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毛马兜铃
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
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的全草。多年生缠绕草本,全株密被黄白色绵毛,花期6—8月,果期9—10。 是中草药中的的一种,生于山坡草丛和沟旁路边。主产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陕西亦产。气微香,味苦而辛。祛风湿,通经络,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腹痛、疟疾、痈肿。用量3—9g。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拘挛、脘腹疼痛、跌打伤痛、外伤出血、乳痈及多种化脓性感染
形态特征
绵毛马兜铃
多年生缠绕草本,全株密被黄白色绵毛。根茎细圆柱形,横生,有多数须根。叶互生,卵圆状心形,长宽几相等,3—8cm,先端短尖,全缘;叶柄长2—5cm。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近中部具1叶状苞片;花被弯曲成烟斗形,顶端3裂,带紫色;雄蕊6,贴生于花柱体周围;子房下位,6室。蒴果圆柱形,沿背缝线具有宽翅,黑褐色,6瓣裂。花期6—8月,果期9—10。 生于山坡草丛和沟旁路边。主产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陕西亦产。
【性状】本品根茎呈细圆柱形,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2~0.5cm;表面棕黄色,有细纵纹及节,节处有须根,有的有芽痕;质韧,断面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细长,淡绿色,密被白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5~3cm,叶片灰绿色;皱缩,展平后呈卵圆形或卵状心形,先端钝圆或短尖,基部心形,两面密被白柔毛,下表面更多,全缘,脉网状。气微香,味苦而辛。
生长环境
沟边, 沟边草丛, 林中, 路边, 山坡草丛中, 山坡灌丛, 山坡路边草丛,海拔580-1500,米,无法人工引种栽培
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山西省, 陕西省, 山东省, 江苏省, 安徽省, 上海市, 浙江省, 江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主要价值
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是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植物含有的成份。马兜铃科 植物可分为马兜铃属(AristolochiaLinn.)及细辛属(AsarumLinn.),从中医药角度而言,马兜铃科草药多味辛、苦,苦能下气、燥湿,辛能发散、行气、活血。马兜铃科草药主要功能为袪风胜湿、活络止痛、行气活血、止平喘、清热利水、解毒消肿、散寒止咳痛,可用于风湿热痹、湿热身肿、淋证、水肿……等病痛。 属于马兜铃科的植物有很多,《中国本草图录》中所收较常见的马兜铃科植物有28种,当中标明含马兜铃酸的有11种,包括川南马兜铃(大叶青木香)、北马兜铃、马兜铃、海南马兜铃、异叶马兜铃(汉中防己)、管南香(广西马兜铃)、关木通(木通马兜铃)、寻骨风(绵毛马兜铃)、淮通(淮通马兜铃)、耳叶马兜铃、朱砂莲等。其它著名的还有广防己、三筒管等,长期误服含马兜铃酸的草药可以引致肾衰竭,不可不知。至于细辛属草药如细辛、杜衡等,《中国本草图录》虽未指出含马兜铃酸,但《有毒中草药彩色图鉴》亦明言全草有毒,使用时要经专业的医师指导。
【性味与归经】性平,味苦。
【中药化学成分】根茎含有尿囊素(allantoin),马兜铃内酯(aristolactone),绵毛马兜铃内酯(mollislact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A,9-乙氧基马兜铃内酰胺(9-ethoxyaristololactam)和9-乙氧基马兜铃内酯(9-ethoxyaristo-lactone)。
茎叶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A和D,香草酸(vanillicacid),马兜铃内酰胺(aristololactam),6-甲氧基马兜铃内酰胺(6-methoxyaristololactam),棕榈酮(palmitoe),正三十醇(n-triacont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和硬脂酸(stearicacid)、马兜铃内酰胺、尿囊素(allantoin)、挥发油等。
【采制】
季或初冬采收,晒干。
【来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的全草
功能与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腹痛、疟疾、痈肿。用量3—9g。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拘挛、脘腹疼痛、跌打伤痛、外伤出血、乳痈及多种化脓性感染。
绵毛马兜铃
取本品1g,加10%氨水浸泡过液,滤过。滤液加稀盐酸,酸化后,用乙醚萃取,乙醚提取液浓缩至小体积作试样溶液,以马兜铃酸A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硅胶G-CMC薄层板上,以苯-丙酮-甲醛(8:2:0.5)展开,日光下马兜铃酸显黄色斑点,紫外光下显黄绿色荧光。
药物应用
寻骨风和桑枝均性平,味苦,入肝经,祛风利关节,而用于治疗筋骨关节风湿痹痛,且寒热皆可应用。但桑枝尚有利水之功,可行水退肿而治浮肿脚气等,寻骨风则无此作用。
(1)本品茎的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稍突出,被角质层;多细胞非腺毛甚多。皮层较窄。中柱鞘纤维6~10余列连接成环带,壁木化。维管束6~8个,大小不等。韧皮部细胞皱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类圆形,直径17~72μm。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30ml,浸渍过夜,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再加2%间二硝基苯的乙醇溶液与10%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各1ml,加热2分钟,显血红色。
验方
绵毛马兜铃
1.风湿关节痛:
(l)绵毛马兜铃12克,白酒500毫升,浸泡1月后,每次服25~50毫升,一日服两次。
(2)绵毛马兜铃9克,水煎,饭后服。
2.胃痛
(1)绵毛马兜铃根9克,水煎服,或将药嚼烂吞服。
(2)绵毛马兜铃根6克,南五味根、海嫖峭各13克。上药晒干,共研细末,每服5克,一日3次。
3.肇丸肿痛:鲜绵毛马兜铃根25克,水煎服。
4.刀伤出血:绵毛马兜铃叶晒干研极细末,外撒创口;鲜绵毛马兜铃叶捣烂外敷亦可。
药理作用
绵毛马兜铃
1.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的作用:
绵毛马兜铃挥发油及提出的总生物碱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非生物碱部分无效,冷浸剂经乙醇沉淀1次所得的制剂对蛋清性及甲醛性关节炎均有效果,但如沉淀两次,并经高压灭菌者即失去作用。
2.抗肿瘤作用:
全草的粉末混于饲料中喂食小鼠,对艾氏腹水癌和腹水总细胞数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艾氏癌皮下型瘤亦有明显效果。煎剂内服也有效。经初步分析,有效成分似能溶解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氯仿,受热不被破坏。
各家论述
1.《饮片新参》:散风痹,通络,治骨节痛。
2.《南京民间药草》:全草浸酒服,治筋骨痛及肚痛。
3.《江西民间草药》:治疟疾,风湿关节痛。
参考资料
绵毛马兜铃 Mianmaomadouling.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寻骨风.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4 08:1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