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第2712号决议是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于2023年11月15日通过的第2712号决议,呼吁在整个加沙地带实行紧急人道主义暂停、建立人道主义走廊。这是2023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安理会首次通过有关决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作为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主持会议。
背景简介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会议,就当前巴以局势表决通过一项聚焦人道关切、突出保护儿童的决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作为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主持会议。
这是2023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安理会首次通过决议,也是2016年底以来安理会就巴以问题通过的第一项决议。
决议内容
决议呼吁在整个
加沙地带紧急实行“有足够天数”的长时间人道主义暂停并建立人道主义走廊,以保障人道主义准入;向整个加沙地带更便利地提供包括饮用水、电力、燃料、食品、医疗物资在内的基本物资和服务;推动核心基础设施的修复;保障紧急救援和恢复工作,包括在被毁坏房屋中搜寻失踪儿童和伤病儿童及其照料者的医疗后送。
决议要求各方恪守国际法规定的义务,尤其是关于保护平民,特别是保护儿童的条款。决议敦促立即无条件释放被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其他组织扣押的人质。决议敦促各方避免剥夺
加沙平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服务和人道援助。
决议起草
决议投票
决议获得安理会15个成员中12个成员支持。
美国、
英国、
俄罗斯投了弃权票。在安理会就决议草案进行表决前,俄罗斯对决议草案提出口头修正案,呼吁立即实行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从而促成敌对行动的停止。俄罗斯的修正案未能获得足够的赞成票。
中方回应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
中国在表决中投了赞成票。张军在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表示,中国始终支持一切旨在推动停火止战、恢复和平的努力,欢迎任何有利于保护平民、缓解人道危机的倡议。中国对马耳他提出的决议草案投了赞成票,同时要指出,安理会本应在更早时候通过一项更加全面有力的决议。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这项决议只能基于最低限度共识迈出第一步。尽管如此,决议依然具有积极意义,开启了推动停火的初始步骤,是拯救生命的底线要求,有助于避免更大人道危机和灾难。
张军表示,中方期待根据决议要求,立即实现持久的人道暂停,确保有连续数日的停止敌对行动,以便联合国人道机构等全面开展人道行动。中方对在加沙发生的明显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表示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敦促以色列立即停止针对医院等民用设施的军事行动,坚决反对任何针对巴勒斯坦平民的强迫流离失所和强制迁移。中方再次呼吁保障被扣押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人道需求,支持开展积极外交努力,推动相关人员尽早获释。
张军指出,安理会决议的效力在于执行,关键是要当事方将决议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安理会应认真考虑建立必要机制,采取后续行动,监督并报告这项决议的执行情况。
张军强调,安理会必须结合地面形势发展,及时采取有意义、负责任的进一步行动。必须继续将立即停火作为压倒一切的优先目标,防止战事持续延宕带来更多伤亡与破坏。必须将开辟人道空间作为一项重点任务,为充足的人道物资进入加沙扫清障碍,为人道机构安全、无阻碍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必须将重新激活“两国方案”前景作为前进方向,汇聚各个方向的外交努力,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全面公正持久解决。中方强调,关于加沙未来的任何安排,都必须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意愿和自主选择。
张军说,在关乎战争与和平、关乎中东地区长治久安的问题上,安理会必须站在正义一边,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抉择。中国作为本月安理会轮值主席,将同各方继续加强协调,凝聚共识,推动安理会承担起应有责任。
决议意义
意义重大,开启了推动停火的初始步骤
该项决议聚焦人道主义关切,突出保护儿童,呼吁在整个加沙地带紧急实施有足够天数的长时间人道主义暂停,以便提供基本物品和服务,开展紧急救援和恢复工作。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张军表示,
安理会本应在更早时候通过一项更加全面有力的决议。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这项决议只能基于最低限度共识迈出第一步。尽管如此,决议依然具有积极意义,开启了推动停火的初始步骤,是拯救生命的底线要求,有助于避免更大人道危机和灾难。
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院长李绍先对记者表示,过去40多天的冲突,造成加沙地带人道主义灾难不断加重,在此背景下通过此项决议,毫无疑问意义重大。还强调,决议必须得到执行,才能发挥停火止战、缓解人道主义灾难的效力,但从目前情况看,前景并不明朗。历史上以色列有过未执行安理会决议的先例。此次决议能否落到实处,以色列执行与否,是关键。
决议的通过和中国的努力分不开
作为安理会本月的轮值主席,中方积极推动安理会采取有意义负责任的行动,推动冲突降温,推进停火止战。决议的通过,中国的努力不可或缺。此轮冲突爆发以来,中国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巴以局势缓和,此次决议的通过同中国推动有关各方谋求最大公约数,发挥中国智慧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