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镇,江西省赣州市
定南县下辖镇,位于定南县南端赣粤边境线上,行政区域89.05平方千米,距县城约15千米,与广东省和平县接壤,民国十六年(1927年)以前是定南县老县城所在地,自古是赣粤通行咽喉、商贾必经之路,设有
赣粤高速公路丁坊出入口,所辖的老城村有“江西南大门第一村”之称。截至2018年末,老城镇户籍人口17848人。截至2020年6月,老城镇下辖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老城镇,古称莲塘城,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
民国十六年(1927年)以前,老城镇是定南县老县城所在地,已有450多年的历史。
1950年为尧城、黄沙等乡,1958年合并老城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建镇。1997年,面积85.9平方千米,人口1.7万,辖中段、黄砂口、为建、学仕、老域、丁坊、下池、里布、坳头、乐德、河田、上洲、汶洞、水西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老城圩。
行政区划
2018年末,老城镇下辖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老城镇下辖2个社区、11个行政村:边贸城社区、莲塘古城社区、
老城村、中塅村、
黄砂口村、丁坊村、下池村、里布村、坳头村、乐德村、河田村、上洲村、水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老城镇位于定南县南部,距县城历市镇约15千米,与广东省和平县接壤,北、东面与历市镇相邻,南面与广东和平上陵镇相接,西面与岿美山镇、龙南县汶龙镇交界,行政区域89.05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老城镇有耕地面积7424亩,林地面积10.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4亩,人均林地面积6亩。
人口
老城镇因劳务输出等因素,常住人口较少。其中,常住人口占户籍人口数不足10%的有5个村,不足20%的有7个村,多数在外务工或县城照顾小孩读书。
截至2018年末,老城镇户籍人口17848人。
经济
老城镇以生猪、养殖、脐橙种植为农业主导产业,也是定南县蜜梨产业的主产区。
截至2018年末,老城镇工业企业1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家。
社会事业
截至2019年,老城镇建有公办幼儿园、小学、中学各1所。
交通
老城镇自古是赣粤通行咽喉、商贾必经之路,设有
赣粤高速公路丁坊出入口。老城镇有
赣粤高速公路、
京九铁路、省道定广公路穿境而过,
赣粤高速公路进出口通过老城边贸城,水泥路、柏油路已通至各行政村。
特产美食
老城镇特色小吃为有铁勺板、老城石螺等。
风景名胜
老城镇拥有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泛客家文化体验地”的省级传统村落莲塘古城、“客家名村”黄砂口等旅游景点。
莲塘古城位于赣粤边际的定南县老城镇定河边,为定南古县城所在地,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原系官兵驻防土城,后设立县衙改为砖城。民国十六年(1927年),因莲塘古城县衙被焚毁,县衙迁至今址
历市镇,正由于此,古城才没因城镇发展而大拆大建,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才得以保全。古城呈椭圆形,城高1.3丈,厚7尺,周长440丈,建有雉堞780个。城内东、西、南方向各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门,就连贯通全城的九街五巷,在历经数百年后其走向、宽窄竟然依旧如初。古雅庄重的门脸、雕花画兽的瓦檐,城内十几个姓氏的祠堂建筑,一祠一景留下了厚重的文化归属感。
黄砂口村有巽塔、文阁亭等古建筑,都留下了古代文人骚客的题刻,京九铁路接轨点纪念塔屹立于老城镇亚洲最大的S型铁路弯所在地。还开发有国家4A级景区明骏九曲度假村,客家风情浓郁。
历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定南客家服饰源于唐末两宋时期,由于中原战乱,大批中原汉民经过先后五次的大迁徙,南迁来到定南,同时把优秀的中原文化艺术带到这里,与当地原居民古越山人的文化元素不断交融之后,随历史进程,形成了独具定南客家文化特色,具有客家吉祥文化理念,因此,具有穿戴实用价值的定南客家服饰穿戴习俗文化形式,成为了定南客家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枝独秀。
定南客家服饰主要包括客家女性的衣着、帽帘、头帕、围裙、少年儿童戴的花帽及吉祥肚兜等。该穿戴习俗表现形式皆讲究文化内涵,即“吉祥”二字,同时也表达了长辈对子孙平安幸福、如意吉祥、长命百岁等美好祈愿。为客家人的生活和年节增添诸多的喜庆祥和的热闹气氛。
定南客家服饰因具有其历史的传承性特征,本身的文化艺术价值特征、实用价值和广泛的社会性特征,因此,“定南客家服饰穿戴习俗”实物具有相当重要文物收藏、历史人文研究价值。
民俗文化旅游节
老城镇依托古城文化底蕴,融合客家民俗表演、特色美食举办旅游节,在传承传统客家民俗的同时,有效拉动了乡村旅游发展,进一步推动莲塘古城的旅游保护与开发。2019年6月30日上午,第五届莲塘古城民俗文化旅游节在老城镇莲塘古城上演。
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