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汉语词语,读音为:tóng xué,意思是对同班或者同校同学的
通称。
(1)同师受业。(2)同师受业的人。(3)同伴。(4)清代严禁文人结社,禁用社兄、盟弟等称呼,于是文人之间改称同学。(5)在同一个学校学习的人,(6)对在校学生的通称。
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双缢庙》:“审勘得白云娥与任宜男者,居本比邻,幼而同学。”
清·
孙枝蔚《寄乡中旧游》诗:“混迹鱼盐别草莱,寄言同学莫相哀。”鬼谷子谓
李斯曰:“
廷尉师事
荀卿,学同
韩非,亦是大道。”
清·
王应奎《柳南续笔·刺称同学》:“自前明
崇祯初,至本朝
顺治末,东南社事甚盛,士人往来投刺,无不称‘社’‘盟’者;后忽改称同学,其名较雅,而实自黄太冲始之。”
刘心武《
班主任》:“尹老师忽然想起,赶紧告诉 张老师:‘我刚从他们楼里出来,听我那班里一个
同学说谢惠敏跟石红吵了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