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昌(1928年4月25日—2011年2月21日),浙江杭州人,弹性力学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技术顾问。
人物生平
1928年4月25日,胡海昌出生于浙江杭州。
1934年—1940年,先后就读于在新市镇、方岩镇、碧湖镇小学。
1941年—1943年,先后就读于碧湖镇、景宁县浙江省立临时联合初级中学。
1943年—1946年,先后就读于南田镇、杭州市浙江省立临时联合高级中学。
1946年,考入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
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
1956年—1965年,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固体力学研究室主任。
1964年7月,任中国科学研力学研究所第十二研究室主任。
1965年,调入中国科学院651设计院。
1968年,任职于国防科工委五院501部。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0年5月—1983年4月,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研究员。
1983年,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科技委主任。
1985年8月—1991年6月,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科技委名誉主任。
1991年6月—2011年2月,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
2011年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胡海昌主要从事固体力学、结构理论、结构振动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弹性力学广义变分原理;建立新型的边界积分方程,并完成多种边界积分方程的充分性证明;求证了横观各向同性以及球面各向同性体的一些重要解等。
截至2011年2月,胡海昌编著的论著有《多自由度结构固有振动理论》《变分学》《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及其应用》《各向异性板》《弹性柱体的扭转理论》《弹性薄板的小挠度平衡问题》 《弹性薄壁杆件静力学》等。
人才培养
胡海昌在北京大学力学系任教期间,讲授《弹性力学》《振动理论》《变分原理》等课程。
截至2011年2月,胡海昌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10名,如北京大学工学院原副院长
苏先樾等都是他的学生。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胡海昌出生在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小知识分子家庭。胡海昌的父亲胡葆良曾长期在教育厅和中学任职,胡海昌的母亲是周罗英。
胡海昌的妻子是陈小蘅,两人育有三个子女,长女胡闰莓、长子胡又农、次子胡德红。
人物评价
“胡海昌在力学多个分支领域获得多项创造性研究成果,并对力学学科的完善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航天报》评)
“胡海昌是一个科学报国的爱国者,一个成就卓越的学术权威,一个平易低调的航天专家,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评)
“他(胡海昌)生活俭朴,关心集体,毫不犹豫地捐赠自己的奖金;他待人诚恳,乐于助人,热心培育属于祖国的人才;他学风严谨,潜心研究,把全部精力都献给科学事业。”(
科普中国评)
人物影响
胡海昌1954年发表的论文《弹性体力学与受范性体力学中的一般变分原理》提出的广义变分原理结果被世界上许多教科书、词典和百科全书称为“
胡海昌-鹫津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