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革是化工产物,是生皮经过一系列
物理化学处理(鞣制)变成的化工产物,处理后,皮革具有良好的透气
透水性,高TS,良好卫生性能,稳定性能等等,只有这样的皮革才能用于
革制品生产。
羊皮革生产分服装(手套)革和
鞋面革两大
生产工艺。初期的羊皮制革沿袭了牛皮的制革方法,到20世纪60年代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独特的生产工艺。
服装(手套)革的生产工艺有:
浸灰工序。50年代前是将皮浸在瓦缸内,不断翻动,
生产周期8~10天。60年代改用
划槽浸灰,俗称老灰、中灰、新灰三池法,生产周期缩短到6~7天。但三池法工序往返、操作笨重,
产品质量不易控制。到1973年,上海久新制革厂技术员吴连元等人改用
转鼓滚灰,通过加强
机械运动,加速皮张的
化学反应,生产周期缩短为2天,工时效率提高3倍。鞣制软化工序,1950年前一直是靠
米糠发酵2昼夜完成。1958年,吴连元把牛皮
胰酶软化方法移植到羊皮上,只需2~3小时。虽然生产周期缩短,但皮面粒纹较粗。1965年,上海久新制革厂率先应用胰酶加
蛋白酶的方法软化
山羊皮,使皮面细致,呈平纹状,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生产周期缩短到1小时,完善了羊皮革的软化工艺。
酸皮削匀工艺,70年代前沿用
灰皮削匀,但背脊部位差,降低了皮革
利用率。80年代初,移植牛皮酸皮削匀方法成功,使整张羊皮纤维伸展伸平,革身丰满柔软,利用率提高5%,生产成本下降。
皮革及其制品的
市场潜力是很大的,全球皮革总
需求量约为1.0亿平方米,相当于3亿张牛皮(标准皮)的产量,中国皮革产量折合标准皮近7000万张,约占全球皮革产量的23.33%。但是,中国皮革制鞋及其
相关产业的企业也应该正视到,目前我们在很多方面也存在
不足之处,虽然中国是世界上皮革生产大国,但并不是皮革强国,在品质、价值方面仍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在这个市场的大环境中加以磨练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