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就是不是指单个的
个体,而是三个以上的个体,三个以上的个体居住生活在一起,就可以称之为群居。群居,即成群聚居,与独居相对应。 又把生物体的生活习性,如群居动物,人和
蚂蚁都是
群居动物。
词语解释
亦作“群居”。指众人共处。
《
论语·卫灵公》:“羣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宋周密《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朝议以游士多无
检束,羣居率以私喜怒轩轾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基本概念
上班虫是一种典型的群居动物,他们虽然在上班时间聚在一起但大多内心极其孤独。他们害怕孤独,也逃避孤独。佛朗西斯.培根说:“喜欢孤独的人不是神明就是野兽。”是的,上班虫中绝大多数人成不了神明甚至圣贤,更害怕被视为野兽,于是群居成为必然的选择。
大多数上班虫不是夜行动物,他们的
群居生活一般在早晨八九点时开始,经过漫长纷乱的一天,有的下午五点就匆匆告别群居的同类,回到自己的窝中或者奔赴与异性上班虫的约会;有的则继续在
办公室加班,脑海中还回忆起一句新年祝福:“别人加班我加薪”。而现实情况是“别人加薪我加班”。许多
上班虫的公司把加班视作一种文化,大加鼓励,这样形成了一种心理氛围,生怕自己加班的时间比别人短,上班的时候不好好工作,效率奇低,把活儿都留到下班时间做,形成一场争相表演给老板虫看的“加班秀”。“加班秀”如同人类发明的拍卖会一样好玩,把这些上班虫折腾得像抽风一样互相攀比,觉得自己都是天才的上班虫,反倒忘记了上班的本意:创造性地干活。
在人类动物观察家看来,上班虫的
群居生活丰富多彩,有其人性温暖的一面,也有其黑暗寒冷的一面。
当其闪现人性温暖的一面时,我们能看到同事之间的精诚合作,友谊,帮助,协同,老员工对新员工的教导,新员工对老员工的尊敬,良性的竞争,劳资双方的妥协,互利互赢等等。对于大多数害怕孤独的
上班虫来说,群居生活是他们逃避孤独的好港湾,他们能在群居生活中得到安全感,不管这种感觉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
但是
群居生活中也充满了惊涛骇浪。这就难怪人类的图书市场中,充斥了那么多教上班虫如何在
办公室生存的著作,比如什么《上班兵法》《如何识别办公室小人》《怎样看透老板》。看到这些图书的泛滥,一个再幼稚的上班蛹,也应该明白未来生活中充满了多少挑战。
人类动物观察家
骆爽先生曾经设想,假如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龟或者
科莫多岛的蜥蜴会著书立说的话,他们的畅销书一定是:《猎食兵法》《伪装和面具技巧》《如何识别荒岛小人》《丛林里异类的喘息声》《何处晒太阳最舒服》。
美洲丛林中生活着许多群居的
蜘蛛,
群居生活充满着趣味也充满着危险。比如,一只雄蜘蛛为了交配爬上了母蜘蛛身上,放完枪后得急速撤退,否则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母蜘蛛饿了,会把情郎一口吃下。母蜘蛛产卵,一群小蜘蛛出生的时候也是惊心动魄的,不仅有别的动物在旁窥视着这些“食物”,而且晚出生的蜘蛛如果动作不够迅捷的话,它的哥哥和姐姐也会毫不留情地把它吃掉。
上班虫的智商是所有
灵长类动物中最高的,其例证之一就是上班虫会打小报告,会告密、扎针、上眼药,这是其他动物不会的;当然至于吹牛、拍马、说谎更是一些上班虫的绝技。丛林中的爬虫的毒刺,你是能一眼看见的;写字楼中的爬虫的毒刺,是长在舌头和
喉咙中的,软软的,有时可能还会抹上蜜。声音克敌,这是上班虫独一无二的法宝。
新概念
从
四合院、大杂院到
单元楼,从单元楼到小独栋、
SOHO,越来越私密化的住宅观念将个性生活推向了极至。但正应了一句老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更加“激进”的城市青年开始崇尚一种公社式的“群居”,以此对抗城市生活的孤独和重压。
新兴的“群居” 生活继承了当年
嬉皮运动在对抗社会方面的部分
血缘,但与媳皮们崇尚毒品和
性爱的反叛生活有着本
质区别。新兴群居是指几个或一帮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老
同学、好友)一起购买或租住城区或郊区的楼房,彼此相邻,互相照应,他们崇尚健康和
友情,在一个特定的群体氛围里构筑快乐无忧的“
乌托邦”。
群居的渐渐流行表明年轻人越来越重视自身情感的需求,友情、
团结是消除隔阂、抵抗重压和孤独的最好方式,即便很多老朋友无法住在一栋楼里,也在尽量搬得离朋友更近一些。云南省的心理学专家李琴书认为:这种“群居”生活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富
想象力的交往方式之一,它有效地省略了很多
沟通上的麻烦,有助于情感的寄托和宣泄。如果大家对此都乐于接受,就值得尝试。
其它相关
蚁域
“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称为继农民、
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
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北大博士后、青年学者廉思认为,随着
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以及劳动力市场结构、就业结构等一系列的调整,“
蚁族”现象将长期存在,可能还有扩大的趋势。
“蚁族”多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和餐饮服务等低层次、临时性的工作,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收入低且不稳定。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或者
城中村,低廉的房租、较低的生活成本以及较为便捷的交通吸引了“蚁族”聚居,称为“蚁域”。北京
唐家岭就是著名的蚁域之一。
自1999年以来,高校连年大规模扩招,大学教育发展过快;“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就业观念;再加上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毕竟,大城市的机会更多,发展空间也更大。他们怀揣梦想前来“寻梦”,追求群体认同聚居一起。
城中村
“
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之所以将该群体名之为“蚁族”,是因为这个群体和
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
一边奋斗一边在享受生活
小张今年23岁,从2007年7月入住五里岗至今已有两个年头了。小张住在五里岗小巷最里侧的一栋民建二层楼里面,她说她的生活五彩斑斓,但是每天下班迎接她回家的巷子却总是很深很暗,为此她只能壮着胆子回来。“我认为自己真的非常坚强”,小张评价自己时眼神里放射着自豪的光芒,这两年她将自己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一直保持着职位的升迁。
小张对她租住的房子表示满意,通常有朋友来看她,都会惊叹她能把一间小房子整理得那么整洁有序。如今她的妹妹来到合肥读书,经常没课时便到她的小屋陪她小住。在记者见到她的当天,她的小屋堆放的东西有点散乱。“这几天我哥哥的物品放到我这里来了,我也准备搬家,下个月我就能住到自己在市里买的新房了。”小张说,她的收入并不高,但因为节省有所积蓄再加上家里的帮助,如今她也成为有房一族。在这200元一月的小房间里,小张一直很快乐,在这仿佛除了一张大床再无他物的地方,她心爱的玩偶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她对生活的态度。
在爱情的鼓励下寻找工作
昨天下午,小高撑着伞从菜市买回了一把芹菜,年纪轻轻的他准备自己包顿饺子,等晚上他的女朋友下班回来一起吃。他的租房位于葛大店一间民房的三楼上,通往上面的狭窄楼道非常曲折,犹如他正在经历的找工作之路。
小高今年21岁,今年刚刚从学校毕业,通过招聘会、报纸、网络各种渠道尝试着找工作,却至今还没着落。“能干的工作很多,但是合自己意的很少。”他说,就在买菜之前,他刚刚结束一场面试回来。现在他正准备找份营销的工作,如今他们的房租150元一个月,虽然他和他的女朋友常常自己做饭,但一个月的花费加起来也要一千来块。“我只有找份工作,才能让日子更好过些。”
一次次搬迁让人颇觉无奈
小马和他的女朋友走在一帮租住在附近的哥们中间十分显眼,因为他们经常十指相扣手拉着手。见到他们的夜晚,他们正在自己的屋里收拾床铺准备搬迁。空空的小屋,不多的物品几大包就能装走,他们环顾四壁,墙上唯一的一张明星海报上,一位帅哥正趴在自行车上冲着他们发出阳光的微笑。
“我们搬家都已经习惯了,租房子住不如意就可以搬走。”小马说。只是这次他们有些无奈,因为赶上他们所在的
城中村改造,他们即将搬去的房子比这里贵,交通似乎也并不比这里好。
只有乐观才能够触摸梦想
只有很少的“
蚁族”能像小张一样较快地拥有自己的住房,提及买房,他们大都笑着说:“太遥远了!”但是或多或少,他们都在寻找着自己的希望与梦想。
张鹏知道自己是个“蚁族”,同时他还说自己是个“
月光族”,因为他每个月工资一千元不到,除去每月的房租、吃饭、交通、电话等费用,已经所剩无几。“
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个过程只是暂时的。”他说。现在自己正打算趁着年关回老家学车,过阵子拿了驾照后就更好找工作了。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大多的“
蚁族”都希望先有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再考虑改善居住条件。
小高在网上看过几集电视剧《蜗居》,他说他感到十分亲切,当他知道“蚁族”的定义后,他笑着说:“哦,那我们还真是蚁族嘛!”
网络群居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群居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工作之余通过QQ群、群居网络社区等平台实现了网络群居。不同行业、不同爱好的人们通过网络实现了定向群体性聚居,这也是社区乃至社会中所表现出的新型群居活动,人类是群居动物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生活中的群居属性,而是扩展到了网络群体虚拟性群居,这也是人类文明与科技发展的又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