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头龙
鸟脚类恐龙的一种
肿头龙是蜥形纲鸟臀目厚头龙科动物。肿头龙又称厚头龙,头颅上有厚厚的骨板,厚度可达20厘米以上,而且高高地隆起,就像个肿瘤似的,学名原意“有厚头的蜥蜴”即源于此。肿头龙的体长为4-6米,体重为0.5-4吨,头部周围和鼻尖上也布满了骨质小瘤,有的头部后面还有很大且锐利的刺。
基本资料
恐龙名称: 肿头龙
拉丁文名: pachycephalosaurus
恐龙体长: 4.5米(最大有5米)
恐龙体重: 1.5吨
生存年代:白垩纪末期
分布地点:美国蒙大拿州、南达科他州、怀俄明州、加拿大
辨认要诀:头颅为厚达23厘米厚的骨板覆盖
肿头龙的拉丁文意即“山丘状头壳的恐龙”
肿头龙科是恐龙是一类奇特的鸟脚类中小型恐龙。它们的头盖骨异常肿厚,并扩大成了一个突出的圆顶,头颅极其坚硬。它们的典型代表是肿头龙。
肿头龙的体形:小型恐龙,体长4.6米
在目前已知的769种恐龙中,体形排在第400位。
与肿头龙体形接近的恐龙,有锐龙,冠长鼻龙,露丝娜龙,爪爪龙,新疆猎龙,多刺甲龙等。
基本简介
厚头龙(属名:Pachycephalosaurus)又名肿头龙,在希腊文意为“有厚头的蜥蜴”,属于厚头龙科,生存于晚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的北美洲。化石已在蒙大拿州、南达科他州、以及怀俄明州等地发现。厚头龙是草食性或杂食性恐龙,目前仅发现一个头颅骨与少数颅顶部分。厚头龙只有一个种,怀俄明厚头龙(P. wyomingensis)。同样发现于北美洲西部的Tylosteus,被视为厚头龙的异名。
如同其他厚头龙科,厚头龙是种二足恐龙,具有厚颅顶,后肢长,前肢小。厚头龙目前已知最大型的厚头龙类,身长4.5到5米,重量可达2吨。根据传统的理论,厚头龙与其近亲,可能将它们的厚颅顶使用在物种内打斗上。但这个理论近年来遭到许多的争议。
生活习性
1974年,一具保存极好的肿头龙的头骨在蒙古被发现。它长着一颗球茎形的大脑袋,边上是一圈疙疙瘩瘩的隆起线,看上去像一只小型的肿头龙。肿头龙可能进食树叶和水果,而且像它的亲缘动物一样结群生活。它还具有另一个家族特征:尾巴的后部有一簇骨状的腱,可以使尾巴保持僵硬。
群居生活
肿头龙可能喜欢过群体生活。成年雄性个体通过撞头确定群体的领袖。在繁殖季节,它们也可能以这种方式决出胜负,胜者与雌性个体交配。不过肿头龙的厚头部并不能帮助它抵抗掠食者的袭击,它有敏锐的嗅觉和视觉,当发现敌人时,会快速逃离。
主要食物
目前,人们还无法确定肿头龙到底吃些什么食物,因为与同时代的鸭嘴龙类恐龙和鱼龙类恐龙不同的是,肿头龙的牙齿比较锐利,但小而有脊。这样的牙齿不能够嚼烂纤维丰富的坚韧植物。所以肿头龙的食谱上可能包括了这样一些食物种类,如植物种子、果实和柔软的叶子等,甚至当时的昆虫也可能是它的食物之一。
食性大小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不清楚这些恐龙的食性。它们的非常小型、有脊牙齿,使它们不能向同时代其他恐龙般,有效地磨碎坚硬、纤维构成的植物。厚头龙类被推测以树叶、种子、水果、以及昆虫等混合食性为食。它们锐利、锯齿状的牙齿可以非常有效率地切割植物。
可能异名
龙王龙可能是个颅顶与头角发展未完全的冥河龙厚头龙,或者是冥河龙或厚头龙的未成年或雌性个体。在2007年度的古脊椎动物学会会议中,蒙大拿州立大学的杰克·霍纳(Jack Horner)提出新理论,指出龙王龙与冥河龙是厚头龙的幼年个体。蒙大拿州立大学的杰克·霍纳(Jack Horner)等人研究了龙王龙唯一标本的颅骨,发现该化石可能是冥河龙的幼年个体。此外,他还指出冥河龙与龙王龙两者有可能都是厚头龙的幼年个体。在2009年,杰克·霍纳与M.B. Goodwin发表正式研究,比较这三个物种的颅顶形状、尖刺与骨瘤的分布。杰克·霍纳等人表示,冥河龙、龙王龙的标本都是幼年个体,而厚头龙的标本则都是成年个体。另外,这三个属生存于相同时期的相同地区,使这些科学家更推测它们是同一物种的不同成长阶段,而在成长过程中,尖刺、骨瘤停止成长、颅顶增厚,形成厚头龙的颅顶形状。在2010年,尼克·朗里奇(Nick Longrich)等人也提出类似的研究结果,他们认为颅顶平坦的厚头龙类,其实是圆颅顶的厚头龙类的幼年个体,平头龙饰头龙其实都是其他属的幼年个体。
肿头龙科
因为目前只有发现厚头龙的颅骨,所以不清楚厚头龙的生理结构。厚头龙因为大型的骨质颅顶而著名,厚度可达25厘米,可安全地保护脑部。颅顶后方有骨质瘤块,而口鼻部有往上的短骨质角。这些短角可能很钝,并不锐利。
厚头龙的头部短,上有大型、圆形眼窝,朝向前方,显示厚头龙具有良好的视力,可能具有立体视觉。厚头龙的嘴尖小,具有喙状嘴。牙齿小,齿冠呈叶状。颈部成S或U形弯曲。
厚头龙可能是二足恐龙,而且是颅顶最大的恐龙。从其他厚头龙下目恐龙推测,厚头龙身长约4.6米[3],并拥有相当粗短的颈部、短前肢、长后肢、庞大的身体、以及可能由骨化肌腱支撑的尾巴。
所属分类
厚头龙下目的名称来源于厚头龙,厚头龙下目是个草食性恐龙的大型演化支,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与亚洲。某些特征显示,尽管厚头龙是二足动物,但它们与角龙下目的亲缘关系较近,而离鸟脚下目较远。
厚头龙是厚头龙下目最著名的物种,但并非保存最好的一属。厚头龙下目演化支还包括:狭盘龙皖南龙雅尔龙饰头龙剑角龙平头龙膨头龙圆头龙倾头龙。在厚头龙族中,与厚头龙最亲近的属是龙王龙与冥河龙,但它们可能是厚头龙的未成年体。
外形特征
肿头龙头的周围和鼻子尖上都布满了骨质小瘤,有的个体头部后方有大而锐利的刺,它的牙齿很小但很锐利。它的头颅为厚达23厘米厚的骨板覆盖,而头颅背部覆以突起的构造,有一些钉状突起长达13厘米,体长约4.5米。肿头龙的颅骨后面有一个突出的骨质棚,厚度约25厘米,形状像保龄球。肿头龙的颈部短而厚实,前肢短而后肢长,身躯不太大,坚硬的骨质尾巴由肌腱固定,可能十分沉重。
发现历史
早在1850年代,便已发现厚头龙的化石。在1859年或1860年,费迪南德·范迪威尔·海登(Ferdinand Vandiveer Hayden)在北美洲西部的密西西比河源头附近发现一个破碎化石,该地区现在属于蒙大拿州东南部的兰斯组。在1872年,约瑟夫·莱迪(Joseph Leidy)提出这个标本(编号ANSP 8568)是个背部鳞甲,属于某种爬行动物或是类似犰狳的动物[11]。直到一个世纪后,唐诺·贝尔德(Donald Baird)重新研究这块骨头,才发现这是块鳞状骨,后方具有骨质瘤,并属于厚头龙[10]。因为这块骨头早已命名为Tylosteus,早于厚头龙的命名,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Tylosteus应具有优先权。贝尔德申请厚头龙这名称继续使用,因为Tylosteus已经有长达50年没有被使用,而且化石无法有效检验,相关地质学与地层学资讯也少,因此申请成功[12]。但争议尚未结束,在2006年,罗伯特·苏利文(Robert Sullivan)提出这个标本更类似龙王龙,而非厚头龙。在2007年有研究提出,龙王龙是厚头龙的幼年个体。
模式种怀俄明厚头龙是目前唯一的种,是由查尔斯·怀特尼·吉尔摩尔(Charles W. Gilmore)在1931年建立。吉尔摩尔将一个部份发现于怀俄明州奈厄布拉勒郡兰斯组的颅骨(编号USNM 12031),建立为伤齿龙的新种,怀俄明伤齿龙(T. wyomingensis)。在当时,伤齿龙仅被发现牙齿化石,而且与剑角龙的牙齿类似,所以伤齿龙与剑角龙被视为同种动物。当时的厚头龙科各属都被归类于伤齿龙科,直到1945年,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Mortram Sternberg)才修正这个错误。
在1942年,巴纳姆·布郎(Barnum Brown)与埃里希·马兰·史莱克(Erich Maren Schlaikjer),根据新发现的较完整化石,建立了厚头龙属,并将原有的怀俄明伤齿龙,改列为厚头龙的模式种。他们同时建立了谷氏厚头龙(P. grangeri)与瑞内玛厚头龙(P. reinheimeri)。谷氏厚头龙的化石(编号AMNH 1696)是个接近完整的颅骨,发现于蒙大拿州卡特郡耶卡拉卡镇的海尔河组地层。瑞内玛厚头龙的化石(编号DMNH 469)是个颅顶与少数相连碎片,发现于南达科他州科森郡的兰斯组地层[15]。自从1983年后,后两个种被视为怀俄明厚头龙的异名。
科研探究
龙王龙可能是个颅顶与头角发展未完全的冥河龙或厚头龙,或者是冥河龙或厚头龙的未成年或雌性个体。在2007年度的古脊椎动物学会会议中,蒙大拿州立大学的杰克·霍纳(Jack Horner)提出新理论,指出龙王龙与冥河龙是厚头龙的幼年个体[8]。蒙大拿州立大学的杰克·霍纳(Jack Horner)等人研究了龙王龙唯一标本的颅骨,发现该化石可能是冥河龙的幼年个体。此外,他还指出冥河龙与龙王龙两者有可能都是厚头龙的幼年个体。在2009年,杰克·霍纳与M.B. Goodwin发表正式研究,比较这三个物种的颅顶形状、尖刺与骨瘤的分布。杰克·霍纳等人表示,冥河龙、龙王龙的标本都是幼年个体,而厚头龙的标本则都是成年个体。另外,这三个属生存于相同时期的相同地区,使这些科学家更推测它们是同一物种的不同成长阶段,而在成长过程中,尖刺、骨瘤停止成长、颅顶增厚,形成厚头龙的颅顶形状[17]。在2010年,尼克·朗里奇(Nick Longrich)等人也提出类似的研究结果,他们认为颅顶平坦的厚头龙类,其实是圆颅顶的厚头龙类的幼年个体,平头龙、饰头龙其实都是其他属的幼年个体。
古生物学
几乎所有的厚头龙化石是发现于美国西部的兰斯组与海尔河组。厚头龙与龙王龙、冥河龙等厚头龙类共同生存。其他的恐龙则包含:奇异龙、鸭嘴龙科的埃德蒙顿龙与大鸭龙、角龙科的三角龙与牛角龙、甲龙科的甲龙、以及兽脚类的似鸟龙、驰龙、暴龙。
科学家一度将厚头龙与它的近亲,比喻为二足恐龙中的大角羊或麝香牛。厚头龙类被认为在求偶季节时,雄性个体会以头互相撞击,以及决定谁占优势,可与群体内的雌性个体交配。厚头龙类也被认为以颅顶抵抗掠食者。然而,现在认为厚头龙类不可能将颅顶使用在这些用途上。
成年个体的头骨无法适当吸收冲击力道,所以不能承受压力与撞击。同时,厚头龙头颅骨没有证据显示有伤疤,或其他损伤。此外,颈椎与前段背椎显示颈部呈S形或U形弯曲,而非笔直。最后,圆形的颅骨会减少头部撞击时的接触面,而使撞击时头部偏离。
更有可能的是,厚头龙与其他厚头龙科具有物种内的侧面碰撞行为。依此理论,一只个体会与对手平行排列,或是面对面,使用头部装饰物来威吓对方。如果威吓无效,厚头龙会弯下头部,以头部侧面撞击对手。大部分厚头龙类的头部相当宽,可以保护内部重要器官,这特征支持了这个假设。侧面碰撞理论最初是由汉斯·戴尔特·苏伊士(Hans-Dieter Sues)在1978年提出,而在1997年由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进一步扩充。
生存历史
肿头龙鼎盛在晚白垩世,这类恐龙的头骨厚实而坚固,特别是头顶向外隆起,其头骨的厚度可达25厘米,头的周围和鼻尖上布满了骨质小瘤。牙齿虽然锐利,但其摄取的食物却是植物的叶子和种子。这种奇异的恐龙到底何时出现在地球上的呢?
最近,俄罗斯与德国的古生物学家在跨于吉尔吉斯、乌兹别克与塔吉克等国的费尔干纳盆地中侏罗世地层发现了一具恐龙化石。经初步的研究,古生物学家断定这具化石是肿头龙类恐龙的一种,而且它是肿头龙类中最古老的品种,把肿头龙类的生存史扩充了1000万至2000万年。
化石的研究者,俄罗斯科学院动物学研究所艾威恩纳教授团队在最新一期的《古生物学报》杂志上发表了这具肿头龙的研究报告,论文指出这具肿头龙的牙齿化石与先前的同类恐龙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艾威恩纳教授将这个新发现确立为新属新种,命名为齿饰费尔干纳头龙(Ferganocephaleadenticulatum),属名说明化石的产地,其种名“adenticulatum”表明偶然发现的牙齿化石:容易丢失的齿状装饰。
其他种类
肿头龙科恐龙的种类比较多,除肿头龙外,还冥河龙、倾头龙、剑角龙、平头龙、小头龙等,共有10多种。
实际上,到了距今1亿年至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恐龙王国已经进入了它的黄昏期。可是就在这临近结尾的时候,恐龙大家族中又演化出了许许多多奇特的类群,这些新出场的“演员”们把恐龙世界的最后一幕上演得分外地辉煌。肿头龙类就是这些新出场的“演员”中非常独特的一群。它们区别于其它恐龙类群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头顶上的骨骼异常的肿胀曾厚,因此科学家们推测它们很可能像山羊一样,雄性之间靠经常性的以头相撞,胜利者就可以在群体中保持较高的社会地位。发现于蒙古高原的胀头龙就是肿头龙类最早的代表之一。
胀头龙的标本只有一块残破的头骨,但是这块仅仅只有不到13厘米高的头骨其顶部的厚度却达到了10厘米!这么奇特的头骨只可能属于肿头龙类的,它的功能大概只能是为了抗拒彼此猛烈对撞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以使脑子和头部的其它器官不至于受到损伤。科学家推测,胀头龙身长2米,体重不到50公斤,在肿头龙家族中属于小型种类。
胀头龙生活在8千万年前的蒙古高原上。它们的栖息地是一种干燥,甚至在某些时候还有些沙漠化的环境。发现于同一时期的植物化石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它们都是一些耐旱的类型。不过,今天蒙古高原上的戈壁滩比恐龙生活的那个时代更加干旱。这是因为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高,有更多来自海洋的水蒸气能够到达那里形成降雨,因此那时戈壁的气候比现在更为湿润,在雨季时节可以形成许多浅浅的池塘或湖泊。
灭绝之谜
古生物学家的研究业已证明,恐龙是由距今2亿多年前三叠纪晚期较进步的槽齿目爬行动物演化产生的,经历了大约1.5亿年的演变,于距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全部灭绝了,在差不多整个中生代期间,恐龙的分布十分广泛。除南极之外,有所有的大陆上都有它们的踪迹。在中生代的陆生动物中,它们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在较长时间内主宰了中生代的陆生动物界。因此,有人称中生代是恐龙时代。
在中生代曾经是显赫一时的恐龙,到了中生代结束时,全部灭绝了。这是为什么?已有许多科学家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研究,提出了多种假说。有人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于超新星的爆炸和强烈的宇宙射线照射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由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诱发了气候、生态和环境的灾变,尘埃长时期遮天蔽日,植物因不能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衰退,恐龙因缺乏食物而大批死亡,还有人认为,是由于当时环境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出现了异常,导致恐龙蛋发生病变,不能正常孵化,影响了恐龙的繁衍。最近,一些英国科学家指出,恐龙的灭绝在中生代结束之前的若干万年就已经开始海平面大幅度下降(推测下降了100米),大陆面积相应扩大,气候愈加干旱,植物的生产量减少,这是导致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而小行星撞击地球对于恐龙的灭绝来说,只是起了最后一击的作用。看起来,这些假说都有一定根据,都有一些道理,但对这样一个全球性的恐龙灭绝问题,都还不能作出圆满的解释。
在中生代结束时,除恐龙灭绝之外,还有一些动物类群灭绝,如能在空中飞翔的翼龙,海洋中生活的沧龙、鱼龙、蛇颈龙,以及一些其他门类的动物。可是,也有许多动物类群比较顺利地度过了中生代结束时的这一危机时期,进入到了新生代,并且一直延续至今。譬如,现今生存的蛇、蜥蜴、龟鳖和鳄类就是由其中生代时的祖先经过世代相传留下来的后裔,哺乳动物在由中生代进入新生代后还发展成在新生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动物类群。由此可以看出,发生在中生代结束时的生态系统巨变事件是比较复杂的。
这样复杂的生态系统巨变,肯定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环境的因素,也有生物自身的因素。如果摘开生物因素,就不可能说明在中生代结束时为什么一些动物类群灭绝了,而另一些动物类群却幸免于难,比较顺利地进入了新生代。所谓生物因素,主要是指那些在进化过程中特化较多的古老动物类群与那些特化较少的新生类群相比,比较难以适应环境污染剧烈变化。实际上,在中生代结束时走向灭绝的动物类群。多数是比较特化的,譬如,恐龙中的甲龙、角龙、肿头龙等。有一些动物,尽管没有明显特化,但因食物链中断了而不能继续生存。譬如,恐龙中肉食性恐龙的灭绝就与素食性恐龙的灭绝有关。尽管迄今对恐龙灭绝的原因还没有获得圆满解释,但我们相信,只要从生物和环境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距离解开恐龙灭绝之谜之日就为期不远了。
【中国恐龙网 邢立达报道】肿头龙鼎盛在晚白垩世,这类恐龙的头骨厚实而坚固,特别是头顶向外隆起,其头骨的厚度可达25厘米,头的周围和鼻尖上布满了骨质小瘤。牙齿虽然锐利,但其摄取的食物却是植物的叶子和种子。这种奇异的恐龙到底何时出现在地球上的呢?
最近,俄罗斯与德国的古生物学家在跨于吉尔吉斯、乌兹别克与塔吉克等国的费尔干纳盆地中侏罗世地层发现了一具恐龙化石。经初步的研究,古生物学家断定这具化石是肿头龙类恐龙的一种,而且它是肿头龙类中最古老的品种,把肿头龙类的生存史扩充了1000万至2000万年。
化石的研究者,俄罗斯科学院动物学研究所艾威恩纳教授团队在最新一期的《古生物学报》杂志上发表了这具肿头龙的研究报告,论文指出这具肿头龙的牙齿化石与先前的同类恐龙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艾威恩纳教授将这个新发现确立为新属新种,命名为齿饰费尔干纳头龙 (Ferganocephale adenticulatum),属名说明化石的产地,其种名“adenticulatum”表明偶然发现的牙齿化石:容易丢失的齿状装饰。
研究团队的成员,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地质学院的马丁教授称:费尔干纳头龙的发现与研究,将头饰龙类与肿头龙类的地史记录从晚侏罗世拓展到中侏罗世,比之前最古老的辽西朝阳龙还提前了两千万年。
参考资料
肿头龙的资料.中华恐龙网.
肿头龙.人文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9 12:08
目录
概述
基本资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