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质化石简称“肉化石”,又称为软组织化石(即皮肤化石和皮肉化石)。软组织化石是极难形成的,在全世界也只发现十余块,它成为化石难度之大,只有亿万分之一。它是在高压和极特殊的条件下经历地球上亿年的变迁,又重新返回地表,才能把局部软组织保存下来。如学者
黄锦祥曾发现的“
中华第一耳”耳朵化石就是天然的肉质化石,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是研究早期
脊椎动物起源与演化的实物依据,既罕见又珍贵!
“肉质化石”不同于日常所见的各类骨质化石。由于
冰河运动、地壳变迁等原因,地球生物被迅速埋藏于地下,经过亿万年的演变,生物硬体部才被保存下来。但躯体肉质软组织(包括耳朵、内脏器官)演变为化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自然环境下很容易被微生物腐蚀溶化,所以很难形成实体肉化石,因存世量少极具收藏价值。学者黄锦祥发现的“耳朵”化石,使我们清楚了解到地球上确实有“肉化石”存在,是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它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最大的一个“耳朵”肉质化石。更可贵的是,它没有经过任何人工雕刻的一块纯天然化石,虽然沉寂了亿万年,但它曾经是一个活生生的耳朵,它被发现是一个奇迹,在收藏界中也非常罕见。耳壳凹凸曲面轮廓清晰,耳廓软骨突显延伸耳洞,外耳道深入鼓膜处,颅侧断裂处见
镫骨和
咽鼓管,耳朵生理结构完整,呈灰黄褐色。总长约18厘米,高12厘米,厚10厘米,重1350克(1.35公斤)。耳壳美观完整,毛孔清晰可见。外耳道长13.8厘米(呈锥形),耳壁厚实,耳根肌肉肥厚,肌肤纹理可辨,是世界上颇为珍稀的肉质化石。这样的原生物“肉质化石”实属罕见、珍贵。它是地球历史的鉴证者,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也是研究此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