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苏铁(学名:Cycas tanqingii D. Yue Wang)是苏铁科、苏铁属植物。树干圆柱形,无茎顶绒毛。鳞叶披针形,背面密被绒毛。羽叶4-7枚,羽片57-60对,条形,坚纸质至薄革质,表面深绿色,背面苍绿色,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小孢子叶球圆柱形,小孢子叶楔形,先端具小尖头,顶端不育部分密被褐色短柔毛。大孢子顶片近圆形至卵圆形,密被锈色短柔毛,后逐渐脱落,边缘筐齿状分裂,两侧6-9对侧裂片,裂片钻形,胚珠2枚,扁球形,具小尖头,无毛。种子倒卵状球形,中种皮具浅皱波状纹饰。
植物学史
王定跃在1995年5月赴中国云南省绿春县调查时在林业局宿舍见到几株栽培的苏铁羽片较宽,外形似单羽苏铁,但种子较大,鳞叶较宽大,后来到小黑江流域实地调查时采到大抱子叶标本,确认为一独立种,为纪念深圳仙湖植物园陈谭清主任对推动苏铁迁地保护与苏铁研究所作的重要贡献,遂取名为谭清苏铁(Cycas tanqingii D.Y.Wang)。
形态特征
树干圆柱形,高可达2米,无茎顶绒毛。
鳞叶披针形,背面密被绒毛,鳞叶与
营养叶呈轮状交替出现。羽叶4-7枚,长192-335厘米,叶柄长76-164厘米,两侧具刺50-59对,刺长1.5-3毫米,刺间距1.5-2.7厘米,
羽片57-60对,条形,中部羽片长30-45厘米,宽1.5-2.2厘米,坚纸质至薄革质,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苍绿色,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侧下延,中脉两面隆起。
小孢子叶球圆柱形,长约40厘米,直径5-8厘米,
小孢子叶楔形,长2.5-3厘米,宽1-1.3厘米,先端具1.5-2毫米的小尖头,顶端不育部分密被褐色短柔毛。
大孢子叶长10-12厘米,顶片近圆形至卵圆形,长5-6厘米,宽5-6.5厘米,密被锈色短柔毛,后逐渐脱落,边缘筐齿状分裂,两侧6-9对侧
裂片,裂片钻形,长1.5-4厘米,顶裂片不明显,与侧裂片近等大,
胚珠2枚,扁球形,直径约3毫米,具小尖头,无毛。种子倒卵状球形,长3.5-4厘米,直径3-3.5厘米,中种皮具浅皱波状纹饰。花期4月,种子9-10月成熟。
近种区别
绿春苏铁与
单羽苏铁(学名:Cycas simplicipinna (Smitinand) K.D. Hill)近似,但大孢子叶顶片近圆形,顶裂片不明显,与侧裂片近等长,胚珠仅2枚,种子较大而易区别。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云南省绿春县的小黑江流域及越南的黑水河流域。
多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下热带季雨林和山地雨林下,在海拔6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主要乔木树种有毛坡垒、东京龙脑香、绒毛番龙眼、白颜树、琴叶风吹楠、小叶红光树、千果榄仁、龙果、云南崖摩、糖胶树、多花山竹子、野龙竹、和多种榕树组成。在海拔600-1000米,常见树种主要有合果木、盖裂木、糖胶树、紫荆木、细青皮栲树、红木荷、印度栲、短刺栲、红椿、粗叶木、狗骨柴等。
绿春苏铁喜高温潮湿的环境,多集中生长于等沟边的阳坡上,呈斑块状分布,在林窗和土壤肥沃的地方生长较好。受热带季风的影响,分布区全年高温多雨,干湿交替明显,属热带北缘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8-22℃,终年无霜;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1℃,极端最高温35.9℃;年降雨量1687.1-2129.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8%-85.8%。土壤为砂岩、石灰岩发育的砖红壤,pH值4.52-5.36,酸性强,速效磷缺失。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通过人工授粉可大大提高植株结实率,以获得种子。10-11月采种,在原产地可以随采随播,也可沙藏一段时间播种,种子发芽率可达85%以上。幼苗期需遮荫,保持土壤湿润。
栽培技术
移栽与定植:地径10厘米以上的大苗提前半年至1年断根,等其长出大量须根后再进行移栽与定植。种植前挖好种植穴,并放入底肥,施底肥时肥料和其他添加物与土壤充分拌匀,底肥配方为培养土由45%的腐叶土、20%的菌根土、30%的河沙和5%的钙镁磷肥配制而成。定植深度以土球顶部低于穴边25厘米为宜,定植后用竹竿或树杆支撑牢固。
养护:移栽定植后浇足定根水,之后在树干基部周围盖上一层覆盖物以保持土壤潮湿和减少杂草生长。宽叶苏铁定植一段时期后,进行除草、松土。视宽叶苏铁的生长情况,可增施一定量的复合肥,施肥尽量在春季和夏季进行,施肥时沿树缘边缘挖条沟施入。也可以进行叶面施肥。管护过程中对畸形的植株作必要的修剪。
主要价值
绿春苏铁为热带雨林下的重要特征种,地区特有种。由于其种群保存较好,是研究苏铁植物种群生态学、生态恢复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难得类群,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因其舒展秀丽的羽叶,是具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近危(NT)。
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一级。
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2023年)——附录Ⅱ。
截至2005年,分布面积约4838公顷。整个群落呈斑块状分布,其种群结构保存完整,年龄结构基本呈金字塔形,是比较稳定的种群。
由于其生境遭到严重的人为破坏,加上当地老百姓长期取食和不法商贩的大量收购,种群面临严重威胁。
截至2005年,分布区已建立了
黄连山自然保护区,与越南的孟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使得绿春苏铁种群得到了有效的整体保护。保护区应加强管理,严禁采挖、采食,保护好现有植株。建议保护区在适宜分布区进行人工授粉,以提高大袍子叶球结实率,进行人工培育,以满足园林绿化、植物园、树木园引种栽培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