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园是一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位于
贵阳市,它与城南
甲秀楼相毗邻,占地4000多平方米,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园内楼阁造型生动,长廊花墙四围,集幽、雄、朴于一体。
寺建于明代,最初名为南庵。明朝中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曾数次游览南庵,有《
南庵次韵二首》记南庵胜景:“岩寺藏春长不夏,江花映日艳于桃。山阴入户川光暮,林影浮空暑气高。树老岂能知岁月,溪清真可鉴秋毫。但逢佳境须行乐,墨遗风霜著鬓毛。” 后来又改名为圣寿寺,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圣寿寺在治城南门外霁虹桥之东,旧南庵。前临清潭,后负崇岗,群峰列谳,左右环绕,草木竹石,错置杂陈。”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中晚期,巡按贵州监察御史胡琼将圣寿寺改为武侯祠,祭祀诸葛亮,直至明末时期。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南明永历九年,张献忠部将孙可望驻贵阳,将武侯祠迁至别处,改建观音寺,供奉观音菩萨。清康熙《贵州通志》记载:“观音寺,在府城南堤,武侯祠旧址改建”。
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观音寺又改名水月寺,仍祭祀观音。《贵州府志》记载:“水月寺即观音寺,在府城南门外南明河上,去甲秀楼数步,前临浮玉桥,桥上旧有涵碧亭,今圯。寺门有阁曰‘拱南’,大殿三楹,殿中有方,有千佛铜塔一座,高可九尺。后有大士殿,旁有澹花空翠园林,内客厅数楹。又有
翠微阁三间,骚人墨客题咏颇多。”道光初年寺右建小楼三楹,可以观水。清道光八年(1828年),云贵总督阮元题阁额“翠微”。翠微阁为寺中著名建筑,前临南明河,后枕小山,老树交阴,风景清幽,为贵阳游览胜地。汪炳璈题翠微阁联:“半面山楼,半面江楼,书画舫容我掀髯大笑,邀几个赤松、黄石、白猿来,一评今古;数声樵笛,数声渔笛,翠微天尽它拍手高歌,听不真渌水、明月、清风引,万象空蒙。”
民国29年(1940年),设甲秀小学于寺中,山门、大殿、翠微阁都被拆除或改作他用。阁中明代铸造的千佛铜塔,
抗日战争初期还存在,以后下落不明。1990年起,市人民政府修复拱南阁、“澹花空翠”园林、翠微阁、龙门书院、广植花草树木,以后命名为翠微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