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骨为人体腰部的骨骼,共左右两块。幼年时,髋骨分为
髂骨,
坐骨和
耻骨以及
软骨连接。成年后,它们之间的软骨会骨化,成为一个整体,即髋骨。左髋骨、右髋骨、
骶骨、尾骨以及它们之间的骨连接一起构成骨盆。髋骨与
股骨构成
髋关节。髋骨是全身最大的不规则扁骨。
为不规则的
扁骨。上部扁阔,中部窄厚,有朝向下外的髋臼。16岁以前由
髂骨、坐骨及
耻骨以
软骨连结而组成,成年后软骨骨化,三骨在
髋臼处互相愈合。髋臼是髋骨外面中央的环形关节窝,由髂、坐、耻三骨的体构成,与
股骨头相关节,其底部中央粗糙,无
关节软骨附着,称为髋臼窝。窝的周围骨面光滑,附以关节软骨,叫做月状面。髋臼的前下部骨缘凹入,叫髋臼切迹。
髂骨ilium在三骨中最大,位于髋骨的后上部,分为髂骨体和髂骨翼两部。髂骨体位于髂骨的下部,参与构成
髋臼后上部。由体向上方伸出的扇形骨板叫髂骨翼,翼的内面凹陷名髂窝iliac fossa,为大骨盆的侧壁,窝的下方以弓状线与髂骨体分界。弓状线前端有一隆起名髂耻隆起,髂窝的后分粗糙,有一近横位的耳状面,与
骶骨的耳状面相关节。髂骨翼的上缘肥厚且呈弓形向上凸弯,叫髂嵴。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约平齐第4
腰椎棘突,是计数
椎骨的标志。翼的前缘弯曲向下,达于髋臼,生有上、下两个骨突,分别叫做髂前上棘和髂前下棘。翼的后缘也生有上、下两骨突,分别命名为髂后上棘和髂后下棘。髂后下棘下方有深陷的
坐骨大切迹greater sciatic notch,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约平第2骶椎。从髂前上棘向后约5-7厘米处,髂嵴较厚且向外突出,叫做髂(嵴)
结节tubercle iliac,是
骨髓穿刺常用的部位。
坐骨ischium位于髋骨的后下部,可分为坐骨体及坐骨支两部分。坐骨体构成
髋臼的后下部和小骨盆的侧壁。体组成髋臼的2/5,体的后缘有一向后伸出的三角形骨突,叫做坐骨棘ischial spine。坐骨棘与髂后下棘之间的骨缘呈弧形凹陷,叫做坐骨大切迹greater sciatic notch,坐骨棘下方的骨缘小缺口叫做坐骨小切迹lesser sciatic notch。由体向下延续为坐骨上支,继而转折向前内方,叫做坐骨下支,其前端与
耻骨下支相连。坐骨上、下支移行处的后部,骨面粗糙而肥厚,名坐骨结节ischial tuberosity,是坐位时体重的承受点,是坐骨最低部,在体表可以扪到。
耻骨pubis位于髋骨的前下部,可分为耻骨体及耻骨支两部分。耻骨体构成
髋臼的前下部和小骨盆的侧壁。由体向前下内方伸出的骨条叫做耻骨上支,继而以锐角转折向下外方叫做耻骨下支。耻骨上、下支移行处的内侧面为一卵圆形粗糙面,叫做
耻骨联合面symphysial surface,与对侧同名面之间以
纤维软骨连接,构成耻骨联合。耻骨联合面对于男性而言终生不可滑动,对于女性而言分娩时可以滑动.耻骨上支的上缘有一锐利的骨嵴,叫做耻骨梳pecten pubis,其后端起于髂耻隆起,前端终于耻骨结节。耻骨结节内侧的骨嵴称为耻骨嵴。由
坐骨和耻骨围成的孔,叫做闭孔obturator foramen,在活体闭孔有闭孔膜封闭。孔的上缘有浅沟叫做闭孔沟。
②经外穴名。《类经图翼》:“髋骨,在膝盖上,
梁丘旁外开一寸。主治两脚膝红肿痛,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脚丫风痛,举动不得。”可斜刺或直刺0.5-1寸。
艾炷灸3-4壮;或艾条灸5-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