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凌飞
复旦大学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罗凌飞博士,男,生于1977年11月。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首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111计划)基地负责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重庆市首期“两江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发育遗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学会会员。实验室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以组织器官发育和再生的调控机制为主要研究方向。
人物简介
罗凌飞,男,汉族,1977年11月生,九三学社社员,德国哥廷根大学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副主任委员。
罗凌飞以肝脏和胰腺为代表的内胚组织器官发育和再生的分子调控机制为主要研究方向,主持了12项科研、人才和团队项目。其中,2008年主持的“发育与生殖研究”领域项目,使他成为我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实施12年来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他先后担任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副主任、主任,目前已在《Nature》《Developmental Cell》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2013年获得第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人物经历
1977年11月,出生于重庆。母亲出生书香门第,在西师附中图书馆上班;父亲则是工人世家,1971年前从一个集体企业下岗。
1983年一直到1995年,从西师附小一直读到西师附中毕业。
1995年,被保送到南京大学。在大学提供的3个专业意向中,他均填的是生物化学专业。
199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
1999年,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硕士、博士连读。他的本科毕业论文是在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完成的。
2000年9月,从全世界1000多名申请者中被选中,到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和哥廷根大学,加入分子生物学国际计划。同时,攻读硕士、博士。
2004年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获博士学位。
2004年获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2004-2006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4年11月,被西南师范大学聘为双聘教授。
从西师附中走出去的罗凌飞,因为在分子发育生物学研究上的杰出贡献,是目前为止获得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主席-副主席奖的中国人。
2004年2月19日的国际权威学术杂志《自然》上,发表了他的主要研究成果。
2004年11月,27岁的罗凌飞被西南师范大学聘为双聘教授。西南师范大学正在为他建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010年度重庆市“百名杰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199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2004年,毕业于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曾获得2003年度德国马普协会主席-副主席创新奖(Gruss-Jäckle Prize,Innovation Prize)。
2004-2006年,在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兼任初级研究组长。
2006年至今,先后任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负责建设和带领西南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队伍。
2007年4月-12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
2006-2023年先后担任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发育生物学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其间2007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
2022年2月,九三学社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2023年任复旦大学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政协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政协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个人荣誉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9),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013、2019),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重庆市百名杰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第七届重庆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第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重庆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中国遗传学会发育遗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会员、中国动物学会会员、重庆动物学会会员。现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等科研、人才和团队项目6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0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2年6月28日,入选2022年度生命科学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专家评审组名单。
研究方向
实验室以斑马鱼模式动物,以内胚层组织器官及血管发育和再生的分子调控机制为主要研究方向:
(1)早期内胚层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2)调控肝脏发育和再生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研究;
(3)调控胰腺发育和再生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研究;
(4)调控血管再生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研究。
社会任职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2019-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第六、七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14-2020)、第九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大评委会委员(2018-2020)。
学术论文
仅包含部分代表性SCI学术论文。
(1)Huiqiang Lu, Jun Ma, Yun Yang, Wenchao Shi, Lingfei Luo*. (2013). EpCAM is an endoderm-specific Wnt derepressor that licenses hepatic development. Dev. Cell (IF: 14.03)
(2)Zhuan Li, Yu Lan, Wenyan He, Dongbo Chen, Jun Wang, Fan Zhou, Yu Wang, Huayan Sun, Xianda Chen, Chunhong Xu, Sha Li, Yakun Pang, Guangzhou Zhang, Liping Yang, Lingling Zhu, Ming Fan, Aijia Shang, Zhenyu Ju, Lingfei Luo, Yuqiang Ding, Wei Guo, Weiping Yuan, Xiao Yang, Bing Liu*. (2012). Mouse embryonic head as a site fo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development. Cell Stem Cell (IF: 25.421)
(3)Sizhou Huang, Jun Ma, Xiaolin Liu, Yaoguang Zhang, Lingfei Luo*. (2011). Retinoic acid signaling sequentially controls visceral and heart laterality in zebrafish. J. Biol. Chem. (IF: 4.773)
(4)Sizhou Huang, Jun Ma, Xiaolin Liu, Yaoguang Zhang, Lingfei Luo*. (2011). Geminin is required for left-right patterning through regulating Kupffer’s vesicle formation and ciliogenesis in zebrafish.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IF: 2.484)
(5)Xiaolin Liu, Sizhou Huang, Jun Ma, Chun Li, Yaoguang Zhang, Lingfei Luo*. (2009). NF-κB and Snail1a coordinate the cell cycle with gastrulation. J. Cell Biol. (IF: 10.264)
(6)Mara E Pitulescu, Martin Teichmann, Lingfei Luo, Michael Kessel*. (2009). TIPT2 and geminin interact with basal transcription factors to synergize in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BMC Biochem. 10, 16. (IF: 1.988)
(7)Tianyu Zhao, Nora Szabo, Jun Ma, Lingfei Luo, Xunlei Zhou, Gonzalo Alvarez-Bolado*. (2008). Genetic mapping of Foxb1-cell lineage shows migration from caudal diencephalon to telencephalon and lateral hypothalamus. Eur. J. Neurosci. 28(10), (IF: 3.631)
(8)Lingfei Luo*, Yvonne Uerlings, Naisana S. Asli, Nicole Happel, Hendrik Knoetgen, Michael Kessel. (2007). Regulation of geminin functions by cell cycle dependent nuclear-cytoplasmic shuttling. Mol. Cell. Biol. 27(13),(IF: 5.527)
(9)Mara Pitulescu, Michael Kessel, Lingfei Luo*. (2005). The regulation of embryonic patterning and DNA replication by geminin. Cell. Mol. Life Sci. 62(13), (IF: 6.57)
(10)Lingfei Luo, Michael Kessel*. (2004). Geminin coordinates cell cycle and developmental control. Cell Cycle 3(6), (IF: 5.359)
(11)Lingfei Luo, Xiaoping Yang, Yoshihiro Takihara, Hendrik Knoetgen, Michael Kessel*. (2004). The cell-cycle regulator geminin inhibits Hox function through direct and polycomb-mediated interactions. Nature .(IF: 36.28)
*通讯作者
IF为JCR公布的最新期刊影响因子
主要成就
探索人体器官发育与再生奥秘
西南大学崇德湖畔的一幢两层小楼,便是罗凌飞的实验室。在那间没有挂标示牌的实验室里,罗凌飞的研究模型是跟大拇指差不多长的小鱼斑马鱼
实验室里有4000多个小鱼缸,近10万条斑马鱼在里面自由地快速游动。如果这些鱼有思维,那么罗凌飞无疑是它们最熟悉的人。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罗凌飞和他的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在仔细观察这些游动的生命。
“别看这鱼小,可它有80%的基因都是和人是高度相似的。”罗凌飞说,斑马鱼还是胚胎时候是完全透明的,可以看到身体的器官,这也是他选择斑马鱼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之一。罗凌飞介绍,人类在患恶性肝脏、胰腺疾病后,需要把器官坏掉的部分切除,但由此导致相应脏器功能严重减弱,而患者很可能还没有等到器官再生的时候到来就离开人世了。如何让人体器官相对快速地再生,生物医学界还没有有效的办法。而一条斑马鱼器官再生的时间很短,如肝脏再生只需要两到三天。斑马鱼,就成为研究器官再生的理想模型。
在罗凌飞眼中,斑马鱼和人类生命之间存在着可以破译的密码。肝脏疾病、糖尿病是当今人类健康的杀手。罗凌飞说,这些疾病的共同点是器官受损,器官受损后再生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而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人体器官相对快速地再生呢?以斑马鱼为模型开展器官的发育与再生研究为最终实现人类器官的快速再生提供了可能。罗凌飞把研究重点放在肝脏和胰脏的发育和再生上。2013年3月,他的团队在生物医学权威期刊《发育细胞》上以每期亮点发表论文,研究揭示出肝脏发育的关键因子——EpCAM,作为一种内胚层特异性的Wnt去阻抑子,决定了肝脏发育的组织细胞特异性,促使了肝脏发育。EpCAM就如同一张执照。有了这张执照,细胞才具备被诱导分化为肝脏细胞的能力。该研究促进了对经典信号途径发挥功能的细胞或组织的特异性如何实现这一重要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从北碚嘉陵江边到西南大学崇德湖畔,近1公里的路程,是一个顽童到一个科学家的距离。1977年,罗凌飞出生于山城重庆。小时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条小溪沟,河里玩耍成为他上下学途中最喜欢做的事情。“我喜欢抓蝌蚪,或许那时就与水生动物结下不解之缘。”
1995年,18岁的罗凌飞从西师附中毕业后保送南京大学,在大学提供的3个专业意向中,他均填的是生物化学专业,立志将来从事生命科学研究。2000年9月,罗凌飞从全世界1000多名申请者中被选中,到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和哥廷根大学,加入第一期分子生物学国际计划攻读硕博学位。
2000年9月,罗凌飞离开重庆飞赴慕尼黑留学。出国前他也曾是个愤青,总觉得国内有这里那里的不如意,巴不得早点出国。而在飞机起飞那一刻,看着窗外养育了他20多年的这片热土,眼里心里全是深深的眷念,早已淹没了心里的那一点点不如意。而且,这一去还会不会回来?何时才能再回到祖国家乡?那一刻,他的感受完全改变了,感受到了,全是深深的家国情怀。在德国的研究很辛苦,罗凌飞经常在实验室里通宵工作,有时在天亮前实在熬不住了就拿导师的办公桌当床小睡一会儿,天亮时再将办公桌收拾整齐,以致于导师好几次都发现办公桌比他前一天下班时还要整齐。留学时,当地人对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所有外国人都很友好,但是时间越长接触越多就会发现,他们友好的语言和行动的表面下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同情,而并非真正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们认为,你在这里可以做出顶级水平的研究成果,而回到发展中国家你很有可能就做不了。那时,罗凌飞明白了,自己的国家不强大,自己做得再好也只是寄人篱下,个人的进步与祖国的发展融汇到一起,才是飞扬的青春。在德国留学的经历,更坚定了罗凌飞要回国效力的决心。
2004年罗凌飞获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2月19日的国际权威学术杂志《自然》上,发表了他的主要研究成果。2006年1月,28岁的罗凌飞被西南大学聘为特聘教授。
正是这段异国他乡深造的经历,让罗凌飞的信念愈发坚定:“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站在世界之巅。我知道前路漫漫,我愿意付出我全部的努力。每个人的力量都很有限,可是加在一起就能改变很多很多。”
以青春之梦创造青春之我
在罗凌飞看来,支撑他进步的,就是年轻所带来的活力和机遇,以及国内发育生物学前辈们对自己的支持和爱护。2008年罗凌飞就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是当年我国973计划实施十二年来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
罗凌飞的实验室团队一共28人,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所以他和博士生不会有什么代沟,和其他专家也谈得来,他觉得这种感觉非常融洽。作为西南大学发育生物实验室的主任,年轻的罗凌飞,除了在学术上的“前途无量”,团队合作上也更和谐。
青春的期盼是美好的。
每日从早上8点10分来到实验室到晚上回家之前,除了午餐时间,罗凌飞几乎整天就泡在这间实验室里。“辛苦是必然的,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兴趣。”在外人看来,从事科研工作很枯燥,但在罗凌飞眼里,只要有兴趣,就会乐在其中。
除了每天12个小时和斑马鱼、各种实验数据呆在一起,他每周还会去学校操场跑两次步,平均一次跑8圈,3200米,这是他最喜欢的运动方式。
“我不过是离出发线比你们远了点,其实谁先到终点都不好说”。大学生常把迷茫挂在嘴边,罗凌飞建议他们一定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规划。
“青春在现在是用来奋斗的,在将来是用来回忆的。以青春之梦创造青春之我,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民族。梦在前方,路在脚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在与西南大学学生对话中,罗凌飞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话语与青年学子共勉。
科研项目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3 16:49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