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地图
统计学术语
统计地图是统计图的一种。以地图为底本,用各种几何图形、实物形象或不同线纹、颜色等表明指标的大小及其分布状况的图形。它是统计图形与地图的结合,可以突出说明某些现象在地域上的分布,可以对某些现象进行不同地区间的比较,可以表明现象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与其他自然条件的关系等。统计地图,有点地图、面地图、线纹地图、彩色地图、象形地图和标针地图等。
简介
统计地图是运用统计数据反映制图对象数量特征的一种图型。可形象地反映、揭示统计项目和同一项目内不同统计标准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以分析它们在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中的分布特征。主要表现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特征、规模、水平、结构、地理分布、相互依存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统计地图是以地图为背景,运用各种线纹、色彩、几何图形或实物形象来显示被研究现象的指标数值的大小及其在各地区的分布状况的一种统计图形。又称空间数列图和地理数列图。主要用于说明某些现象在地域上的分布,进行不同地区间的比较,反映现象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们的密集和分散程度。
统计地图内容
统计地图是基于统计单元,通过一种或多种组合表示方法来综合反映制图对象的质量、数量特征及其信息动态变化的一种专题地图,可形象地反映、揭示统计项目和同一项目内不同统计标准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以分析它们在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中的分布特征,揭示各现象的特征、规模、水平、结构、地理分布、相互依存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统计信息
统计信息主要来源于2个渠道:一是来源于地理国情普查,形成展现地形地貌、植被覆盖、荒漠与裸露地、水域、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基本数量、位置、密度、形态等内容的统计汇总,这主要依靠测绘等相关部门进行野外实测或监测;二是来源于专业部门的数据,如人口数量、GDP等。
这些统计数据分为4种类型: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数据。前2类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不能用数值表示,其结果均表现为类别,也称为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后2类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能够用数值来表现,因此也称为定量数据或数值型数据。为了更适合于统计地图的表达,有时需对统计数据进行一些处理,主要方法有绝对连续比率、条件连续比率、绝对分级比率和条件分级比率。
统计单元
统计单元根据地理国情普查要素的形状特点可分为:定点统计单元(如城镇综合功能单元)、定线统计单元(如线状水系、铁路)和分区统计单元,其中分区统计单元在本次地理国情普查统计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大致可以分为4大类:
1)规则地理格网分区统计单元。对研究区域按不同的网格形状和密度进行划分,不考虑分区单元内的一致性及行政管理部门的管辖范围,如10km×10km格网、1km×1km格网等。
2)行政区划分区统计单元。为了进行分级管理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划分而形成的行政管理区域单元,如省级行政区划单元、县级行政区划单元和乡镇级行政区划单元等。
3)自然地理分区统计单元。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而形成的单元,如地貌单元、水系流域单元和地形单元等。
4)社会经济区域单元。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综合各种社会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布局而划分的单元,如主体功能区、开发区、保税区、经济区和农林牧场等。
统计地图分类
包括点地图、面地图、条形地图、线路地图、线纹地图、彩色地图、象形地图、标志(标针)地图和模型地图等形式。它的一般绘制方法是先画一张简明地图作底本,然后根据统计资料在地图上的适当位置,绘出点、线纹、条形、平面、形象和标志等相应的统计图形。如表现某种指标总数及部分数,可用点、面、标志、象形等表示;如表现现象的密度等可用各种疏密线纹、深浅颜色表示,等等。具体分类可分为四种:
(1)线纹或颜色地图:即利用不同线纹或颜色在地图上绘制,明显地表明被研究现象的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在各地区的分布情况。
(2)点或面积地图:即使用点、方点或圆点在地图上绘制,适用于显示各地区人口密度。
(3)象形地图:即以大小不同的象形按地区绘制,是地图与象形图的结合,用以表明统计指标数量的大小。
(4)标针地图:即用细针或小标旗插于地图之上的多少,表示各地区内某统计指标数量的大小或变化的情况,特点在于标针可以随形势的变化而转移。
统计地图表示方法
统计地图的表示方法有点值法、等值线法、动线法、定位图表法定点符号法分级统计图法分区统计图表法,在地理国情普查统计地图中,使用较多的是分级统计图法和分区统计图表法。
分级统计图法是将整个制图区域的空间统计单元根据统计的数量指标进行分级,以反映各单元现象的程度或发展水平的分布差别。分级后的数据使用色级或符号表达在地图上,使读者能顺利地辨认其大小。采用艺术符号时通常只宜分3级,用几何符号时则可以分5~7级;采用颜色时,同一种颜色最多分5级,使用2种颜色表达时,则可以分7~8级。分级统计地图只能显示单元之间的差异,不能显示单元内部的差异。
分区统计图表法是将整个制图区域的空间统计单元根据统计数据制成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并置于相应的单元内。统计图表的形式可以是柱状、圆饼、圆环、扇形等,后文将讨论统计图表的设计。统计数据可以用绝对比率或条件比率,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分级的数据,可以是绝对指标也可以是相对指标。
统计地图制作设计
与普通地图相比,地理国情普查统计地图的用途、内容、比例尺更为多样,因此,在编制统计地图时,除了应遵循地图编制的一般原则外,还应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高度的综合性、精美的艺术性和较强的实用性。统计地图制作设计可分 5 阶段:
明确主题:地图设计前必须明确所要展示的主题、服务对象及服务范围等,因这直接影响地图设计和编制的全过程。主题明确,可为统计数据选取、统计数据分析与处理、表示方法选择、地图比例尺确定、符号与色彩设计、底图编制和图面配置等提供依据。
统计数据准备与处理:为了表示地图的主题,选取相应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是统计地图编制的关键。例如一幅表示水域面积的统计地图,所需要的基本数据为统计单元的水域面积总数,如果需要同时表示水域面积的结构,则必须有河流、湖泊、库塘的数据;如果要表示水域面积的变化,则需要准备若干年份的数据。
地理国情普查得到的数据处理起来相对较为简单,而来源于专业部门的统计数据由于统计口径、统计单位、统计时间等原因,使数据处理变得较为复杂。数据处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和改变数量指标等。数据分级的方法包括绝对比例、条件比率、连续比率和分级比率等。
统计数据选取时还应考虑与之相对应的分区统计单元,如水域面积既可以是行政区划分区统计单元,也可以是自然地理分区统计单元,以分级统计法表示坡度带时应选择自然地理分区统计单元。当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与专业部门的数据结合使用时,对统计单元的选择更应慎重。
底图准备:不同主题的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的内容不同,主要取决于专题要素与其他要素的关联情况。如编制坡度带地图时,可以表示简单的水系、境界;编制交通统计地图时,除了表示交通要素外,还要表示水系、居民地、界线等。地理底图要素的选择与表示程度以不影响统计图阅读为原则,地理底图要素通常使用浅淡的颜色,置于第二层面。
表示方法的选择:根据要素的分布特点和地图的主题,选择不同的表示方法。如表示坡度带分布时,通常选择分级统计图法,而表示各行政区划分区统计单元内各坡度带的面积时,常选择分区统计图表法。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通常是多种表示方法配合使用。如编制水系地图时,可以采用分级统计图法表示河流的密度,采用分区统计图表法表示水域面积及其结构。
图面配置:统计地图图面配置灵活多变,为了达到更有效反映主题的目的,在限定的幅面上可以采用单幅主图、多幅主图、一主多附等组合形式,也可以配有文字、图片、图表等内容起到协调版面的作用。图面配置时应整体上均衡整齐,但又有局部变化。
图面配置按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进行,对主图、附图的比例尺,地图的大小及位置,所有图表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图片、文字的大小及位置做出统一安排,然后再对每个局部进行具体设计制作。色彩的设计应能增强所表现事物的层次感,突出主题内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9 17:56
目录
概述
简介
统计地图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