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聂家庄泥塑),山东省
高密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初年,聂家庄开始有人靠制作“锅子花”(又称“泥墩子”,外壳用泥做,内装火药,可点放烟花)谋生,并把装火药的泥坯塑成娃娃型,烟花放过之后可再当玩具或装饰品摆设,引得众人争相仿效。
到清康熙后期,聂家庄人开始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鸟兽虫鱼等方向发展,主要用来供儿童玩耍,从此,泥塑不再是焰火的附属品,而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手工艺术品。
清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有了新发展,艺人们在制作泥塑时加上了苇哨,又将泥塑的腰身部位用纸皮粘接,使以前不会动、不会叫、不会逗趣的“呆”玩意儿演化为会动、会叫、会逗趣的“活”玩意儿,出现了叫虎、叫狮、叫猴、叫鸡等声形并茂、形象较好的艺术品,聂家庄泥塑进入全盛期。
从清末到解放前,制作泥玩具是聂家庄人谋生的重要手段,制作出的泥玩具多销售于高密、平度、胶县、诸城等县。
解放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聂家庄泥塑艺术有了新的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品种逐渐增加,销售范围也由山东半岛扩展到沂蒙山区、东北省等地。这个时期也是聂家庄泥塑较盛兴的时期。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聂家庄祖辈流传下来的泥塑模具和样品被诬为“四旧”,全部被砸烂。聂家庄的泥塑艺术濒于灭绝。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来,聂家庄泥塑又获得新生。聂希伟、聂希新、聂玉全、聂希赞等民间老艺人在保持泥塑民间特色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聂家庄泥塑的品种增加到七十余种。
文化特征
造型特点
聂家庄泥塑的艺术造型没有在写实上做文章,而是注重以简练的手法表现作品的形态和神韵,其造型有如下特点:
简约概括、夸张自然
聂家庄泥塑吸收了高密扑灰年画和剪纸艺术的造型手法,力求简约概括,稚拙而不呆板,夸张而不失真,粗犷而不粗糙,简约而不简单。聂家庄泥塑艺人塑造的人物或动物,五官刻画得较为细腻传神,但四肢和衣饰道具等只是塑出大概的结构和形状,既忠于现实,又不拘泥于现实。
形象多样、兼收并蓄
聂家庄泥塑有很多造型来源于高密扑灰年画和剪纸,泥塑是立体的三维造型,而年画和剪纸却是平面的二维形象,聂家庄泥塑艺人用一双巧手把平面的、二维的艺术形象,创作成为立体的、三维的艺术造型,迎合了老百姓多元化的需求。
聂家庄泥塑造型形成的第二个源头是当地民俗民风的需要,如《抱鱼娃》这一泥塑作品则是高密传统习俗“拴娃娃”的形象体现。
除此之外,聂家庄泥塑也有一部分作品的造型源于生活中的使用需求,如《对鱼蜡烛台》这一作品表现了民间祭祀中经常用到的两种物品,即:蜡烛和烛台。
构思巧妙,声形并茂
可以发声是聂家庄泥塑的一大特色,这是因为聂家庄泥塑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是以儿童玩具为重点,孩童天性活泼,对不能动不发声的玩意儿兴趣不大,为了引起孩童们的兴趣,泥塑艺人们便巧妙地加入各种“动”和“声”的技术手段,使聂家庄泥塑可以发出各种声音,其发声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即:推拉发声、摇晃发声、摇动发声以及吹气发声。
色彩特征
用色精练、明朗吉祥
聂家庄泥塑的色彩运用与扑灰年画的设色相同,多以桃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为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红大绿的色彩多被赋予了趋吉、辟邪、喜庆的意义,可以烘托出较强的节日气氛。
聂家庄泥塑使用的色彩少而精,除桃红色和绿色两种主色之外,使用黄色来提色也是惯用手法,其他常用的色彩主要有黑、蓝、紫、粉等,此外,金色和银色也常用于装饰。同时,聂家庄泥塑的用色并不拘泥于事物本身的色彩,除了皮肤用色使用粉色外,大多使用纯度较高的颜色,从而使作品产生单纯质朴、吉祥欢快的效果。
敷彩独特、鲜明柔和
聂家庄泥塑着色敷彩与河南地区泥泥狗、泥咕咕等泥塑的以黑色做底的方法正好相反,它在着色前先涂白粉打底,用化石粉加胶和水调匀后涂在泥坯上,晾干后再涂其他颜色。先着桃红、黄、绿、蓝等彩色,最后勾点黑色。
聂家庄泥塑在敷彩上也吸收了扑灰年画的着色技法,“涮画”使色彩产生晕化效果,“罩明油”使泥塑的色彩明亮,整体产生鲜明又柔和的效果。
纹饰特色
聂家庄泥塑中的图案形象大多数并不写实,而是被简化为点和抽象的形状,反映出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自然界中动物和植物的特性加以引申,如:凤凰代表祥瑞,牡丹代表富贵,梅花表示坚强和高洁,桃和仙鹤寓意长寿吉祥,多籽的石榴、莲蓬、葫芦以及葡萄则反映了老百姓祈求多子多福的愿望。
二是传统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如元宝、金钱、琴棋书画、明八仙、暗八仙、佛教八宝等。
三是利用汉字自身谐音双关的特性,如:金鱼谐音金玉,表示富贵;佛手、蝙蝠谐音福,寓意幸福;猴谐音侯,寓意升官。
四是直接使用吉祥文字,常用的有福、禄、寿、喜、财等,这种形式直接地表现出民间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制作工序
基本用料
泥塑的基本用料是泥土,聂家庄泥塑的泥土一般选用聂家庄特有的红岗子土,制作之前要经过捶、打、摔、揉四道工序,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
制作过程
聂家庄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即:制子、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型上印成模子,常见有单片模和双片模,也有多片模。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在泥人下部粘上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和刷“明油”,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题材作品
聂家庄泥塑题材丰富,但大都离不开吉祥、如意、喜庆、辟邪、有趣,其题材可以概括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求吉纳祥、辟邪祛恶的题材,这种题材在聂家庄泥塑中占了很大的部分,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美好、平安的愿望,比较常见的有中国年画中多用的吉祥素材,如:《对狮》《麒麟送子》《招财进宝》《金玉满堂》《武财神》《钟馗》等,另外,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是聂家庄泥塑常表现的素材,如:《八仙过海》《西游记》《红楼十二钗》等。
第二类是儿童类题材,这一题材多以可爱、逗趣的造型出现,比较常见的是叫虎、摇猴、叫鸡等发声玩具,还有小部分是不发声的摆设,多采用诙谐、可爱、逗趣的造型,如:《虎》《猴》《马》《猪八戒背媳妇》等。
第三类是民俗供奉品,这一题材的作品有:关公像、观音像、传统庙会上的拴娃娃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聂家庄泥塑以艺术的方式反映了山东省高密市当地的社会状况和风土人情,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山东地域文化和民俗民风的研究考察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传承状况
社会生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无论在都市还是在城镇乡村,玩具市场都已被电动、塑料、毛绒、遥控类的产品迅速占领,这对聂家庄泥塑的销路冲击很大。在此状况下,聂家庄泥塑后继乏人,举步维艰,陷入发展困境,急需保护扶持。
传承人物
聂希蔚,男,汉族,1938年9月出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泥塑(聂家庄泥塑),山东省高密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高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获得“泥塑(聂家庄泥塑)”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高密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社会影响
重要展览
1983年2月,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山东民间工艺美术展览”,聂家庄泥塑在活动中展出。
1984年6月5日至7月3日,山东高密民间艺术展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聂家庄泥塑在活动中展出。
1987年1月,日本举办了“山东高密民间艺术展览”,聂家庄泥塑在活动中展出。
2011年1月20日,“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在北京市开幕,聂家庄泥塑在活动中展出。
2019年11月25日,山东文化周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举办,聂家庄泥塑在活动中展出。
荣誉表彰
1978年8月,聂家庄泥塑参加“昌潍地区工艺美术展览”,获得一等奖。
1979年4月,聂家庄泥塑参加“山东省工艺类术创新评比会”,获得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