窄长疣或无;体侧和背后端有少量小圆疣,体小的个体背面疣粒较多,眼后至肩上方有一条细纵褶;一般在枕部有一条横肤沟;颞褶明显,上眼睑后半与肛部附近疣粒较多,胫部上方及上前方大小疣粒较多,时部外露部位小疣密集;有内跗褶。腹面皮肤光滑。
生活时颜色变异较大,背面为黑灰色或深绿色或灰棕色,甚至有的成为红棕色,一般在窄长疣粒上散有黑斑纹,少数标本有棕黄色脊线纹;眼间有镶浅色边的横纹;上、下唇缘有黑纵纹;体侧及胯部有黄色花斑;四肢上黑纹清晰;咽喉部及手、足腹面有许多棕色或黑棕色斑纹;腹面及股基部白色,有的个体胸腹部及股部腹面或多或少有褐色斑。液浸标本为棕褐色,背部深色斑纹隐约可见;颞褶下方有宽的浅色斜纹。
雄蛙体较长,头大;第一、第二指上有黑灰色
婚垫;下颌前部有2个强大的齿状骨突;无
声囊及雄性线。刚性成熟的雄蛙头小,下颌的齿状骨突不发达,随年龄的增长两性头部显现明显的差异。
1958年4月来自云南景洪勐养的卵,已发育到卵黄栓期(卵径3.2毫米)至尾芽期;剖视采于2月的雌蛙,卵径2毫米,在大卵之间有初发育的小卵,约0.3毫米。
第32-35期蝌蚪全长平均39毫米,头体长13毫米左右,后肢长3.8毫米左右。体背面黄棕色且有小黑点,尾部有排列不规则的横斑和小黑点;体扁平,
尾鳍低,中段较高,末端钝尖。口部小,唇齿式为Ⅰ∶1+1/1+1∶Ⅱ或Ⅰ∶1+1/Ⅲ,第二排上唇齿和最外排下唇齿很短,角质颌较强,下唇缘窄,不分叶,唇乳突在下唇中央中断而不连续。小蝌蚪尾肌上方有3-5条横斑,大者则不规则。
近种区别
版纳大头蛙外形与大头蛙(Limnonectes kuhlii)相近,但版纳大头蛙背面皮肤较光滑,具少数细肤棱,体后部有小圆疣;体背面呈浅褐色或灰褐色,肤棱上有黑纹;蝌蚪尾部具深色斑纹,但尾后半段不呈黑色;其染色体组型为2n=22(20m+2st)。而大头蛙背面粗糙,体背部、胫部和肛部周围满布圆形疣粒;体背面为黑大理石色或为黑色;蝌蚪尾部后半段为黑色;其染色体组型为2n=26,5对大染色体,8对小染色体,除第8对为亚端部着丝粒外,其余均为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粒。
生活习性
版纳大头蛙多栖于海拔320-1100米的山区,常在小溪沟缓流处石下或水凼边草丛中或浸水塘及其附近,如受惊扰,多跳入水内石下隐蔽。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老挝、越南、中国。
中国分布:云南(陇川、盈江、孟连、沧源、勐海、景洪、勐腊、屏边、河口、绿春)、广东(龙门、封开)、广西(龙州、玉林、桂平)。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主要在5月左右。4-5月可在小山溪中发现卵群,卵较大成堆状而不分散,有如葡萄状沉于水底或贴附于石下,卵动物极黑色,植物极乳白色;同时发现各期蝌蚪和幼蛙。该蛙一年可产卵多次。蝌蚪多在水的中层游动。新成蛙体长17毫米左右。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两栖类)——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