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林十景
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境内,绣林,市人民政府驻地
绣林十景又称“绣林十锦”, 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境内,绣林,市人民政府驻地。随着时代的变迁,关于绣林十景的具体景点说法也不尽相同……
简介
数万年前,先民们在湖北石首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老文化。有关绣林十景最早的传说开始于春秋时期的调弦亭(在今调关镇)。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俞伯牙乘舟自楚都(郢城)东下,因避风雨在此临时停泊。晚上闲来无事,他不由抚琴而歌,开始一曲意在高山之律,樵夫钟子期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接着他又弹了一曲意在流水之律,子期则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于是大喜过望,遂与子期结为莫逆之交。两人便在此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名。民间遂命名此地为“调弦口”,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在他坟前将琴摔碎,断裂的琴弦就成了调弦河。早在宋朝年间,人们就在这里修建了“调弦亭”,只是后来由于年久失修而毁于民国。1999年,调关镇人民政府在调弦口闸旁竖立了一座引人注目的“高山流水遇知音”雕像。 调关镇的伯牙口村也是为了纪念这位琴艺高人所取。后之,坐落在市区的“绣林晚照”“锦帻奇霞”“影桥清鉴”“望夫石笋”等名胜,是在三国时期留下的,“八仙棋局”是在晋代留下的,“万石钓艇”是在北宋时期留下的。这些山水胜地,曾使历代名士泼墨挥毫即景吟咏,由此产生了“望夫台”“吟绣林十景”“绣林晚照”等传名佳作。部分原物虽已去,但从八十年代初,石首市政府开始拨款缮修,逐步恢复了绣林十锦的历史原貌。
杜甫黄庭坚等人的诗名中,仍可领略到昔日的风采。但可惜的是,由于城市建设,一些景点又已被毁。
形成
杜甫晚年从成都南下衡湘时曾泊舟石首,诗云:“挂帆朝发刘郎浦,疾风飒飒昏亭午。舟中无日不沙尘,岸上空城尽豺虎。十日北风风未回,客行岁晚尤相摧。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这是杜甫最后的诗作之一,壮怀激烈,慷慨悲凉之气溢于言表。
唐·吕温游览石首山水后留下诗句:“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诗中描述了刘备在石首迎娶孙夫人的故事。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刘备到东吴招亲,迎娶孙夫人,诸葛亮和关羽在石首阳歧山隆重迎候。诸葛亮命令士兵将荆州运来的川绫蜀锦,从山脚到山顶张挂起来,还派1000名将士披红挂绿,200名彩女持宫灯迎接。周围的老百姓也手持彩旗、锦幛前来欢庆,山上山下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刘备和孙夫人赞叹道:“真是锦绣如林啊!”后来,人们便将阳歧山改名绣林山
石首于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建县,县治设在绣林山(阳歧山)脚下。绣林城区内有石首山、绣林山、楚望山、南岳山(原名龙盖山)、马鞍山、砚盆山、笔架山等浅山错落其间;有山底湖、陈家湖、牌楼堰、廖家渊、蔡家潭、涎兜湖、沙湖等湖潭点缀内外,城区山明水秀,美不胜收。
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贬官涪陵时溯江而上经过石首而赋诗,他是最早歌咏“绣林十锦”的诗人,其诗云:“调弦南望马鞍还,瘦石峨峨龙盖山锦帻亭中依县治,刘郎浦畔近沙滩。望夫台八仙洞照影桥万石湾。自古绣林存十景,何人为入画图看。”
另外,唐诗人元稹、宋诗人陆游等也在绣林留下了优美的诗篇。
当代著名学者、诗人吴丈蜀《沁园春·石首》:
石首山头,晋纪古城,地处江南。望刘郎浦口,江如飘练,上津湖下,浪似调弦。山谷题诗,少陵停棹,皇叔曾来设庆筵。千百载,引高人哲士,乐意留连。
而今尽换新颜,看无数英雄绘彩笺,若结绣林边。虹桥照影,红军树上,翠盖擎天,南岳殿堂,文峰笔架,十计天然丽景观。须到此,访园林城市,天上人间!
下片将石首新十景连缀其中,即浦口飘练、津湖鼓浪、钟俞调弦、绣林夕晖、虹桥照影、红树翠盖、南岳钟磬、文峰霁雪、笔架晨曦、皇叔庆筵。
相关景点
其 一
范蠡墓: 在石首市桃花山鹿角头村,传说范蠡曾在此隐居避世。
饮马池: 在石首市桃花山鹿角头村,传说范蠡曾在此饮马。
调弦亭: 在石首市调关镇之西,传说是楚国大夫俞伯牙泊舟弹琴觅知音处。
绣林山: 原叫阳歧山,在石首城北,传说是刘备纳孙夫人回荆州停驾欢庆处。
刘郎浦: 位于石首城北的长江北岸,诸葛亮迎刘备伏兵奇袭二气周瑜处。
三义寺: 在石首城北阳歧山江畔,为纪念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而建。
绣林亭: 在石首城北原东岳山麓,今山已经被取石炸平,在绣林山重建。
望夫台: 在阳歧山顶,孙夫人登顶西望丈夫刘备处,现有近造夫人塑像在。
照影桥: 在石首城皇叔街东北部,原为湖泊,孙夫人常站在桥上照影自怜。
玉田寺: 位于石首楚望山下,为纪念晋代药物学家葛洪建造。
其二
1、调弦亭,位于离石首城22.4公里的调关镇。傍江而立,相传俞伯牙访知音钟子期,在此调弦定音。后人修筑纪念取名调弦亭
2、刘郎浦,位于石首城北的长江北岸,与绣林山隔江相望。相传刘备从东吴招亲回荆州,孔明率众将士泊舟于此迎亲,故名刘郎浦
3、马鞍山,位于石首城内龙盖山与笔架山之间,形如马鞍而得名,相传三国时期,东吴战将陆逊与蜀汉交战时曾屯兵于此地。
4、龙盖山,又名南岳山,位于石首城东北首,西与马鞍山、笔架山连锦挺立。据考,山中有石湫,人传为龙窟。每当雾霭笼罩则必下雨,故名龙盖山,相传唐代将军李靖曾在此屯兵,后人在此山右侧建有李卫公祠。
5、照影桥,位于石首城楚望山南约150米的牌楼堰中。原为木制桥。相传孙夫人曾来此桥对水照面。后人将木桥改为石拱桥。并取名“照影桥。
6、八仙洞,位于楚望山下与玉田寺毗邻。有石洞,洞内有棋盘,石桌、石凳。相传晋代葛洪在此种玉,常有仙人与他对弈,故名八仙洞。
7、望夫台,位于楚望山与绣林山交界处。相传刘备西征入川后,孙夫人登高西望,在她站立的石头上留下一双足迹。此石便为望夫台
8、万石湾,在石首山西麓山脚处,长江流经此处形成巨大的回流,而被长江水冲刷的山石,宛若玉笋屹立,故名万石湾,也是人们垂钓处。
9、锦帻亭,坐落在与绣林山相毗邻的楚望山上。相传刘备与孙夫人燕尔新婚时,曾在此用锦帻支配临时小憩处。后人在原处修筑了一座锦绮生辉的亭寺。取名“锦帻亭”。
10、绣林亭,坐落在绣林山顶峰。相传三国时汉刘备从东吴招亲回荆州,孔明率众将士迎娶,在绣林山上挂锦结绣,设宴欢庆。后人为纪念其历史意义,在山上修筑亭寺,取名“绣林亭”。宋代黄庭坚为此亭题写扁额。
相关石刻
石首宾馆大门院墙嵌刻的近100米长的《绣林十景石刻》曾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是石首市著名书画家黄宝玉(抱玉)先生遗作。抱玉先生的国画在湖北省较有名气,其作品曾参加出国展览,上世纪九十年代抱玉先生的《雄鹰图》曾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王海上将挑选作为赠送外宾的礼品。抱玉先生的“绣林十景石刻图”创作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其为蓝本的《绣林十景石刻》,完成于2001年8月,耗资十余万元。石刻完成后,抱玉先生即身患癌症仙逝,此可谓抱玉先生绝笔遗作。《绣林十景石刻》包括画作十幅,另有宋、明、清文人咏石首的诗文多篇,均为抱玉先生书丹并篆刻。《绣林十景石刻》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石首的文化艺术财富.可惜,石首宾馆已被拍卖,现建筑正在拆除,石刻处境堪忧。
后续:在石首有识人士的呼吁下,绣林十景石刻得到了很好保护,现由石首博物馆收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6 19:01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