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牛即青年牛,是指断奶后到性成熟
配种前的牛,在
年龄上一般为6~18月龄阶段。在这一阶段,牛处于生长最强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生长发育最快,体重的增加呈直线上升。
生长规律
牛的一般生长规律是先长骨,再长肉,最后长
膘。育成牛正是骨路和
肌肉发育最快的时期,因此,需要一定的
蛋白质饲料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牛在体躯上生长发育是高~长一粗,即最先发育的是体高,其次是体长,最后是胸围。经试验测定,
鲁西黄牛在3岁时,体高的生长发育基本停止,而体长和胸围则分别要到4岁和5岁才能停止发育。如果在育成牛阶段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生长
发育受阻,势必会影响到高度的生长,就会在成年时形成前低后高,体格小的“
幼稚型”。
特征
犊牛断奶后,由于各种器官相应增大,尤其是胃的功能日趋完善,其
瘤胃已相当发育,容积扩大1倍左右,
瘤胃微生物大量增加,利用
非蛋白氮的能力增强,育成牛对粗饲料的利用率逐渐提高,因此,在饲养上要求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所喂饲料必须具有一定的容积,才能促进瘤胃的生长。牛在育成阶段,性机能开始活动,逐渐达到性成熟。母牛会出现周期性发情,有生育能力;公牛则有成熟精子产生,有配种受胎能力果在管理过程中不注意,会造成野交滥配,影响本身和后代的生长发育。所以,这一时期的培育对牛体的生长发育和今后的生产性能养系极大,对这一阶段的育成牛必须按不同年龄生长特点和所需的营养物质进行正确的饲养管理。
放牧饲养的关键技术
牛舍建设
此阶段
牛舍建筑设计及其饲养管理也相对简单粗放,但仍然要注意防风,防潮,牛舍应该能够方便地进行牛处理、治疗、
配种等工作,容易观察牛,实现快捷便利地饲喂、垫草添加和清除、粪污清理等工作。
此阶段牛主要采用散放式或散栏式饲养,大多采用单坡单列敞开式牛舍。
每头牛占地面积6~7平方米,跨度5~6米。牛床长1.4~1.6米,宽80~100厘米,斜度1%~1.5%。颈枷、通道、粪尿沟、饲槽等。
除了在严寒的枯草季节不可实行放牧饲养外, 其他的时候都应采取放牧饲养, 在育成牛放牧饲养中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分组放牧:育成牛放牧饲养必须要根据育成牛的性别进行分组放牧, 如不进行性别分组, 种群就会出现野外随意交配的现象。野外随意交配主要导致两个方面的弊端, 第一是随意交配会出现近亲繁殖现象, 导致下一代生产性能减退, 犊牛先天不足, 抗病力差等问题;第二是母牛过早交配, 影响母牛的种用价值, 减少母牛的产仔数。这些问题都大大的降低了肉牛饲养的经济效益。对于牛群数量较小的一般可不进行分群处理, 但是应根据育成牛将来的用途, 对于可进行阉割的牛进行阉割处理, 这样就解决了随意交配的问题。
2) 控制放牧的密度:对于放牧饲养育成牛, 要注意控制密度, 密度一般根据草场的丰盛程度来进行控制。对于山区牧草资源相对较差的地区, 一般每组应控制在50头左右;对于牧区牧草资源丰富的地区, 一般每组控制在200头左右。这样的饲养密度对于大群来说生产效率较高, 对于小群来说相对比较好管理, 牛群生长速度不受抑制。
3) 注意放牧时间和场地:对于放牧时间的选择上, 应避免严寒的冬季和刚刚返青的春季进行放牧。冬季寒冷, 饲料资源不足, 不宜进行放牧。刚返青的春季, 牛群容易出现“跑青”现象, 不仅影响肉牛的生长速度, 而且会影响草场的产草量。每年放牧的时间最好是在牧草生长的高度达到10 cm以上时进行放牧。每次放牧的时间长短上最好是逐渐增长, 可由一开始的10 d, 逐渐的增加。如没有适应的过程, 育成牛就会出现腹泻、胀气等一些疾病的发生。对于炎热的夏季应避免炎热的中午进行放牧。放牧的地区要修建临时的牛圈, 为牛群提供一个休息的场所, 一般要求被风、向阳、高旷的地方比较合适, 并能够遮阳挡雨。对于草场的分配上一般是年龄较小的一般选择牧草旺盛的区域进行放牧, 尽量不远离临时的牛圈。
4) 进行轮牧:坚持轮牧是修养草场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尤其是在秋季牧草繁殖的季节, 应让牧场有充分的繁殖休息的时间, 使草场可持续使用。
5) 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放牧饲养育成牛也要重视饮水的问题, 充足清洁的饮水是放牧饲养往往忽视的一点, 缺水会导致牛群的消化机能紊乱, 严重可导致死亡。尤其是炎热的夏季, 饮水更是重点。所以放牧地点一般不能远离水源地, 并且水源地水质要符合卫生标准。
6) 重视补饲:育成牛放牧饲养也要适时补饲, 尤其是在春季和初冬季节要做好补饲饲草工作, 一般可在牛群消息的时间进行补饲, 这样不仅不会影响牛群的生长速度, 而且更有利于充分利用牧草资源。在补饲优质饲料的同时, 还应补饲矿物质饲料, 因为放牧饲养的牛群容易造成矿物质摄入的不足, 影响牛群的增重速度, 一般在牛群喝水或者临时修建的牛圈中放置一些矿物质的舔砖即可, 让牛群自由采食, 防止牛群发生矿物质元素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