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是经济学术语,指在假定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而导致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在经济发展中,
产业结构可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一些部门兴起,而另一些部门衰退,于是一部分社会需求将由一个部门转到另一个部门。
需求增加的部门,产品价格和
工资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由于工资和价格的刚性,其工资和价格并不随之而下降,或者下降的幅度很小,从而最终造成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由
经济结构、
部门结构失调引致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分析此类通货膨胀的理论认为:在一个均衡的
经济体系中,各部门(
行业)的内部
供求均衡和部门之间的比例适当,是
价格总水平稳定的基础。如果某一部门的
成本(包括劳动成本)大幅度上升或产品出现严重短缺,也就是说存在结构失调,则恢复原结构或建立稳定的新结构的各种活动会导致
价格总水平上涨。
美国经济学家W.J.鲍莫尔1967年首次提出结构学派通货膨胀模型。指出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如下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①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
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别;②上述两部门
货币工资增长率趋向一致;③上述两部门的产品价格不同,收入弹性也不相同;④价格和工资的浮动是有限的,特别是货币工资具有下降刚性。由于存在上述因素,货币工资增长率的一致性必然导致对服务部门有一个持续的
成本压力,而服务部门
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于工业部门而言,一般是缓慢的或长期不变的。另一方面,该部门厂家在定价时一般实行加成原则,即在增长的单位
成本之上再加一固定
利润率。这样,
成本上升必然导致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上述服务部门的假设可以推广至其他生产率相对较低的部门。
这种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主要发生在中央
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存在的
总需求过大,会导致某些部门(
行业)急剧扩张,从而使一些基础设施和原材料极度短缺;基础行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就形成了
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时,由于需求得不到满足,
投资品和消费品的价格会全面上涨,而原材料短缺又会使原材料价格上涨,所以会从
成本方面推动全面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长期失衡。
该理论以“小国
开放经济”为分析对象。它假定一国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开放部门参与
国际交换,其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相同,即开放部门的
通货膨胀率与世界
通货膨胀率相同。非开放部门产品的价格实行
成本和固定
利润率加成定价法,因而取决于国内生产成本的变化,由此,非开放部门的
通货膨胀率取决于该部门货币工资增长率与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之差。同时,“公平原则”或工会力量的存在将导致国内不同部门的货币工资率趋向一致。这样,两个部门不同的
劳动生产率就会使两个部门有不同的
通货膨胀率(由不同的定价机制和共同的货币工资率引起),从而,国内通货膨胀率便等于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通货膨胀率的
加权平均数,其权数就是两个部门的产品各自在国内市场上的比重。其结论是:小国
开放经济的国内通货膨胀率取决于
国民经济中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的结构比例系数。