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石鹬(学名:Arenaria interpres):体重82-135克,体长180-240毫米。体型高矮兼称,看起来十分的滑稽。它们在繁殖季时体色非常
醒目,由栗色、白色和黑色交杂而成,嘴短,黑色,脚橙红色。到了冬天,翻石鹬身上的栗红色就会消失,而换上单调且朴素的深褐色羽毛。
虹膜暗褐色,嘴短,黑色,嘴基部较淡。脚短,橙红色。
形态特征
翻石鹬雄鸟夏季头颈白色,头顶与枕具细的黑色纵纹;前额白色,有一黑色横带横跨于两眼之间,并经两眼垂直向下,与黑色
颚纹相交。眼先、耳
覆羽和喉白色,胸和前颈黑色,两端分别向颈侧延伸,形成两条带斑;前端与黑色颚纹相联,使喉仅中部为白色。其余下体纯白色。背、肩橙红色,具黑、白色斑;下背和尾上
覆羽白色,腰具一黑色横带;尾黑色,外侧5对尾羽具窄的白色尖端;
初级飞羽黑褐色,羽轴白色,内侧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大覆羽黑色,具白色端斑,外侧
次级飞羽基部也为白色,端部黑色;内侧次级飞羽白色,具黑色端斑;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白带。三级飞羽橙栗色,具黑色斑纹;小翼羽及初级覆羽黑色;中覆羽赤褐色;内侧翅覆羽和三级飞羽基部白色,在翅基部形成三角形白斑。
雌鸟和雄鸟基本相似,但上体较暗,多为暗赤褐色,头部黑色纵纹较多。冬羽和夏羽相似,但上体橙栗色大多消失,变为暗褐色。背部和胸部黑色变为黑褐色。黑白斑驳也不甚明显。幼鸟似成鸟冬羽,但上体体色更暗,多为褐色,具皮黄白色羽缘。
幼鸟似成鸟冬羽,但上体体色更暗,多为褐色具皮黄白色羽缘。
虹膜暗褐色,嘴短,黑色,嘴基部较淡。脚短,橙红色。
大小量度:体重♂82-135克,♀83-110克;体长♂180-233毫米,♀208-240毫米;嘴峰♂20-23毫米,♀20-24毫米;翅♂142-155毫米,♀138-155毫米;尾♂53-64毫米,♀57-63毫米;
跗跖♂24-27毫米,♀25-27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翻石鹬栖息于岩石海岸、海滨沙滩、泥地和潮涧地带,也出现于海边沼泽及河口沙洲。迁徙期间偶尔也出现于内陆湖泊、河流、沼泽以及附近之荒原和沙石地上。
生活习性
在中国为
旅鸟和冬候鸟。春季于4-5月,秋季于9-10月迁徙。
迁徙时常集成松散的大群。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迁徙期间也常集成大群。行走时步态有点蹒跚,但奔跑很好,飞行有力而直,通常不高飞。
主要啄食甲壳类、软体动物、蜘蛛、蚯蚓、昆虫和昆虫幼虫。也吃部分禾本科植物种子和浆果。常单独或分散成小群觅食。觅食时主要通过嘴翻转水边地上或浅水处的海草和小卵石,啄食隐藏在下面的甲壳类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也吃死的动物尸体。
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美属萨摩亚、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亚美尼亚、阿鲁巴、澳大利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哈马、巴林、孟加拉国、巴巴多斯、比利时、伯利兹、贝宁、百慕大、玻利维亚、博内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岛和萨巴岛、博茨瓦纳、巴西、英属印度洋领地、文莱达鲁萨兰国、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布隆迪、佛得角、柬埔寨、喀麦隆、加拿大、开曼群岛、乍得、智利、中国、圣诞岛、科科斯(基林)群岛、哥伦比亚、科摩罗、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库克群岛、哥斯达黎加、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古巴、库拉索、塞浦路斯、捷克的、丹麦、吉布提、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埃及、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法罗群岛、斐济、芬兰、法国、法属圭亚那、法属波利尼西亚、加蓬、冈比亚、格鲁吉亚、德国、加纳、直布罗陀、希腊、格陵兰、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关岛、危地马拉、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匈牙利、冰岛、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牙买加、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基里巴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立陶宛、马其顿、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里、马耳他、马绍尔群岛、马提尼克岛、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蒙古、黑山、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瑙鲁、尼泊尔、荷兰、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尼加拉瓜、尼日尔、尼日利亚、纽埃、诺福克岛、北马里亚纳群岛、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帕劳、巴勒斯坦,国家、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波兰、葡萄牙、波多黎各、卡塔尔、团圆、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圣巴泰勒米、圣赫勒拿,阿森松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法属)、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塞舌尔、塞拉利昂、新加坡、 圣马丁(荷属)、斯洛伐克、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南苏丹、西班牙、斯里兰卡、苏丹、苏里南、斯瓦尔巴和扬马延、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东帝汶、多哥、托克劳、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图瓦卢、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美国本土外小岛屿、乌拉圭、乌兹别克斯坦、瓦努阿图、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越南、维尔京群岛、撒哈拉沙漠西部、也门、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游荡:白俄罗斯、伊斯瓦蒂尼王国、莱索托、列支敦士登、卢森堡、巴拉圭、卢旺达和斯洛文尼亚。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6-8月。繁殖于北极海岸。多置巢于浅滩或岛屿、沙地及海岸灌丛与岩石下,通常隐蔽得很好。巢多利用地面凹坑,内垫以草茎、草叶和苔藓。每窝通常产卵4枚,偶尔有少至3枚和多至5枚的。卵的形状为梨形,颜色为淡灰色、灰褐色或橄榄绿色。具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6-44.5×26-31.3毫米,平均40.5×29.3毫米。雌雄轮流孵卵,但以雌鸟为主。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等级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翻石鹬全球数量估计为平均460,000-730,000史(Wetlands International,2015)。全部数量估计数包括:中国1-10,000,000只旅鸟和50.1,000只越冬;中国台湾平均1,000-10,000只旅鸟和50-50,000只越冬;韩国平均50-10,000只旅鸟;日本平均1,000-10,000只旅鸟和50.1,000只越冬,并且有10,000-100,000对繁殖对;俄罗斯平均有1,000-10,000旅鸟(2009年)。欧洲数量估计为35,900-77,100对,相当于71,800-154,000成熟个体(2015年)。
总体物种数量趋势正在下降,尽管一些族群的趋势未知(Wetlands International 2015)。在北美,这一趋势正在增加(基于BBS / CBC数据:Butcher和Niven 2007),而在欧洲,物种规模估计在21年、9年(三代)中下降不到25%(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